• 數據 | 中國餐廳外賣能力榜,大陸品牌為何未能殺入前5名?

    也 可 點 擊 文 末 閱 讀 原 文 進 行 訂 閱

    第 1277 期

    做餐飲,為的無外乎最現實的三樣:錢、規模、品牌。把品牌做起來,把規模擴出去,最重要的是把錢賺進來。

    最近發布的《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顯示,在最賺錢的外賣品牌前5強里,沒有一家大陸品牌。

    你辛辛苦苦忙半天,為啥錢都落別人口袋里了?這個問題,細思極恐。

    餐飲老板內參邵大碗發自北京

    1

    蛋糕很大,可你吃不著

    當一部分外賣老板高唱“做外賣賠錢” “利潤很薄” “給平臺打工”的論調時,有調查數據出來說話了。《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顯示,在2016年,外賣行業整體交易額達到1500億+,餐飲業大概每掙10元錢,就有1元來自外賣。(相關閱讀:1000萬老板關心的舌尖數據都在這里了!

    2016年,餐飲商家中有三成涉足外賣,而外賣行業入駐商家數已累計245萬。當全國餐飲行業的增速為10%時,互聯網餐飲的增長已經高達300%。

    在美國,餐飲市場交易額有30%來自外賣,但中國目前連10%都不到,發展潛力可謂巨大。

    可在中國這塊巨大的蛋糕上,還有人表示嘗不到甜?來看一份《外賣交易額TOP10》的統計:

    統計顯示:在最掙錢的10個外賣餐飲品牌中,前5席都是西式快餐,且無一大陸品牌。

    是本土品牌能力不足還是中式快餐做不了外賣?難道中國人不愛吃中餐還崇洋媚外?

    2

    洋快餐憑什么能賺到錢?

    在討論“洋品牌為什么行”之前,不妨先來逆向思維,看看“本土品牌為什么不行”。

    對照這些“不滿意”,再看看肯德基、必勝客、麥當勞、德克士這些洋品牌為什么行:

    (1)標準化程度高

    對于標準化較高的西式快餐來說,菜品的穩定性比中式快餐要高得多,而菜品的穩定恰恰是決定一個品牌能否長遠發展的重要指標。

    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就曾說過,“不要追求把菜做的好吃,而要把菜做的統一”。(相關閱讀:海底撈張勇:凡是吹自己口味好的,都會死得很快!)肯德基、必勝客、麥當勞、德克士這幾個品牌無論在哪家吃,口味幾乎沒有差異。所以口味穩定上,洋品牌更“行”。

    (2)品牌給人安全感

    品牌就是安全感。同類產品,價格一樣的情況下,人們往往選擇大品牌,因為無論是用料還是衛生,大品牌較小品牌來說都更有保證。

    就比如一份披薩,小品牌的披薩也許會讓人在下單前充滿疑惑,但如果是一份必勝客的披薩,消費者就不會有太多顧慮。

    (3)布點多,輻射廣

    有實力的洋品牌往往也有很長的發展史,早期,它們完成了大規模鋪店,每一個店面,覆蓋周圍多少人群,規劃十分清晰。這就使得消費者在下單后能更快地收到外賣。

    試問,在效率上,一二十家的連鎖店怎么爭得過上千家的連鎖品牌?

    (4)外賣體系成熟

    這些洋品牌還有個優勢:開展外賣業務較早。

    在其他小品牌還沒有跨進“外賣”大門時,這些洋品牌已經完成了第一輪的調試,當別的品牌開始在外賣市場中摸索前進時,它們已能運轉自如。看看必勝宅急送,就知道了。

    3

    本土外賣的發力點在哪?

    也許你會說,這個問題有啥可深究的,營業額高,不就是客單價高嗎?

    問題又來了:為什么消費者愿意為這些品牌的高客單買單?

    內參君認為,根源有三:

    第一,把QSCV做好,就是優勢。

    這是麥當勞很多年前制定的標準化執行的核心。至今依然是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們堅不可摧的優勢。單單“把飯菜做得統一”這一樣,就足以甩中餐很多條街。

    然而,即使到了今天,大多數中餐在QSCV的路上才剛剛起步。而那些在標準化上覺醒較早、把某一方面做到極致的企業,都成了行業里的翹楚。

    比如,西貝把Q(產品)做到了極致,海底撈把S(服務)做到了極致,外婆家把V(價值,性價比)做到了極致。同時,他們在其他三個方面,也都不差,這才鑄就了品牌。

    第二,回顧一下洋快餐在中國的路徑:

    當你還在做口味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做運營;

    當你還在做單店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做規模;

    當你開始做規模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做品牌;

    當你還在賺差價的時候,他們已經在賺溢價;

    當你的品牌意識覺醒的時候,他們已經在客群、營銷、外賣各個方面花樣創新……

    有沒有細思極恐?

    僅僅外賣這件事,就足以打臉“洋快餐不行了”的論調。

    第三,說到底,競爭到最后,消費者并不是為產品買單,而是為品牌買單,為品牌背后的一系列綜合運營買單。

    所以,別光埋頭研究產品了,產品固然重要,但絕大多數中國餐飲人需要補課的,恰恰是產品之外的那些“基本功”。

    《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

    即日起到5月10日預售

    馬上訂閱

    也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行訂閱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王艷艷 視覺|尚冉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降價的學問|日本菜晉級|58騙子集中營

    如何管90后|牛逼領導力|火車餐市場

    張勇談管理|做好基本功|品牌三觀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1171.html

    (0)
    上一篇 2017年5月10日 07:28
    下一篇 2017年5月10日 08:0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