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路過家附近的面包房,內參君看到店門外剛貼上了停業告示,店員們正在把整托盤的新鮮蛋糕扔進垃圾桶做報廢處理。
疫情當前,餐飲人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慷概解囊支援抗疫一線,回過頭來,卻要落寞地收拾自己的殘局。
2020年就這么措手不及的開局了,后面的路該怎么走?
餐飲老板內參 王菁| 文
這一仗是長是短,餐飲人面臨的問題截然不同
截至到昨日,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感染規模,已經超過了2003年中國SARS病毒疫情。
雖然目前新增病例已呈下降之勢,各項針對性研究也都有了突破性進展,但是疫情對于餐飲行業的影響將持續到何時,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如果疫情真的能如大家期望一般,迅速得到控制,餐飲人需要像被打倒的拳擊手一般,迅速從地上一躍而起,重新投入戰斗彌補“失去的時間”。
而當這一仗成了“持久戰”,大家則不得不調整姿態,或匍匐在地,或全面撤退,所有的努力都為了能讓品牌存活到行情全面轉暖。
在這幾日的焦灼觀望當中,餐飲人也陸續以行動呈現出了自己的對后市的思考。
如果這是一場閃電戰
讓“短痛”快點過去的關鍵是“維系組織力”
這幾天,一條“送菜通知”讓一個餐飲品牌收獲了不少關注,來自鄭州的曼玉餐廳在面臨全面停業之際,送出了1.5萬斤庫存蔬菜,共計33個品種,貨值達到了10萬元。
?這條10萬+的公號文章甚至被一些品牌照抄
雖然是無奈之舉,但是送菜的行為本身已經讓顧客感受到了品牌的善意,更可貴的是在整個行動的執行中,從公號發出通知的語言,到員工組織送菜的過程,都流露出了親切和自然,贏得了極大的美譽和影響力。
曼玉餐廳的負責人林總將其歸功于全體員工對于品牌定位的清晰理解,和內部協同的透明。曼玉餐廳共有6家店,全部員工數量在500人左右,團隊組織力在河南餐飲圈有口皆碑。
“我們內部有一個群,工作三個月以上的員工都會被加進來,大大小小的公司事務都會在里面透明化處理。比如說我們公眾號發了送菜的消息,后臺有很多留言,我們也會把這些及時反饋進去。”
顧客的表揚贊賞和一些質疑的聲音,會呈現給全體員工,“這才是一家人的樣子,做這件事,初心是什么樣子,我們就告訴大家是這個樣子,大家充分理解,步調一致。”
在林總看來,疫情的影響可能會很快過去,良好的團隊協同能讓餐廳迅速恢復充滿活力的面貌,而其中的關鍵就是坦誠的溝通,和對于品牌的共同理解。
如果這是一場持久戰,如何才能挺過“長痛”
如果此次疫情如同SARS病毒疫情一樣,對于整個社會的影響持續到5月份左右,餐飲行業將不得不面對接下來長達數月的“寒冬”行情。
“活著”成了一切的前提,餐飲老板內參創始人秦朝在前天的推送中闡述了應對“持久戰”的一些關鍵思維。而在應對舉措方面,餐飲人也有自己的思考。
重視外賣 重視私域流量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