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立即下載
說起餐飲數字化的變革,餐飲老字號們可謂當紅不讓。
在9月20日知味中國·中國(杭州)國際美食博覽會上,老字號轉型代表知味觀就好好秀了一把。
本次博覽會由中國飯店協會與杭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與第二十屆中國(杭州)美食節合并舉辦。
活動中,知味觀以美團的數字大腦作為案例,用多媒體藝術的方式,解讀了中國餐飲行業在宏觀層面的變化和內在動力。
這既是本次美食博覽會的亮點之一,也是當下餐廳數字化變革的一個代表和縮影。
在這場以“讓數字經濟下的美食更美好”為主題的國際美食博覽會上,還有多家餐飲企業的大佬和餐飲從業者,就“數字化餐飲”講述或者展示了他們的看法。
餐飲老板內參 王凡/文
美團餐飲商學院院長白秀峰:
數字化時代,不能再說“干就完了”
在美團餐飲商學院院長白秀峰看來,數字科技給餐飲行業帶來的變化,共經過了4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點菜寶,解決了以前餐廳點菜的繁瑣。點餐技術,給餐飲行業帶來第一次的通訊變革。
第二階段,是近幾年,包括美團、杭州的阿里、旗下的口碑和行業內的一些其他公司,都在大力發展的SaaS收銀。SaaS收銀是一種基于云的技術,讓所有的信息都存在云端。
第三階段,是與平臺打通的SaaS收銀。以前用戶點外賣,外賣訂單只能傳送到美團的后臺里,商家需要去美團的后臺把這個單子提出來,錄到門店的系統里去。
如今有了跟平臺相結合的門店管理系統,外賣訂單就可以直接進入到門店的收銀系統。這無疑減少了工作量。
第四階段,白秀峰認為,互聯網代表了一種先進生產力,因此餐飲行業需要一套基于互聯網先進思維的經營方法論。
他從數據分析、經營定位、營銷方案、新領導力和用戶體驗5個方面,闡述了這套新的方法論,并把它命名為“APPLE理論”。
“我有一個觀點,原來我們都在說干就完了。因為當時有大量的消費需求,有大量的需求市場。
但是今天我們看到供給端越來越大,越來越多,所以我們不能再說:光干就完了,干之前得有理論、得有方法論。
所以這是我給大家分享的最后一句話:新商業時代,理論比實戰更重要。”白秀峰這樣總結道。
外婆家吳國平:
“數據我不太熟,但想一想和我們有關”
作為杭幫菜的典型代表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講述了外婆家一路走來21年的歷程。
盡管吳國平說他不懂數據,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外婆家發展至今,與數字化息息相關,早已離不開數字化。
他形容外婆家21年的發展,是從2萬塊錢、2個服務員、2個爐臺的腳踏車時代,變成了如今的手動擋,并且正朝著自動擋進化。
早時候,外婆家的餐廳服務員和廚房師傅經常吵架。服務員下了單,但廚房師傅沒收到,結果導致客人等很久吃不上東西,服務員被長期投訴。
當時的外婆家共有三張單,第一張是給服務員桌子上對賬,第二張是給收銀,還有一張是給到廚房。
除了下單問題,菜品的品質也是問題。吳國平發現3家店同樣的菜品卻做法不一樣。師傅就是標準,師傅說怎么做就怎么做。經驗沒辦法轉化成標準,菜品質量也無法統一。
后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外婆家采取了線上點餐,再也不需要3張單子。
而菜品的統一培訓,依靠系統的云客單,所有的SOP全部用視頻,看10遍不行就看20遍,1個星期就可以把全國的門店搞定。
在這樣的基礎上,2008年-2018年,外婆家開了200多家店。
談到數字化給餐廳效益帶來的巨大提升,吳國平強調,從門店到數據到系統,系統到數據然后再反饋到門店的這樣一整套“系統”,一定會是未來的解決方案。
有了這樣的系統,餐廳就可以預估自己的營業額,是否可以全年采購,員工也會知道,今天老板賺了多少,自己賺了多少,客人來了多少,這個比例是怎么分的。
“目前中國還沒有一家餐飲企業有這樣的數據庫。但我相信這樣一個時代馬上就會來了。我也相信,通過數據我們能夠為更多的消費者服務,讓客人更實惠、更舒服。”
百勝無人機送餐服務驚艷眾人
數字化科技有多少想象?
在本次博覽會上,“無人”技術也備受歡迎。
美團點評在展廳現場帶來了智慧餐廳展示,讓在場觀眾享受了一系列“無人”服務。這些服務均是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生活服務業的深度融合的代表應用。
與此同時,作為生活服務類平臺,美團也在不斷為商戶進行營銷賦能、IT賦能、物流賦能、經營賦能、供應鏈賦能、金融賦能等服務,助力供給側數字化提升。
另一邊,百勝和迅蟻共同研發的“無人機送餐服務”也備受關注。在現場,無人機從錢江世紀公園肯德基取餐,飛到國際博覽中心,全程飛行時間7分鐘。
這項技術告別了人為操作,無人機可在送取兩地固定好的無人機小基站往返飛行,商家只需將外賣放入基站,等待無人機自動抓取。而用戶只需要在取貨基站掃描二維碼取餐即可。
這樣在過去只停留在人們想象中的事情,如今已經成為現實,讓人們親身感受到了科技和數字化給餐飲行業帶來的巨大便利。
據內參君向迅蟻相關負責人了解到,目前這項無人機送餐服務,在年初已經和多家相關部門協商,并預計在明年正式投入商業化運作,杭州會是全國第一個服務城市。
用數據改造原材料、后廚和餐廳設計
餐飲供應鏈的數字化之爭!
數字化對餐飲行業的改變,不只是餐飲行業本身,也體現在餐飲行業的供應鏈上。
擁有全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的北大荒集團,此次在現場的活動展區搭建了一個智慧綠色廚房,并展示了北大荒品牌精選的大米、面類、大豆等健康綠色無害產品。
據了解, 近年來北大荒一直致力于跟數字打交道,打造可溯源的“好食品”。北大荒農墾集團副總經理武安在數字論壇中說:“我理解的好食品,應該是從源頭開始,應該是來自于好食材,沒有好食材就不會有好食品。”
和北大荒類似,正大集團也建立起全程可追溯體系,實現了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產業鏈食品安全保障,此次博覽會上就給大家帶來了“從農場到餐桌”全程可控安全產品,品嘗的人絡繹不絕。
另一邊的綠廚網,則是倡導“用數據技術保障餐飲廚房安全”。CEO汝愛峰指出,今天為止,全國一年的餐飲廚房設備約在2千億之多,每一家餐廳都需要維修,都需要安全,都需要監測。
以往一個餐飲設備出了故障,需要10到20小時才能完成維修,現在通過大數據的匹配,1個小時就能夠到店修好。這無疑給餐廳后廚帶來了巨大的保障。
展會上,還有像瑞德設計這樣的設計公司,從餐廳設計的角度,結合餐廳和用戶的大數據,為餐廳設計出適合品類以及顧客的風格。
為了便于展示,他們還在現場打造了以“食”驗室為主題的數字化場景空間。
結語:
數字化,已經成為餐飲從業者的共識。但就整個餐飲行業而言,數字化程度還很低。
《中國餐飲報告2019》顯示,2018年中國餐飲線上化水平只有大約10%,餐飲數字化之路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就像美團餐飲商學院院長白秀峰所說,互聯網帶來的是一種先進的生產力。我們有理由相信,基于此之上的餐飲行業,一定會催生出更加先進的生產方式。而這,只是時間問題。
最后,借用威廉·吉布森的一句話作為結束:“未來已來,只是尚未流行。”
·end·
輪值編輯|于聰聰 編輯|劉珍 視覺|王凡
大家都在看?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更多品牌案例
海底撈|星巴克|西貝|喜家德
王品|巴奴|香天下|57度湘
撈王鍋物料理|喜茶|奈雪的茶
茶顏悅色|吉祥餛飩|大龍燚
小龍坎|集漁|蜀大俠|哥老官
Costco|格朗合|曼玲粥|食之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3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