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立即報名
2019年已經過了一半,你的餐廳還好嗎?
近期,內參君了解到,某知名連鎖餐飲品牌60多家門店中,有40多家店單月營業額沒有過100萬,且這些門店基本都是千平大店!
可能,你的餐廳還幸運地活著,但有很多已經被殘酷的市場淘汰出局。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上半年倒閉的餐廳,看他們遭遇了什么……
本文轉載自漆點品牌咨詢(ID:ichonghowe )
2018年餐飲收入42716億元,同比增長9.5%,據《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餐飲行業的閉店率高達70%,餐廳平均壽命只有508天。
毫無意外,2019是比2018更加艱難的一年。
◎2004-2018全聚德凈利潤及增速,2012年觸頂,隨后的六年業績低迷。圖源:百度
市場回歸理性,成本上漲,需求升級……賺錢的餐廳已然鳳毛麟角。
據不完全統計,以下是今年倒閉的一批門店?
只有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成本上升,實力難敵租金
米其林餐廳欠薪350萬
Bo shanghai被評為2019米其林一星的餐廳,主理人是香港米其林三星餐廳的“廚魔”梁經倫,在外灘5號這樣寸土寸金之地,每天卻只開26席,每一席都坐擁外灘無敵夜景,自開業之后迅速成為人氣餐廳。
◎這樣的餐廳卻由承租方給出了合同解除通知函。圖源:上海百分百
就這樣一個人均2000元需要提前兩天預定,而且還要付500元/人訂金的餐廳,最終卻傳出拖欠房屋租金和物業管理費長達2年。
格調小店退回本營
從云南開過來的Tian Café | 田珈琲,在一眾歐美、日系、ins風的咖啡館中,憑借其云南田園的古樸調性,獨樹一幟廣受好評。可情懷不敵現實,店主也要回到那個年租金只是上海1個月租金的云南。
◎只能無奈貼出旺鋪出租圖源:百度
市場競爭激烈、同質化嚴重,紅利期不斷縮短;房租、人工各項成本上升,回本期無限延長。
普遍收回成本能在1.5~2年之間的,都算生意不錯的餐企了,有些回本周期甚至達3年以上,這讓一般的餐廳如何承受,禁不住長期虧損也只能無奈關店了。
◎之前就有人在抖音曝出上海一家商鋪的月租金高達18萬。圖源:抖音
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
餐館倒閉,員工買菜經營
合肥一家千葉鐵板燒,看似正常營業,實際老板拖欠工資跑路早已倒閉。但員工自己掏錢經營,自行分配利潤。
蟬聯兩年米其林餐廳,老板跑路
Chez Maurice自開業以來口碑出眾,連續兩年成為《上海米其林指南》推薦餐廳。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也被曝出拖欠工資,老板跑路,員工上門討債。這家蟬聯兩年的米其林餐廳在第三年徹底出局。
◎米其林餐廳也難逃虧損。圖源:大眾點評
Jamie Oliver餐飲帝國崩盤
今年5月一條新聞霸屏了BBC的版面,英國大廚Jamie Oliver的餐廳連鎖店有22家關門了,上千名員工突然之間就沒了工作,而連鎖店已經陷入行政接管階段。
據悉,Oliver曾從自己口袋掏出1300萬英鎊填補財政窟窿,并積極尋找新投資人。但最終,所有努力都化作泡影。
◎資金鏈斷了絕對是滅頂之災,越早防范越好。圖源:百度
餐廳成本居高不下,餐廳收支不平衡,名廚、米其林等各種光環“免死金牌”統統失效。
外資餐飲水土不服集體關店
1、chilis餐廳撤出新加坡
2、華館關門
3、Wetzel’s Pretzels百客美芮歐店關門
◎海外影響力也終究在當地市場作用不多圖源:百度
“出海擴張”這四個字,往往是看著誘人,實則處處都是風險。隨著門店開往海外,客流、消費習慣等都不同,如果步伐太猛,還沒打磨好適應的模式,就急匆匆地開店,很容易就把自己絆倒。
餐飲企業的出海擴張,首先要具備本土化的適應能力,其次是有適合當地商業的模式,和對選址、客群、行業的深入研究調查,否則倒閉也是早晚的事。
網紅之殤,亂象不斷
營銷過度,產品服務等并未跟上
上海永遠不缺“顏值”驚人的網紅店,迷幻如泡泡屋般的STAR the DAY當紅之時可以說是一座難求。邀請不知多少KOL(意見領袖)前來,不少美食大號上也是榜上有名。
可惜消費者對他們菜品的點評大多都是“一般,沒什么特別”,但更為致命的還是在其服務體驗上。
你怎么對待消費者,消費者就怎么對你,看到了反饋卻仍不及時調整,這家老牌網紅的關門也是早已注定的事。
◎甚至還有顧客評論“看你幾時涼”。圖源:大眾點評
只求快速套現,對市場沒有敬畏之心
大多數餐廳前期在裝修上砸下一筆巨款,只妄圖以“色”留人,打造一個網紅餐廳;又或者盼著借熱點之風,扎入“爆品”紅海胡亂跟風,以求快速圈錢,可往往3個月不到就堅持不下去……
◎僅個人收藏的倒閉網紅店。圖源:大眾點評
心態不對,初衷不對,忽視餐飲行業的運營規律,不打磨產品、服務,不深耕品類,這樣的餐廳終究不會長久。
打假戰中受傷的正版
鹿角巷自從火了之后就陷入“真假”身份的尷尬境地。市面上充斥了大量真假難辨的山寨門店,一時之間各種加盟亂象層出不窮。
◎ 130家正版 PK 7000家盜版,維權之路漫長艱辛。圖源:百度
真真假假的商標糾紛中,假冒者沒被維權倒閉卻因為經營問題倒閉關門,不少創業者這樣成為炮灰。大戰過后,正牌也因盜版的競爭困擾疲憊不堪,開始閉店。
傳統烘焙缺乏創新吸引不再
食之秘多家店鋪關門
曾經小資甜點的存在,如今連上海地標的長寧龍之夢店(1萬多條點評的門店)大門緊閉,貼上了設備調試的封條。朋友說:“十幾年前的網紅,上一次去也是十年前。”
◎食之秘上海美羅城關門店鋪。圖源:漆點品牌
美仕唐納滋撤出中國
入駐中國已有20年,真?網紅鼻祖,和各ip的限定款甜甜圈、推出甜甜圈飯盒周邊等等。然而不敵時間消磨,產品越來越平庸,老產品水平也下降,知名度更是完全淹沒在其他品牌中。
◎ 美仕唐納滋全線關門。圖源:百度
烘焙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大品牌節衣縮食過冬,中小品牌大量倒閉。在一個連手機操作系統每個季度都更新的年代,不自我迭代自我更新就只能被淘汰。
盡管這些企業也試著跟上互聯網,謀求轉型向年輕市場靠攏;又或者不斷拓展更多銷售渠道,打造“烘焙+休閑”的復合體驗空間等,但都不盡如人意。
原有的消費主力換成了更年輕的95后,他們的目光更聚集在喜茶、兜約下飯菜、太二酸菜魚、蘇小柳點心專門店等一批創新迭代、持續引領潮流的品牌身上。
單品周期縮短,危機爆發
近幾年市場品類的細分程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爆發,市場對于小品類的爆發也呈現了極高的包容度,串串、米粉、鹵味小吃、地方菜等小品類餐廳成為大贏家。
一些爆品等大單品以投入少、回報高、易復制、超靈活等優勢備受青睞,一時之間層出不窮。不少品牌剛開店就倒閉,這些盲目跟風者加速了品類洗牌。
◎炭火牛蛙的加盟店在今年也陷入關店潮圖源:大眾點評
輕食沙拉品牌倒閉不斷、韓國炸雞“尸橫遍野”、炭火牛蛙品牌接連關店……太多人抱著賺快錢的心理在經營,單品的生命周期開始越來越短,如今看來怕是3年都已經維持不了了。
茶飲開始進入品牌收割時代
在整理時,我們發現,不少開在最火商圈像是龍之夢、美羅城、新天地等的茶飲出現大頻率換店,品牌更新率驚人。
◎ juice or me奶茶店關閉。圖源:漆點品牌咨詢
不大的綜合商業體,竟有近200家餐飲店,其中飲品店占據四分之一,而專注于茶飲的就有25家左右,還不包括各種不同形式的咖啡廳、甜品店等。
大部分品牌之間同質化嚴重,但最致命的是一旦有像喜茶、奈雪、樂樂茶這樣網紅出身、聚客能力強的勁敵,那么就會使得夾在中間的茶飲陷入消費者不來的尷尬境地。
可以說是鐵打的巨頭,流水的品牌。
◎2018茶飲關店數據圖。圖源:中國飲品快報
當然還有其他各項原因也導致餐廳閉店,像是老生常談的食品安全問題,今年到目前為止最轟動的莫過于24小時內速死的南京日料品牌柒本味;
還有死于整體市場還未發育成型的智能餐廳,像劉強東的JD+智能奶茶館;當然商場、街道整改之類面臨關門的餐廳也有大批……
結語
企業的走向是跟著市場大環境走的,尤其是從生活服務出發的餐飲行業,對市場環境的動蕩極為敏感。餐飲人不想做倒下的一員,首先得做好準備迎接變化。
雖說每個品牌倒閉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從深層原因分析,除了個別“作死”和“意料之中”外,大部分還是死在“競爭激烈內功不足”上。
大規模的洗牌仍將繼續,怎么應對?
關注第四屆中國餐飲創新大會,我們請來王品、德克士、大龍燚、湊湊等知名品牌以及美團點評、日本物語集團的管理專家。幫你解讀創新趨勢,深耕內功的正確路徑。
7月26日
第四屆中國餐飲創新大會將在北京上演
1000餐飲人將從10個層面破解經營難題
獲客壓力大、營收降低?
解決方案都給你!
大會議程
往屆回顧
用一天時間
講透2019下半年的餐飲生意
點擊圖片,立即報名!
留言區互動贏大會門票
·end·
輪值主編|艷子 編輯|于聰聰 視覺|張勁影艷子
內參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下半年餐飲怎么干|就三桌|王俊凱的奶茶店關店
湊湊營銷策略|餐廳宿舍|開酒館成小趨勢?
餐廳盲區清單|左庭右院被罰款|肯德基爆品秘密
商務合作:宋宋15801484702(同微信) 榕榕15801174483(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3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