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訂閱
外資餐飲品牌紛紛逐鹿中國市場,其中倒閉、虧損的品牌也不在少數。它們做錯了什么?
本文轉載自漆點品牌咨詢(ID:ichonghowe )
隨著全球化進程持續,中國城市發展趨向國際。在目睹麥當勞、星巴克們嘗到中國市場甜頭后,更多外資餐飲品牌正在蠢蠢欲動。
不少裹挾大量資本的餐飲跨海而來,進軍中國市場。在其熱情高漲的對比下,更是顯得那些倒閉、虧損的“前輩們”無限落寞——
◎外資餐飲入駐失敗名單圖源:眾郝
同樣是受當地大眾歡迎的餐廳,這些知名品牌為什么沒能在中國這塊巨大的市場真正扎下根來呢?
完全不顧中國市場
1、開在中國的美式中餐:華館
在美國動不動就排隊的高端中餐華館 P.F.Chang’s 曾經把店開在上海,轟動到連美國華爾街日報也專程飛過來采訪。
然而,開業不到一年就證明了美式中國菜在中國本土消費者心中的地位了。
◎濃濃的摩登氣息,放在任何一家餐廳都不輸圖源:外灘畫報
整套的美式經營模式、現代中式的裝修風格、甚至于美式休閑餐廳的概念哪一個看起來都是行得通的。那么,唯一出問題的就只能是與各國文化創新融合的“美式中餐”了。
不管口味是不是符合中國的多元復雜化,發展方向是不是順應未來的中餐趨勢。僅憑讓中國人在中國花錢吃不正宗的中國菜這一點,就足夠讓人看明白結局了。
2、開在餃子發源地:餃子王將
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在大連市最多擁有6家分店,但經營遲遲上不了軌道,只得尷尬退出中國。
◎在日本受歡迎的口味,并不是在中國就一定行得通圖源:澎湃新聞
作為商業戰略來說,挑戰“正宗中的正宗”餃子,這種“偏向虎山行”的精神實在是欠缺考量。
餃子不同于拉面,發展到能稱得上正宗日本料理的地步。并且搭配飯的模式,在以此作為主食的大連接受度不高,模式販賣不出去。
基本邏輯不可逆啊。
價格定位偏差
1、“英國版星巴克”:Pret A Manger
在英國,Pret A Manger以熱衷了解顧客想法,并快速做出反應著稱。進入中國市場后,餐廳就換掉了原有菜單上15%的食物,并推出了更本地化的產品,類似于粥、麻辣小龍蝦三明治等。
◎在大眾點評上許多顧客認為價格偏高,并抱怨口味不習慣圖源:英國紅領巾
和星巴克、便利店不同,Pret A Manger不會為生冷的三明治加熱。并且這個英國品牌在日本和新加坡都遇到了困難,其中價格太高被認為是重要的原因。
2、網紅西餐廳:澳拜客Outback
這家在美國火了30年,NBA指定的餐飲品牌,進軍中國17年之后,突然宣布關閉中國9家門店,撤出內地。
其選址一般選在城市核心商圈,甚至是集中在知名的購物中心內,租金相對較高,客單價難免提升。
然而面向的客群大部分來自周邊寫字樓的白領,就餐需求一般都是午餐,如此一來200元的午餐標準就很難實現。
◎從2011年開始,就先后關閉店,在內地留下了滬杭蘇9家店圖源:全球品牌網
另外澳拜客在國內沒有及時調整定位,和其他美式餐飲一樣給予消費者快餐的感覺。再來國內餐飲市場競爭激烈,本土西餐品牌不斷涌現,特色也更為鮮明,更受購物中心關注。
價格定位是極需謹慎的一件事,定位人群的接受價格與餐廳不符,沒有人氣,還談什么持久經營?
市場發育并不充分
1、多年后卷土重來:Taco bell
塔可鐘曾經在 2003 年就進入了中國,并在深圳和上海開設了三家門店,定位是類似于必勝客的正餐西餐廳,后來因經營不善在 2008 年退出。
作為墨西哥風情餐廳,在國內墨西哥文化似乎并不普及。
◎全新的餐廳也推出了新的服務模式,提供送餐到桌服務圖源:百度
多年后重返中國市場,其品牌形象和格調,不論是和美國市場及曾經的中國市場相比,都已經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面貌。幾乎不提墨西哥美食,而是將Tacobell塑造成了美國加州快餐文化的一部分。
2、馬卡龍等甜品并未廣泛普及
同樣的還有馬卡龍市場也一直未能激起水花,導致多個品牌不時進出。法國經典品牌Jean-Paul Hévin在撤離上海ifc和靜安嘉里中心后,于去年底重返中國市場進駐上海興業太古匯。
忽視成本控制
1、德國百年老品牌:原味坊
原味坊敗走申城一方面是由于整體商業環境蕭條、競爭品牌強勢等外部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則是其本身的成本控制問題。
◎該品牌在歐洲擁有3個烘焙原料品牌和8個面粉工廠,卻依然慘遭淘汰圖源:百度
在烘焙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市場規模增長有限的前提下,作為高端品牌,原味坊兩年在滬開14家店的擴張速度顯得過快。
另外,該品牌內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進口原材料成本,都大大超過了同行企業,致使其兩年來都未能盈利。
2、曾經風靡全球:硬石餐廳
硬石餐廳前一晚餐廳仍門庭若市,達到了近5萬元的營業額,然而一夜之間全部關門停止營業了。
其供應商卻反映,突然閉店或因常年虧損。上海和杭州門店的租金一家店一個月40多萬元,裝修也是高品質花了不少錢。
但一個月的盈利卻遠達不到這個數字,每個月基本虧損10萬元以上,兩年就幾百萬元了,也只能匆匆閉店。
◎入不敷出急急退場圖源:新聞晨報
更有本土化程度不足,營銷思路跟不上的品牌。像是日本的美仕唐納滋,入駐中國已有20年。
差不多年齡的麥肯兩家營銷、新品玩得飛起,而美仕唐納滋近幾年產品越來越平庸,老產品水平也下降,知名度更是完全淹沒在其他網紅品牌中。
還有在激烈競爭下敗走的不少烘焙、咖啡品牌。
? 結語 ?
中國是一塊巨大的試金石,如果進入中國市場還能留下來,品牌的國際化和本土化能力絕對遠超其競爭者。
同樣的,如果進入中國市場后又敗退,那么品牌內部,品牌在其本土市場也肯定有不少危機,可能是業績下降,可能是整個行業的不景氣。
不先解決品牌內部的問題,而期望中國市場來轉移或者扭轉品牌的整體表現,是不現實的。一句話,中國市場并沒有那么好進。
如果要堅持在中國全面增開店面,就得應對中國餐飲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局面,克服水土不服,抓住新形勢下顧客的消費需求,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品牌價值。
作者:胡茵煐,漆點品牌咨詢 Black Dots 副總經理,
*如有文章方面的探討,請聯系作者,微信號:yuelaoban
·end·
統籌|笑凡 編輯|于聰聰 視覺|于聰聰
內參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星巴克中國大調整|抖音營銷|餐廳顧客群要變
海底撈打火機爆炸|超強品牌打法|最強網紅口味
瑞幸上市|餐廳流量暴增秘籍|香天下辣鹵鍋
商務合作:明明18689669219(同微信) 栗軍13718277715(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3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