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立即訂閱
采購簡直是中小餐飲商家的“癌癥”。
由于自身采購體量小,中小餐飲商家對批發市場依賴性大、議價空間小、采購價格居高不下,而“早起進貨難、砍價難、核算難”這3大難題讓餐飲老板即使操碎了心、累彎了腰,也難以實質性地解決問題。
采購應該怎么做?難題究竟該怎么解決?內參君找到了一些案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餐飲老板內參 石肆/文
壓垮老板的三座大山:
早起進貨難、砍價難、核算難
對于中小商家來說,采購一直是懸在頭頂的一把尖刀利刃。
如果一旦控制不好食材成本,“賠本賺吆喝”就成了常事。
位于鄭州的“馬洼洛陽鍋貼”老板龐冰總結出一個經驗:“每天的原材料費用,占當天營業額的比重最好不要超過33%,一定不能超過35%,這是根紅線。”
然而,他們的鍋貼店,這一成本比例常常觸及到40%。
這不是一個餐飲商家的病痛,而是中小商家的“通病”。
畢竟,中小餐飲商家不像外婆家、海底撈等大型連鎖餐企,由于自身采購體量小,他們既沒有足夠成熟穩定的供應鏈體系支持,面對第三方供應鏈機構也沒有吸引力和議價權。
沒辦法,中小商家唯一的選擇,只能去當地批發市場,有錢一點的門店開個小面包車,差一點的門店只能蹬三輪車,加肩扛手提。
即使這樣辛苦,中小商家去批發市場也難逃這3大難題:
1、早起進貨難
曾有這么一個段子:
“同學,請分享一下你的創業故事”,記者在街頭隨機采訪創業的大學生,一位大學生表示:“我大學時創業開早餐店,后來倒閉了。”
“為什么倒閉,是選址的問題嗎?”
” 不是,因為我早上起不來。“
為了搶足夠新鮮且低價的食材,中小商家必須凌晨起床去菜市場采買蔬菜、肉類、海鮮。
在青島,有許多主打海鮮的餐館,老板凌晨4點左右驅車去海鮮批發市場;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最熱鬧的時候是凌晨4點~5點半……
就因為起早采購,餐飲老板的工作節奏是比“996”還辛苦的“497”。
這還是天氣好的時候,一旦遇上雨雪等惡劣天氣,如果再遇上汽車限號,那幾乎就是噩夢一般的存在。
龐冰就遭遇了這種情況。
當時,他只能騎電動車去菜市場買菜。因為市場人太多,電動車難走,龐冰只好把電動車停在一個地方,然后一趟趟往車上送菜。
龐冰害怕把菜丟了,特地找東西蓋著最先買的肉,結果還是被偷了,損失了300多元。
2、砍價難
在批發市場買菜,真的是貨比三家都嫌少。
一是不同商家的菜,質量不同,甚至好菜在運輸過程中也有磕壞碰傷的情況存在; 二是傳統的批發市場和菜市場價格不透明,中小餐飲商家的老板需要一家一家看貨比價。
要是跑的商家少,嘴皮子不夠利索,采買超過成本就是常事了。
尤其是90后創業者,他們大多有一股干勁,但是不懂得如何砍價,加上有些人臉皮薄,經常由于磨不開面子砍價,導致采買超出成本預算。
3、核算難
核算難也是一件辛酸事。
即使起了個大早,時間也往往不夠用。許多餐飲老板就是手忙腳亂地買了這種食材,忘了那種食材,常常往返購買,物流成本上升10%~15%不說,統計各個批次的采買成本也是一團亂麻。
甚至,有時候,因為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全部采買,結果就是:耽誤備餐和出餐,影響到當天的營業額。
這三座“大山”不僅壓垮了中小餐飲商家老板的腰板,讓老板們的生活質量下降,甚至消耗了更多的資金和老板們的精力,讓老板們沒錢沒精力去提升門店經營和服務。
3個案例告訴你:采購應該怎么做
那么采購應該怎么做?難題究竟該怎么解決?
內參君找到了3個案例,可以給你答案:
1、90后創業者靠這一招,不再早起進貨
“真味鴨血粉絲湯” 店主夏廣林是一位90后創業者,在開店之初,他勁頭很足,對社會上嘲諷“大學生做餐飲不能早起“的段子,嗤之以鼻。
但創業剛起步的時候,小夏早起騎著電動車去采購,就遭遇了“三大難”的“當頭棒喝”:
首先是起床進貨難,尤其在冬天,冷風刺骨,騎車往返菜場搬運貨品很辛苦;
然后是砍價難,在傳統的批發市場和菜市場,他磨不開面子砍價,常常導致采買超出成本預算;
最后就是統計和核算困難,統計采買成本,一團亂麻。
幾個月前,小夏用了美團旗下的快驢進貨APP后,就不再操心進貨了。
“只要頭天晚上在平臺下好單,第二天,快驢的送貨員會在店面營業之前把貨送過來。我們準時開門做生意就好了,再也不用早起采購。食材大概比市場采購便宜5%左右,而且每天能省下來2~3小時的時間。”
利用這部分時間,小夏可以好好琢磨改善門店的經營,多做一些外賣生意,整體利潤率也有很大提升。
解決“不再早起進貨”是基礎,更重要是:要讓進貨這件事更加方便快捷。
2、獨臂老板這樣做,讓進貨更方便快捷
位于上海的鑫鑫大碗面是一家夫妻店,與其他店鋪不一樣的是,店主劉致敬沒有右手小臂,只能一只手烹飪菜品。
開店進貨的擔子也落在劉致敬身上。一周兩三次,他總會騎著助動車去運光路菜場買油、面粉和蔬菜等原材料:除了單手騎車外,劉致敬經常還要搬運重物,比如40斤一箱的大豆油、50斤的面粉。
去年6月,夫妻倆接觸到了美團點評旗下的快驢進貨。這是個一站式餐飲供應鏈平臺,通過APP下單,就可以為餐飲商戶提供包括米面糧油、蔬菜雞蛋、肉禽水產、調料醬菜等商品。
從那以后,進貨的重擔便從劉致敬身上卸去。他每天早上3點多起床,晚上10點多收工,以前下午要去菜場,難以休息,現在每天午后都能舒服地打個小盹兒,補充體力。
快驢進貨的銷售還推薦劉致敬開通了美團外賣,為小店增加更多營收。
如果說“不再早起”、“方便快捷”是基礎目標,那么通過合理采購降低成本、提升利潤率才是終極目標。
3、鄭州一餐館老板,靠這招省出5%利潤
位于鄭州的馬洼洛陽鍋貼解決采購難題,是在2018年7月。
當時,美團點評來了一個業務員,找到合伙人劉恩,推介一款一站式餐飲供應鏈平臺——快驢進貨。
業務員介紹,快驢進貨解決的是中小餐館一站式購買渠道匱乏、對批發市場依賴性大、議價空間小等痛點。
餐飲商家使用快驢進貨后,不需要再每天早起采購食材,而是在店面營業前就能收到當天食材,省下時間和成本,也極大改善了生活質量,有更多精力和資金投入到產品改善及經營上去。
合伙人龐冰對互聯網并不太信任,他覺得自己親力親為才能買到新鮮食材。但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馬洼洛陽鍋貼開始使用快驢進貨。
通過半年的合作,快驢進貨贏得了合伙人劉恩和龐冰信任。
龐冰算了一筆賬:“比如市場上的五花肉餡,現在8.5元/斤,快驢進貨的價格是8.18元/斤,一斤肉餡省3毛錢,一天光五花肉餡能省10塊錢左右。10塊錢相當于賣10份鍋貼的利潤,也就是等于多了10個顧客。”
而且,快驢進貨提供的肉品比批發市場的品質更高,且非常穩定。
現在,龐冰的餐館食材費用占營業額的比重,已經從40%降到了35%以下。這意味著,直接節約了5%的經營成本,或者多出了5%的利潤。
小結
餐廳后端采購一直是餐飲行業的大痛點,尤其對于中小餐飲商家來說,是痛中之痛。
對此,美團點評CEO王興曾表示,在過去的20年,需求側數字化逐漸完成,但是供給側的數字化才剛剛開始。供給側數字化和需求側相結合,數字經濟才完整。科技企業不要想顛覆線下傳統企業,要融合發展,助力傳統商家,幫他們數字化。
就像快驢進貨一樣,平臺幫助餐廳解決采購需求,通過美團的倉儲和物流,將進貨數字化,提高餐飲商戶效率和盈利點。讓商戶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專注于門店經營。
作為全品類的餐飲供應鏈平臺,快驢進貨可以為餐飲商戶提供包括米面糧油、蔬菜雞蛋、時令水果、肉禽水產等生鮮產品,以及酒水飲料、方便速食、調料醬菜和餐廚用品等在內的各種商品。
截至目前,快驢進貨已經在全國布局了22個省,39座城市,超過300個區縣。目前正在迅猛發展中。
戳閱讀原文,了解快驢進貨!
·end·
統籌|段明珠 編輯|于聰聰 視覺|于聰聰
內參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餐飲新零售3個坑|哈根達斯被拋棄?|飲品小趨勢
賺錢的門頭|特許連鎖30年|星巴克開店策略
青團大戰|1點點不進則退|極品山寨
商務合作: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佳音吶:18842356756(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3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