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流量池到客戶池,回歸用戶價值才是營銷本質!


    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餐謀長?導讀:2018年你一定聽過流量池,但你聽過客戶池嗎?營銷只會燒錢?No!回歸用戶價值才是營銷本質。


    1

    關于市場增長的3大邏輯


    邏輯1:先把營銷科學戰略化,再把營銷戰略科學化


    近兩年營銷呈現出兩個非常突出的趨勢.


    (1)營銷戰略的科學化


    大數據、VR、AR等各種技術的發展推動營銷戰略不斷科學化;


    (2)營銷科學的戰略化


    市場增長觀的提出使得營銷逐漸成為戰略性的功能,如何布局營銷技術和資源促進增長成為新課題。


    如果把營銷比作一個金字塔,從不同維度看到的畫面和格局是完全不一樣的。



    從基層,你看到的是一個平面,所以基層講的是執行,即營銷中如何支持、夯實執行,數據在營銷執行中能起到重要作用。


    從中層看,呈現的是多面考量,這個維度營銷考量的是模式,即如何來操盤模式。再往上走,高層講的是俯瞰全局。



    從不同的維度看營銷科學、營銷戰略,所看到的本質上是完全不一樣。那營銷的科學化和戰略化應如何形成協同?


    我們來看一張圖,這是Scott Brinker整理的MarTech Landscape,他每年更新一版的行業布局圖,列舉當年的營銷技術公司。從下面這張圖里你看到了什么?



    海量的營銷技術和工具,但從營銷的戰略化上看,CEO、CGO需要的是什么?我常年給CEO做顧問,從他們的維度上看營銷,我發現他們更關心如下一些問題:


    ■  傳統的戰略、愿景、使命、價值觀過于宏觀,而現在的營銷又過于微觀,從CEO、CGO的角度來講市場增長的戰略如何制訂?營銷科學如何輔助增長戰略的制定?


    ■  今天你去機場打開一本暢銷書、雜志都可以看到「定位」,每年企業都花很多錢在定位上,對還是錯?如何定位?如何保障定位的精準和價值的可衡量?營銷科學如何回應?


    ■  如果我們從底層考慮的是流量的變現、廣告的傳播和投放,那么從CEO、CGO的角度考慮的便是市場機會如何去抓取?如何衡量細分市場的大小?營銷科學如何輔助?


    ●  客戶忠誠如何建立?如何把客戶錢包份額計算?營銷科學如何算計?

    ●  銷售業務目標如何量化?如何科學設置目標?

    ●  品牌資產如何測量?母子品牌如何科學賦能?

    ●  品牌代言人如何判錯對?


    對于上述問題,我的答案非常簡單:先把營銷科學戰略化,再把營銷戰略科學化!這是關于市場增長的第1個邏輯。



    邏輯2:CEO應將營銷視為企業的核心戰略


    第2個邏輯,什么是真正的營銷?CEO應將營銷視為企業的核心戰略,和客戶價值與公司內部運營合一的核心。


    我長期幫助CEO重構營銷戰略,菲利普·科特勒有套方法論,當提及營銷戰略時,可將CEO大致分成四種,四種完全不一樣的格局:


    1P型


    第一種,1P型的CEO(營銷4P中的一個P),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公司的營銷部在做廣告投放、公關,甚至還有大量的總監級別還在研究文案,這是典型的1P。


    4P型


    第二種,4P型CEO(營銷4P融合),把營銷戰中產品、定價、渠道、促銷傳播有效結合,規劃。典型如早年的惠普,市場總監每年第一要事去研究市場痛點,指導產品創新與改進、價格策略,渠道管理等…


    STP+4P型


    第三種,稱之為STP(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定位)+4P型CEO,注意,這里面營銷開始上升到戰略功能了,比如通過定位實現心智認知系統層面的差異化,但是企業家另一個痛點開始顯現,由于競爭激化,認知的差異化的支撐性并不大。這里面,整個STP的融合就尤其關鍵。


    ME型


    第四種,叫做ME型CEO,ME什么意思,ME=Marketing everywhere,營銷的思維無所不在,真正回到了管理學開創者德魯克先生提到的——企業本質只有兩個核心功能:創新與營銷。把營銷當作核心戰略,當作客戶價值與公司內部運營合一的核心,這種類型的CEO,也就是我們提及的世界營銷博物館中的那些「里程碑商界人物」。



    邏輯3:不斷推動企業從撤退線向天際線發展


    第3個邏輯,企業要實現真正的增長,需不斷推動自身從撤退線向天際線發展。



    什么是真正的增長?當今營銷最終要落實到增長上,而增長層面存在著5條關鍵曲線:


    撤退線

    即企業能不能賣?數據能不能支持?如何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成長底線

    星巴克、亞馬遜Prime每年會員收入可達10余億美元,從中我們能看到企業的成長底線,即通過營銷數據判斷出多少是客戶是忠誠客戶;


    增長線

    即如何推動企業增長。如今我們都在談黑客增長,但黑客增長只是增長維度的第一層,上面還包括業務增長、利潤增長和市值增長。


    爆發線
    即如何實現增長爆發;


    天際線
    這涉及一個市場增長的模型,即營銷戰略和營銷數據如何吻合,實現有機結合?


    2

    關于市場增長的10大洞察


    講完了市場的三大邏輯,接下來我們聊聊關于市場增長的10大洞察。


    洞察1:能夠快速增長的模型都和社交有關


    舉3個公司的例子,抖音、拼多多和小紅書。



    這三家公司充分認識到了社交和數據的力量,他們每一個爆發點都與數據機制和社交基因息息相關,運用數據找到市場機會,精準定位目標市場,并通過社交連接關聯市場,不斷擴大觸達范圍。


    洞察2:漏斗式交易與水平式裂變共振


    我將阿里的模型稱為NES,即New(新客戶)、Existing(現有客戶)和Sleeping(沉睡客戶),根據這個模型,我們能得到一個公式:Revenue營收 =(New新客戶+Existing現有客戶)*(Active Rate%活躍率)*(ARPU用戶平均收入)。


    阿里更多的是幫你交易客戶,這是交易型的模型,交易型的模型可以幫你做成長底線、增長線。



    但如何實現爆發線呢?這就涉及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營銷4.0中的核心要素:5A,從客戶的認知(Aware)、吸引(Appeal)、詢問(Ask)到購買(Act)和擁護(Advocate)。


    根據這5個A,我們能將整個社交鏈打通。以NES模型為豎軸,5A為橫軸,再通過數據的支持,去實現營銷戰略的市場增長。


    洞察3——客戶資產式增長:從流量池到客戶池


    這幾年很多人在提流量池,但是流量紅利已經逐漸消失,那如何把流量池變成客戶池?我們需要找到客戶池在哪。在數字時代,營銷人需要在觀念上實現從4P到4R的轉化。


    4R是指數字化畫像與識別(Recognize)、數字化覆蓋與到達(Reach)、建立持續關系基礎(Relationship)、實現交易與回報(Return)。


    比如聯合利華的《見菜如面》活動,是如何去找到自己的客戶的呢?它通過在活動中充分把廚師連接起來,這時候的廚師就不再只是品牌資產,而是社會資產、數據資產、社交資產。



    比如迪斯尼投資一個億做手環,雖然目前它還沒有發布它的營銷戰略,但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大概猜測出來。


    通過手環的數據接入,迪士尼能了解到消費者到底喜歡什么樣的項目,去了多少次,有哪些類似的項目可以推廣,甚至可以測量消費者在體驗項目時候的心跳等生理數據,了解他的消費體驗。


    這樣一來,便可以更好地進行動態定價,獲取消費者的心智。所以,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工具,當你指向戰略的時候,全部指向業務增長。這就是數據、戰略、增長能合一的效果。


    洞察4:大數據+大洞察=增長反饋


    數據和洞察是未來發展當中的很重要的趨勢。之前,我去到華誼兄弟,他們告訴我當年最暢銷的電影是《前任3》。


    通過貓眼、豆瓣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哪些人經常去看這類型的電影?這些人又是誰的粉絲?根據數據推算出來票房預估為5-6億,但最終《前任3》的票房達到了19.4億,為什么呢?



    因為通過抖音監測,制片方發現一個異常情況,即有些人看到這個影片以后會哭。所以制片方將這個原本為喜劇片的影片改編成了悲劇片,最終在社交網絡上瘋傳。


    這便是大數據和大洞察之間的結合,數據思維為我們提供決策的底牌,而洞察則是教我們如何從數據當中淘金。所以傳統營銷有沒有過時?答案是沒有,但傳統營銷需要實現數據和增長進行有機結合。


    洞察5:從市場規劃到增長地圖


    傳統營銷,做4P、STP,甚至有些人只做1個P,即傳播。但如今的營銷,從增長的維度來講完全不一樣。


    我看到一個案例,Uber CEO說在今年Uber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外賣公司」。為什么是外賣公司呢?


    因為Uber CEO發現在傳統網約車增長停滯的情況下,截至2017 年底,在米蘭、馬德里和格勒布諾爾等城市,Uber Eats 的業務營收已經高于 Uber 打車業務。


    這便是洞察思維的體現,但Uber CEO并沒有將洞察思維轉換成戰略思維。那要如何實現洞察思維到戰略思維的轉換?


    我做了一個市場增長地圖,企業可以通過結構化增長和戰略化增長最終實現增長。這些增長的背后全都可以用數據來支持,比如說用戶數據、市場份額數據、競爭對手數據等。


    結構化增長包括哪些呢?包括獲取更多的用戶、鎖定用戶、增加用戶的忠誠度、經營用戶價值。



    獲取更多用戶便會需要拓展新區域、新客群,進行新推廣。每一個維度都可以再進行細化,這個增長地圖能幫助CEO、CGO做決策,做決策是當今營銷中的核心問題,即數據、增長、戰略如何結合和統一。


    洞察6:從散彈到滴灌,再到批處理


    傳統營銷大多是通過分眾完成的,但是誰看了廣告,傳播觸達了誰,我們并不清楚。舉一個眾安保險的例子。



    眾安保險通過興趣和關系鏈,充分釋放社交裂變能量,運用社交貨幣找出相同的人群,找到愿意去購買產品的消費者,實現從Lookalike到Buy power的轉化。


    洞察7:從客戶體驗到Micro-Moment驅動增長


    客戶體驗是營銷當中的一張底牌,如何去服務好客戶?如何深耕客戶價值?

    大部分人是通過客戶體驗來實現的,即從客戶的認知(Aware)、考慮(Consideration)、購買(Purchase)、留存(Retention)到擁護(Advocacy),把整個PR、口碑營銷、數據營銷、數據庫營銷、無界營銷貫穿于客戶體驗的整個過程,傳統營銷都是這樣操作的。



    但在數據化時代,客戶的場景被進一步細化,認知、考慮這些要素被撕裂了,客戶體驗被細分為多個Micro-Moment。


    因此,企業在營銷中,需要對客戶體驗進行更為精細的洞察,并從增長的維度出發,通過數據化、戰略化將客戶體驗轉變為市場洞察和增長的機會。



    洞察8:從銷售漏斗到SFE的業務增長


    注:SFE,即Sales Force Effectiveness,銷售隊伍效力。


    這個洞察很適合B2B企業。B2B企業擁有很多營銷科學化的工具,但大多都沒有打到痛點。


    痛點是什么?數據表明,大部分B2B企業95%的業務是由5%的頂尖銷售完成的,那我們為何不通過數據分析下這5%的人有什么樣的基因,他們有什么有效的經驗和實操技能可供分享,從而提升其他80%人員的技能,這一行為便是數據洞察。



    我將這一數據洞察分成了5個步驟,即5C,知到(Clue)、走到(Call on)、摸到(Comprehend)、拿到(Contract)、跟到(Constant purchase),每個步驟都有數據化的支持,而現在的銷售漏斗只告訴你客戶在哪個階段,并未轉化為增長和戰略的維度。


    洞察9:從CMO(首席營銷官)到CGO(首席增長官)


    可口可樂撤CMO設立CGO后,我拿到一個數據,LinkedIn上12,000家企業都將CMO職位改為CGO,但這只是表層的現象,并非本質。CGO的本質是什么呢?


    CGO本質是CMO、CSO(首席戰略官)、CDO(首席數據官)之間的融合。我做了一個對比圖,將CMO和CGO分別稱為首席“花錢官”和首席“增長官”。



    洞察10:營銷從職能變成增長引擎


    科特勒大弟子尼爾馬利亞·庫馬爾寫了一本書叫做Marketing as Strategy。他指出:

    當今營銷的窘境,就在于絕大多數的公司中,營銷部門在CEO的圓桌會議上都沒有突出的席位。而大量的營銷學教授將注意力集中于狹窄的戰術方面,比如如何定價、如何促銷、如何傳播。


    而CEO們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如何以市場競爭為中心,來獲得戰略性的增長。在企業中,盡管營銷作為職能一再地衰退,營銷的必要性卻越來越大,而這種必要性,就是回歸到增長。



    在這一情況下,我們對營銷、對數據的理解會完全不一樣,營銷科學本質上是要支持公司的價值獲取和實現。


    最后,我對營銷做了個新的闡述,從CEO、CGO層面,從增長的層面來看,什么叫做市場營銷戰略?


    我列了一個公式:


    市場營銷戰略=增長路徑的設計+客戶需求的管理+競爭優勢的鞏固+持續關系的建立。


    ■  增長路徑的設計,如何通過數據輔助營銷增長路徑的設計,即市場增長的動態地圖,而非紙上談兵的戰略“鬼話”;


    ■  客戶需求的管理,如何通過營銷找到目標客戶,判斷他們的體驗和痛點,并把體驗和痛點變成一種增長機會;


    ■  競爭優勢的鞏固,如何通過營銷綁定客戶,建立持續交易的基礎;


    ■  持續關系的建立,我相信未來的營銷將會對營銷戰略有重大的輸入,而營銷戰略也會對營銷科學形成的重大輸入。


    回到我們最開始講的近年營銷的兩大趨勢:營銷戰略科學化和營銷科學戰略化。對CEO、CGO而言,未來最重要的是實現營銷科學和營銷戰略之間的整合。




    餐謀長精彩案例


    【 點擊關鍵詞查看原創案例 

    云楠俚酸渡-老壇子酸菜魚左遇花茶

    茅草屋-烤小串品牌升級津常聚-牛肉米粉

    匯吃喝小街故事麻辣燙二把手-燒烤

    湘棲小館思美思味鮮果茶丸來玩趣

    椰妹原生態椰子雞楚楚小財魚酸渡品牌升級

    聾奶奶-無聲牛肉米粉街度-草原羊肉串

    小曼谷-泰國菜漁桿渡-黑魚涮鍋昆明近家蒸菜

    津是-凳粉恰圓滴恰扁滴懷湘樓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文來源:混沌大學、餐飲O2O

    作者:王賽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一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846.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2月17日 20:15
    下一篇 2018年12月17日 20: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