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喜歡的游戲

    小編筆記

    今天的文章是丁一老師親自撰寫的自序,講述了撰文過程中的思考,想了解老師的心路歷程一定要仔細閱讀今天的文章哦~

    古時男女授受不親,皇帝后宮嬪妃染病,御醫聽宣前來診治,太監取一根長長的絲線,一頭拴在內室臥床病妃的手腕上,另一頭遞給外室御醫,御醫即憑此絲線切脈開藥。這便是傳說中的“懸脈”。猛一見神乎其技,細一想熟能生巧罷了。長年浸淫餐飲,不知何時起,我發現自己不知不覺煉成一項“雕蟲小技”:不需要其他任何信息,只憑餐廳名稱,就能判斷這家餐廳的經營業績和管理狀況,雖然我從來都不知道這家餐廳的存在,既沒聽說過,更沒見過。伙伴們借鑒御醫“懸脈”的故事,將此小技命名為“聞名懸診”,簡稱“懸診”。

    2011年4月12日,廈門,聚成股份廈門分公司會客室。一位餐廳老板(已忘其姓氏)輾轉找到我,剛一落座,這位老板便急切地想談他們餐廳的問題,因為我后面有其他安排,時間緊張,擔心他一旦說開來就沒完,便直奔主題:“請問貴餐廳叫什么名字?”他回答了,但他的普通話不太標準,說得又比較快,我沒聽懂,便隨手取過一張A4紙和一支筆遞給他,他寫下了兩個字:“宴遇”。

    我追問到:“招牌上就這兩個字?沒有別的字了嗎?”他很肯定:“是”。接著,我又問明白了餐廳的開業時間和營業地點,然后說道:“X總,我現在來描繪貴餐廳的狀況,不管我說得對或者不對,你既不要搖頭,也不要點頭,不要給我任何提示。”他點頭表示同意。我接著說:“到貴餐廳消費的顧客沒有商務宴請,沒有人情消費,沒有家庭消費,沒有吃工作餐的,沒有年齡比較大的,即使有,也非常少。來消費的顧客主要是35歲以下的年青人,以戀情消費和朋友聚餐為主。”

    這位老板盯著我,沒有任何反應。我接著說道:“貴餐廳從開業那天開始,一直到今天,生意都很火爆。但是,從開業那天開始,一直到今天,天天虧損。”老板聽到這里,突然打斷我:“丁一老師,麻煩您等一下,我還有兩位合伙人,我請他們也來聽聽”。在等待兩位投資人的間歇,老板告訴我,這家餐廳完全如我所言,他們很困惑,也想盡了各種方法,但一直沒有起色,所以來找我。

    其實,以我專注餐飲二十余年的經驗和對品牌定位的領悟,我明白,只要掛這個店招,除非采取非常規的正確措施,否則,一定會有這些現象,當然,也會得到這個結果。

    這就是我獨創的“懸診”首秀!以前,在我自己做餐廳或為其他餐廳提供咨詢或托管時,雖然心理明白,但嘴上從來沒有說過。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并在伙伴們的竄輟下,最終以游戲的形式搬上了培訓現場,逐漸成為我混跡餐飲江湖的“獨門絕技”!

    2014年7月23日,哈爾濱,《餐飲36計》連鎖操盤系統培訓現場。在“懸診”時,一名年青老板上臺,在白板上寫下餐廳招牌:“宴賓樓”。我診斷道:“如果這家餐廳要想生意火爆,顧客盈門,必須具備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在同一個地點持續不斷經營至少十年;二是性價比高,也就是便宜,人均消費不超過50元。”我又特別強調,“而且,這兩個條件要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否則,生意不可能好。”課間休息時,這位老板來休息室找到我,希望我給他們提供咨詢服務。同時,他還告訴我,宴賓樓是他父親創立的,目前有新老兩家分店,人均消費都是四十多元,老店開業有十六年了,生意一直很火爆,新店是五年前開業的,雖然各方面條件都比老店好,但顧客就是不愿意去,也想了很多辦法,生意卻一直不好。

    2014年10月20日,大連,《餐飲36計》連鎖操盤系統培訓現場。又是“懸診”,一位老板在白板上寫下餐廳名字:“順子漁府”。我診斷道:“這家餐廳的毛利低,如果還能盈利的話,老板會做得非常辛苦,因為老板對后廚從采購到出菜口整個環節要控制得非常死,”剛說到這里,課堂下面突然傳來驚嘆聲,同時響起了掌聲,等掌聲停息,我接著說:“但是,這種情況不能持久,老板現在是靠自己在推動,但是你的身體一定會一天不如一天。而且,不管你這家餐廳開業多長時間,即使現在生意很好,但未來生意也會一天不如一天,因為只要你用這個名稱,進來的新客人與流失的老客人就不對等,進來的少,流失的多。”

    “懸診”游戲每次都獲得熱烈反響,我也樂此不疲,分析越來越深刻,診斷越來越細致,直到2014年年底。那場培訓在上海,參訓餐飲企業來自全國各地。“懸診”開始,各位學員將自己餐廳的名字寫在白板上,我一一診斷,無意中將陜西一家餐飲企業的核心秘密全部說了出來,害得這位老板差點崩潰,因為他最大的競爭對手正在下面。此后,伙伴們建議我對“懸診”進行改良,不再要求學員寫自己餐廳的名稱,而是寫學員最熟悉的其他餐廳或競爭對手的名字,并在診斷時不要說得太具體。

    2014年4月21日,微軟收購諾基亞新聞發布會現場,諾基亞CEO約瑪·奧利拉致辭時傷感地說:“我們并沒有做錯什么,但不知為什么,我們輸了!” 聞聽此言,臺上的諾基亞高管們煽然淚下,全球電視機前和網絡上目睹這一幕的億萬觀眾無不悄然動容。《環球財經周刊》封面標題為:“沒做錯≠做對了!”《美國連線》財經欄目說:“沒做錯已遠遠不夠,做對了才能存活!”

    中國餐飲業作為全世界最辛苦的服務行業,沒有之一,從老板開始,到管理層,到一線員工,特別是老板,每個人每個工作日都做得很辛苦:千方百計討好顧客,竭盡所能控制成本,滿世界考察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聆聽各路專家學者送經傳寶,勇敢嘗試各種新思維新方法新技術……但結果怎么樣呢?我以自己小范圍抽樣粗算,中國餐飲全行業全部餐廳近幾年每年明暗虧損總額約在兩、三千億元之間,而且,這個虧損額還在逐年擴大!越努力,越虧損!為什么會這樣?因為這些餐廳一直兢兢業業地“沒做錯”,但是,這種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盲目勤勞只會快速耗盡餐廳寶貴的資源,做得越多,離達到餐廳財務收支平衡的盈虧平衡點越遠,因而使全行業陷入巨虧。其實,不管從事什么行業,永遠是內行掙錢,外行虧錢。而且,殘酷的是,內行掙的錢,基本上也是外行虧的錢。以炒股為例,我們炒,股神巴菲特也炒。同樣買十只股票,我們的成績是八只虧,一只平,一只盈;而巴菲特呢,八只盈,一只平,一只虧。所以,最終結果,巴菲特盈,我們虧。而且,贏家的盈利總額基本上也是輸家的虧損總額。因為從宏觀層面來看,股市的總體價格與價值應該是相符的。為什么?因為就炒股而言,巴菲特比我們操盤更專業,所以,他的資產在增值,我們的資產在貶值。當然,外行偶爾也能贏,但那只是運氣而已。除非盡快離場,或者變成內行,否則,偶爾贏并不能挽救最終輸的命運。

    隔行不隔理,經營餐廳也一樣,非專業操盤只能讓企業的資產不停地貶值,表現是虧損;只有專業操盤才能讓企業資產不停的增值,表現是盈利。

    餐飲經營而言,如何才能變成內行呢?

    本次連載就是首次回答這個問題的一家之言,一孔之見。雖是一家之言,卻是言者真言,也許錯言,絕非假言。雖為一孔之見,卻為見者定見,也許拙見,絕非妄見。有緣自取,無緣勿觀。信言不美,善者不辯。如果本次連載能大幅降低餐廳的虧損面,有效提升餐廳贏利能力,達成全行業整體盈虧平衡,杜絕社會資源和社會財富的巨額浪費,幫助餐飲行業回歸健康有序發展的正道,讓人們吃得安心、飲得放心,從根本上滋養生命成長、呵護生命質量,使你、我、TA最基本的生命權得到保障、受到尊重,那么,它的使命就完成了,我和我們團隊的使命,也完成了!

    初稿出來時,一位同事過目,看到這里,他有些擔心:“是不是太自負了?”我回答道:“我們也可以叫它自信、擔當、當仁不讓!”

    ——是為序。

    小編預告

    明天,我們將為和大家一起正式走進丁一老師的餐謀知識庫,了解你可能還不知道的“顧客思維模式”。

    版權說明:丁一原創文章,歡迎收藏和轉發。轉載須征得本文作者(微信號:qq408811859)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本文已由丁一授權天財商龍發布,轉載請在醒目位置注明出處和作者。

    上一篇餐謀天下(連載 1):實操出真知,其他皆胡扯

    下一篇:餐謀天下(連載 3):顧客思維模式,聽說過嗎? 敬請期待!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天財商龍智慧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3775.html

    (0)
    上一篇 2016年6月7日 16:01
    下一篇 2016年6月7日 17:2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