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32 字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口述:李敬(化名)| 撰文:羅萍
正文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案例。
案例主人公,從最開始做炒飯虧本,到改品類為燒烤,僅用2個月時間,就做到了南昌整個外賣銷售額第4名,上個月收入25萬元,日均銷售額由改造前的1000元到現在的日均12000多元。
沒有人隨隨便便成功,成長也講究方式方法。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1
-xue.meituan.com–
盲目追求模式化
做炒飯外賣虧損
理想
李敬(化名),2016年開始加入餐飲行業,在南昌經營一家中餐館,每月營業額100萬元左右。做了一年的外賣以后,李敬覺得自己有了一些外賣心得,他就想,怎么樣去做一家比較賺錢、相對輕松,對廚師依賴較低的店呢?
“曾經傳統餐飲還是較為好做的,后來互聯網餐飲進入市場后越發難做!我就開始嘗試做外賣。做的過程中發現互聯網餐飲還是很有市場的,就想嘗試做一個專門的外賣店。”
機緣巧合,李敬了解到一個做炒飯的品牌,炒飯是用機器做的,以外賣為主,房租等成本費用控制得很低,對廚師依賴比較低,產品標準化、出餐速度快,很適合做外賣,關鍵是投入成本比較低。
所以李敬就花了一個月時間,盤了一個店,簡單裝飾,采買了做炒飯的設備,再招了兩個員工,一個人負責用機器炒飯,另一個負責打包,包吃包住,兩個員工到手月工資4000元,房租2500元,就正式營業了。
李敬最開始的設想是:
做炒飯這個品類,成本可以控制得很低,以外賣為主,房租成本投入低,稅費、雜費、人員成本,一個月可以控制在1.2萬元以內,再加上客單價較低,可以覆蓋外賣所有人群。而且炒飯這個品類,原材料就是大米+配料,毛利其實挺高,他認為做這個品類是非常好做的。
但是經營了一個月以后,李敬發現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現實
他的炒飯即使做到了商圈第3名,單量依然沒有預想的高,每個月實際單量1000單左右,甚至還是虧損的。
為什么實際經營與當初預期差那么遠?李敬迷茫了,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是運營出了問題還是規劃問題,還是品類選擇就出了問題?
這個時候,李敬想到了美團點評餐飲學院。2017年年初,李敬在網上查找外賣運營相關知識的時候,加入了美團點評餐飲學院的學習群,在群里報名參加了2018年4月17-18日的鄭州課程。
在課程上,子敬強烈要求當時課程的主講導師莫老師給他做診斷門店,莫老師給出的建議是:要么改品類,要么增加些其他產品。
莫老師對此的具體分析可查看《70分鐘,教你打造外賣爆款》課程第一章,戳此跳轉到對應課程。
“在鄭州聽完莫老師的課之后呢,我就發現選擇炒飯,有點盲目追求模式化了,站錯賽道了。”
“回去以后我就嘗試了增加一些品類,雖說通過運營手段還是一些包裝設計的改進,短時間內單量也起來了,營業額也有所提高,但還是不足以維持這個店經營。”
“我就考慮把這個炒飯納入燒烤里面來,正好那個莫老師在成都站(2018年5月3-4日)講課,是要去何氏燒烤進行游學講座的,所以我就去報名做了助教。”
2
-xue.meituan.com–
聽課后,改炒飯為燒烤外賣
提前調研,做好選品分析
為何是燒烤?原來在去參加成都課程之前,李敬做了市場調查才選定的燒烤。
“在去何氏燒烤之前,我用了從莫老師的課程中學到的方法,分析了南昌的市場,也找到當時負責我中餐館的美團外賣的BD,跟他聊了一下,就發現燒烤在南昌還是屬于一個比較藍海的賽道,用戶群體還蠻多的,但是商家還沒有大批量的進來。”
除此以外,李敬還請了做燒烤的朋友,給他講解如何做燒烤,也在網上也采購了很多燒烤外賣的包裝,并進行了測試了。
帶著問題交流,做好學前準備
去成都站的時候,李敬把他所有的想法、包裝,全部帶到成都去跟莫老師以及負責何師燒烤外賣運營的人員,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
“何師燒烤的店長,以及負責運營的餐盈動力的負責人就告訴我,我帶過去的包裝是他們之前用過,并且已經淘汰的包裝。”
“還好去了成都,回來之后,我就把何師燒烤的打包方式學習到南昌來了。”
何師燒烤燒烤外賣包裝
李敬開始時用的外賣包裝
3
-xue.meituan.com–
做好3點,單量大幅提升
引入包裝,根據實際迭代
“南昌這里的燒烤外賣處于啟蒙階段,當時還沒有特別成熟的模式,我把成都的打包方式引進到南昌來之后呢,店里就瞬間好評如潮,單量一下子就起來了。”
單量起來之后,南昌不少燒烤店開始仿照李敬的包裝方式、菜單,還有外賣門店的一些活動,于是李敬把打包袋、打包桶等等包裝進行了全方面升級,做了定制化的包裝。
“我之前用的是白色的那種通貨,市面上可以隨便買的到的,沒有做任何定制包裝的。現在我加了一些我自己的一些元素,還有我自己的一些口號。”
升級前的打包桶
升級前的打包桶
升級后的打包桶
升級后的打包袋
產品口味保證
在完全做燒烤之前,李敬就重金聘請了一個大師傅過來,他對于燒烤的出品的理解讓李敬很佩服。
“我還蠻慶幸能夠找到一個找到一個這樣的師傅。他的口味跟南昌本地的不太一樣,他是自己去研制的所有的調味料。這樣一來我的產品口味也也也是蠻占優勢的,包括我的一些產品都是先鹵一次,再烤一次,出來的味道,就比一般的燒烤要香很多。”
做好運營
產品有了,包裝有了,下一步就是運營。
“南昌的市場燒烤還是比較好做的。我發現這里做燒烤外賣的同行對于外賣運營了解還相對較少,我們可能稍微好點,我們就開始分析南昌市場,做什么樣的一個滿減,然后做什么樣特價,做什么樣的產品能提高顧客粘性,比如說讓顧客感覺占到小便宜這種。”
通過以上的動作,李敬燒烤的單量開始上漲,從第一個月月銷量的1000單第二個月的2000單,現在第三個月了,已經快到4000單了,“現在我的月銷量在我這個片區已經是第1名了,銷售額是在第1和第2名上下浮動。”
4
-xue.meituan.com–
他是如何克服那些坑的
當然,李敬經營燒烤店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他也遇到了不少坑。
不了解設備,導致卡單
“我進餐飲市場不是很早,對于餐飲的理解,還遠遠比不上老餐飲人。比如設備對于燒烤是很重要的,而我在這點上蠻吃虧的。”
開始的時候,李敬預估單量是每天在70到90單這個區間,但沒有想到的是在第一個月快結束的時候,每天已經能做到120多單了,“當時我的設備,還有人員是完全完全不夠用的,以至于我的出餐會特別卡,導致經常需要關店。”
“后來我就別地方去看人家怎么做燒烤,研究他們做外賣的方式方法,反復查看我在何師燒烤學習時錄下的視頻。回來就靜下心來想一下,把店里的設備重新給更換了一下,還有人員的動線。”
李敬對店內出餐的動線、打包的動線,做了全面優化,“從當時100單會卡到現在的190單、200單我都不會再卡餐,還是蠻有效果的。”
二
錯拿、少拿、漏拿
由于燒烤的品類特性,一般一單的客單價比較高,也會有很多種類,經常會出現錯拿、少拿、漏拿這類問題。
這些問題怎么解決?
“后來就是借助我中餐廳的一個做法,就每出一個小票單,打包員拿一個,燒烤師傅拿一個,燒菜的師傅拿一個。他們每次完成一單之后呢,自己拿那個夾子把這個小票夾在一起,上面拿指甲劃一下,就是完成了這一單。最后打包員再一個一個核驗一下,沒問題的話就放到袋子里,給騎手送過去。”
采用了這樣的辦法之后,李敬的燒烤外賣漏餐、錯拿的情況大幅減少,偶爾菜會有一兩單這樣的情況。
三
評價回復、差評回復
“以前單量不多的時候,我每天會特別用心的去處理評價、差評。但現在每天單量都有將近200單,評價回復起來就特別的麻煩,我就自己做了個回復模板,好評的差評的中型的全都有。”
評價回復模板請長按文末二維碼,回復“模板”,給你推送相關資料。
如今,李敬燒烤外賣店的日均營業額約為12000元,根據美團數據,他的營業額已經是南昌整個外賣銷售額單門店第4名。
小結
-xue.meituan.com–
現實告訴我們,專業選手和業余選手之間的本質區別,并不在于掌握技能的熟練程度,而在于是否掌握了套路。
李敬所取得的成績都是與他的付出相匹配的,他的成長“套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學習的“套路”:事前調查,帶著問題學習,積極和講師溝通交流,才能快速找到想要的答案,獲得成長。
餐飲經營的“套路”:分析市場,積極和相關的行家、業務員交流,快速找到問題所在,及時更新迭代,不斷學習交流,學以致用。
如果你也有些成長中的心得想法,歡迎投稿給我,微信號thisisluoluo,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記得幫忙點擊右上角分享出去,七夕快樂!
相關文章推薦 點擊可查看 偷偷給顧客塞紙條老板賺瘋了 靠一張便利貼獲得滿屏5星好評 服務好產品好,營業額卻上不去? 外賣成本減半,顧客滿意度反而提升? 換句文案就能火?餐廳營銷15招,簡單易學會用 相關課程推薦 請戳閱讀原文查看 熱門文章盤點 每日文章更新|熱門案例 11套評價回復話術| 星級評價相關 外賣干貨|外賣評價回復話術總攻略 如何修改圖片(封面圖、菜品圖等)? 長按識別二維碼回復“助教”加入學習群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李敬參加過的線下課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記得點贊分享,比心
原創文章,作者:美團大學餐飲學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4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