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幫其他餐廳做推廣的餐廳嗎?”周末,一招君在合肥萬達天鵝湖店的【水貨餐廳】看到了這樣一個水杯。一面印著自家的LOGO和二維碼,另一面卻印著57°湘的信息和二維碼,難道是在互推?真新鮮。
可查了一下才知道,原來水貨是57°湘集團旗下的另外一個品牌。
不過,仔細一想,雖然是同一個老板,但對兩家餐廳來說,這舉動依然屬于互推的,那么是否,在一定的品類和時間節點里,餐廳互推是能給餐廳帶來好處的?互推的帶來的好處又是什么?互推的方式有哪些?
互推是什么概念?相互推薦,相互引流,互利互贏。
而實際上,目前的狀況是這樣的,雖然存在競爭關系,但不少餐廳之間依然有過這樣或那樣的互推。只不過,這樣的情況只是小部分商家的做法,方式也比較隱蔽。
除了上面提過的在紙杯上印上其他餐廳的LOGO和二維碼,一家叫做【老祁言素】的素食餐廳,還在店里擺過另外一家素食餐廳【素虎】的名片,幫他們做宣傳;也曾遇到過個別餐飲老板,給顧客推薦同一個商圈的餐廳。
另外,還有一些類似開在購物商場的美食城,或者開設的美食節之類的活動,是否這些餐廳之間也算是在抱團互推?
實際上,消費者不可能長期只吃一家店,總會換口味的,那么如果把消費者換口味的選擇機會掌握在商家手上呢?那么互推是不是就是掌握消費者選擇的方法?當然,推得出去,也要拉的回來。
由上文的一些現狀,一招君大膽設想了下,餐飲互推可以采取的幾種方式:
1、抱團做互推活動
關于這點,很多商場在節假日都有組織,但大部分是以打折促銷為主。一招君認為不妨參考鼓浪嶼的蓋章創意,即使沒有商場作為組織者,餐廳之間也可自發組織,且成本不高顧客還樂于參與。
鼓浪嶼蓋章本是怎么回事呢?游客到了鼓浪嶼以后,幾乎在每家店都可以買到一個精美的蓋章本,10元-15元/本,各店版本不同。這個本子前幾頁一般是目錄和鼓浪嶼地圖,上面分布著鼓浪嶼上所有參與蓋章活動的店名,之后的頁面是各個門店的具體地址,簡要介紹和店面照片,空白區就是用來蓋章的。
每家店鋪都會在收銀臺附近設置蓋章處,供游客蓋章,游客可以收集印章的方式來記錄自己的足跡,深受歡迎,這為各家店鋪都帶去了大量人氣。
當然,有些游客進店只為蓋章,也會給店家造成一定困擾。之后有些店就要求顧客要加微博或微信才給蓋,有些店則要求消費才給蓋。如果遇到有些店有章,而你本本上沒有這個店,那你可以把章蓋在最后面的空白頁做紀念!
對于一些有特色的餐廳,也可以在同一個城市發起這樣的活動,請人畫一張手繪吃貨地圖就能搞定,本子的成本也不高,當地民生媒體和微信大V說不定還會主動幫忙宣傳。
甚至僅是同一個商場的餐廳也可操作,本子名字就叫《吃貨手冊》吧,顧客消費完一家餐廳后就給蓋個章,集齊本子上的章,可到任一家餐廳里兌換一件禮物或優惠券,一頓霸王餐,再加上一張限量版的《吃貨證書》,相信吃貨們都很愿意收集。
2、公眾號互推
這點可參考水貨和57°湘,在店內實物上做文章,或者直接在微信公眾號做互推。盡量選擇競爭關系不大的商家來做互推。畢竟,我們商家還是以互惠互利為準則。
3、互補品類優惠券共享
我們經常能看見賣手抓餅、賣掉渣餅的店旁會有飲料店,實際上他們就屬于互補品類,因為餅類食品吃完容易口渴。那么餅類的店面是不是就能和隔壁的飲料店做互推了呢?比方說,買一個掉渣餅,附贈一張購買飲料的優惠券,而購買飲料也能贈送一張掉渣餅優惠券。互相引流很方便,互惠互利看得見。
參與PK有獎 辯題:餐飲互推能雙贏嗎? 獲得獎品的方式如下: 一招君在此征集各位餐飲人的觀點,認為“餐飲互推能雙贏的”的為正方,認為“餐飲互推純粹扯淡的”為反方,請留言評論,得到5個贊以上的可以得到一個神秘紅包,限額前三十名。評論內容要求如下: 1、先說出你是正方還是反方; 2、在用幾句話陳述的觀點。
1/如何讓顧客進店?8條接地氣干貨
2/這家店把99%給過差評的顧客變成了常客
3/如何投更少錢 卻讓顧客免費幫餐廳做宣傳?
4/ 10平米的糕點店為何開業到現在每天都排長隊?
5/ 4億人常用地圖搜餐飲 商家如何用這點獲取大流量
原創文章,作者:美團大學餐飲學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