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戰略高地
帝都餐飲頭部品牌眾多
北京餐飲市場的包容性極強。作為首都,北京吸引了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國的人才。
截至2019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3.6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745.6萬人,占常住人口的34.6%。
人口的多元帶來飲食的多元,北京的餐飲、菜系品種多樣,各地餐飲品類、頭部品牌在北京遍地開花,北京餐飲的豐富程度遠超其他城市。
在北京的餐飲江湖里,既有老字號品牌長盛不衰,也有在互聯網浪潮下攪弄風云的西少爺肉夾饃、霸蠻牛肉粉等明星選手。
如果說跨國連鎖餐飲和港臺餐飲喜歡把總部安置在上海,那么國內頭部餐飲品牌——海底撈、西貝、眉州東坡、呷哺呷哺等總部大都落于北京,借著帝都的舞臺,放大品牌勢能和影響力,繼而在全國快速規模化、連鎖化。
2004年海底撈正式進軍北京時,所有人都反對,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認為:正是因為北京大、寸金寸土、火鍋行業競爭激烈,海底撈才更應該到“大海”中去游泳;越是競爭激烈,越是有商機,發展空間才越大。

在帝都的厚積薄發,使海底撈一躍成為中國首家營收過百億的正餐企業,并于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
另一位餐飲巨頭西貝莜面村于1999年正式進入北京。開過咖啡廳、西餐廳、酒吧的賈國龍已是二度重返北京,最終在北京奠定了自己的品牌地位,成為擁有300多家門店、年營業額高達40多億的中國最大的西北菜餐飲連鎖品牌。
多樣的市場需求決定了新品牌、新模式的高頻出現,同時足夠的市場容量又助推了新品牌、新模式繼續發展。

區域餐飲品牌“進京趕考”
餐飲“新貴”遍地開花
對于全國布局的餐飲品牌來說,當區域勢能達到一定程度時,北京便是必爭的戰略高地。能在“天子腳下插旗”,其意義不言而喻。
很多品牌從廣深滬或二三線城市崛起之后,最終都要來到北京的主舞臺上完成全國布局。喜茶、奈雪の茶、桃園眷村等品牌近幾年集中進駐北京市場,開啟全國城市拓店計劃。
火鍋黑馬巴奴于2018年首進北京,在起初不被看好的情況下,試營業一周,翻臺率就達到了6倍。在大眾點評上躍居朝陽區火鍋第一名,現已成為北京大眾“必吃榜餐廳”。
很多新晉一線餐飲品牌也在紛紛醞釀著進軍北京。
餐飲企業從區域市場晉級到一線城市,意味著體量、勢能、管理能力等都將面臨更多考驗。除了自身的不斷修煉,還要應對北京本土不斷更新迭代的新興品牌,且模式打法新奇多樣,品類眾多。
2014年,一篇爆文《我為什么辭職賣肉夾饃》讓西少爺成為眾人矚目的互聯網餐飲品牌之一,創立兩個月就獲得天使投資,2016年拿到當時餐飲屆一筆最大的融資額,從全球互聯網公司百度、騰訊中走出來的創始團隊,西少爺肉夾饃6年間不斷創造著各種業界奇跡。

以烤串、烤翅、烤肉等燒烤菜品為主要經營業務的中式燒烤,是僅次于火鍋的第二大品類。隨著消費升級,燒烤正在被重新定義,層次更高的品質型燒烤已成趨勢,發源于北京的冰城串吧率先走上了品牌升級之路。緊扣“新東北文化”,從文化、品類與場景三個層面展現核心競爭力,并很早認識到供應鏈的關鍵,投資了上萬平米的食品加工廠,保證了產品端。并在場景化、沉浸式體驗上做足文章,成為年輕人喜愛的燒烤品牌!
主打臺式有料火鍋和正宗臺式手搖茶的湊湊火鍋,開創了“火鍋+茶憩”的業態組合,新模式打法賺足了人氣,門店裝修有景有品、菜品擺盤設計顏值高,2016年創辦至今,開出107家門店(截至2020年上半年),成為名副其實的火鍋黑馬。

如何走進北京
搶占品牌戰略高地?
北京餐飲行業在過去十年間經歷了快速增長,到突然遇冷再到如今恢復平穩增長可謂是歷經波折。餐飲企業也在這段經歷中完成了從高端消費到大眾消費、從“大而全”到“小而美”的轉型過程。
北京餐飲行業雖然仍是拉動消費的主力市場,但增速也略有放緩的趨勢。這意味著餐飲企業逐漸向精細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轉型。
目前,北京已成為全國最具熱度和潛力的餐飲大市場。優越的互聯網基因、豐富的品類土壤、包容的市場環境,為餐飲人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
10月19—21日,餐飲老板內參“大魚游學·走進北京”,將帶領大家一起走進帝都餐飲的包容與開放!探訪眉州東坡、西少爺肉夾饃、冰城串吧、微海咨詢、湊湊火鍋等餐飲頭部品牌的商業模式。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栗軍 13718277715(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5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