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門頭戰略余奕宏,ID:xingzheyh
這是門頭戰略余奕宏的第332篇原創文章
中國只有兩家餐飲企業,一家叫海底撈,一家叫不是海底撈。2019年我去拜訪九毛九創始人管總,臨別時他對我說:海底撈是中國餐飲業獨特的存在,只有他實現了20多年經久不衰,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值得奕宏你好好研究。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和聯合創始人施永宏,這對普通技校畢業生1994年在家鄉簡陽,8000元起家創辦海底撈,歷經26年創立海底撈的餐飲帝國,幾乎沒有任何大的戰略錯誤,堅持20多年單一品類、單一品牌、單一戰略不動搖,憑借雙手改變命運的使命,構建了以海底撈火鍋為中心的頤海、蜀海、微海等生態矩陣,當初賈躍亭沒實現的生態化反,在最傳統的餐飲企業被海底撈實現了。對于這樣一家望塵莫及的企業,坊間自然有各種傳說,也有各種解讀。而海底撈近期發力快餐,一口氣在全國各地推出多個極致性價比的面類快餐品牌,更是引起了媒體的好奇與圍觀。有人說海底撈的成功在于服務,有人說在于制度,有人說在于供應鏈,這都是在現象的層面談問題。任何一家企業成功,核心在創始人團隊,以及他們團隊的戰略定力和組織能力。產品、服務、制度、供應鏈都是這兩者的產物。偉大的企業、組織、國家,無一不是因為擁有頂級的戰略能力和一流的組織能力,當然還有背后軟性的使命愿景價值觀。26年前,海底撈一定不是中國最好吃的火鍋,也不是生意最火的火鍋,更不是當時規模最大的火鍋,決定他走到今天成為中餐王和火鍋王的,就是創始人團隊對行業本質的深刻洞察與人性的理解,更重要的就是戰略定力和組織能力。奕宏把網絡上能夠搜集到的海底撈張大哥的視頻、文字反復看,海底撈上市發布會更是看了無數遍,張大哥看似輕描淡寫的答復,隱藏了他20多年來對餐飲業,尤其是中餐業極其本質的思考。
傳統的中餐業利潤很薄,支撐不起一個現代化的科層管理制度。
這一次海底撈快餐業的多品牌、多地域的全面試點,更是全面顯現了海底撈的戰略規劃能力。面條作為中餐快餐獨具文化的大品類,由于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口味多元,真正實現1000家店規模的連鎖直營品牌寥寥無幾。但是諸如蘭州拉面、重慶小面、沙縣小吃的拌面通過加盟連鎖方式在國內早已滿地開花,總店數都在萬家以上。這就證明了這個賽道有足夠廣闊的市場需求和市場基礎。
米、面、粉、餅,面條排在第二,說明更具廣譜性。唯一要解決的是單一細分品類的面館區域性受限問題,于是海底撈采取了多細分面條品類同步試點,這就顯示了其對品類特征的深度思考。“面”相對于其他三大快餐品類,“米、粉、餅”,具有多重優勢,我有一個七個維度評判品類的模型,限于篇幅就不再贅述。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歡迎6月15-18日走進未來食的《門頭戰略》《菜單規劃》課堂(課程助理微信:13121862750)。我們很多創始人創業從不考慮競爭,甚至有些人真的相信什么“符號大師”的理論,泡妞要盯住妞,不要盯住競爭對手。對于餐飲業這一充分競爭市場,不考慮競爭對手,誰給你的自信?
未來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觀點:創業品牌一定要和高手學習,和低手過招。過去幾年,我看到無數選錯對手的自殺式創業行為。對于海底撈這樣一家極其成功的餐飲集團,沒有迷之自信地選擇“米飯快餐”這個賽道,就可以看出他的戰略判斷能力。米飯快餐,華南有真功夫、北有吉野家、東有老鄉雞、老娘舅、五芳齋、西南還有鄉村基,都是經歷了20年以上的市場考驗,或多或少,或強或弱,但都基本實現了現代化企業管理,都算是專業選手,甚至不乏頂尖高手。選擇米飯快餐賽道,就是選擇與這一群專業選手競爭,勝負難料。你能做什么,不是由你決定的,而是由競爭對手和消費者的選擇決定的。競爭是市場經濟永恒的主題,忽略競爭,輕視對手的創始人,無論實力規模多大都會遭遇滑鐵盧般的失敗。但反觀面條這個賽道,粗放加盟連鎖的品牌很多,精細化直營連鎖的品牌很少。這就說明這個賽道里業余和非正規軍很多,專業和職業的正規軍很少,憑借海底撈強大的組織能力和超一流的作戰能力,收割個體戶和松散加盟品牌的市場,還不是摧枯拉朽。快餐應該是海底撈在門店品類賽道里第二大增長點,我想集團一定非常重視,至于是不是張大哥親自帶頭抓,沒那么重要,這才是海底撈可怕之處,因為他正在超越和打破創始人能力邊界,海底撈集團在中國餐飲業應該如阿里巴巴一樣,良將如潮。
多個地區,多個細分品類(面條),多種門店,一個極致性價比策略,比華為的藍軍、紅軍競爭機制更猛烈,所謂賽馬而不相馬,完全市場化充分競爭,完全小組織小團隊單兵作戰,這才是創新品牌正確的姿勢。企業內部的裂變式創業,把人才競爭機制發揮到淋漓盡致。讓那些真正有市場敏感度,有創新創業創造能力的人脫穎而出。集團提供戰略方向和供應鏈能力,小分隊機動靈活,根據不同的市場情況隨機應變,讓聽得到炮火的人做決策,而不是根據張大哥的個人喜好來做決策。天時地利人和。
過去兩年,我和餐飲業另一位研究份子豪蝦傳蔣毅多次電話溝通、面聊關于快餐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一致認定極致性價比才是大趨勢,而不是當時如火如荼的消費升級。極端的說,規模化快餐業的戰略只有一個:“總成本領先下的規模領先”。誰能有組織能力實現,誰成為快餐業的王者。所以注定這個賽道是巨頭的天下,阿里、美團、甚至小米都對這個賽道虎視眈眈。而搞性價比、補貼是互聯網公司的優勢,能與之抗衡,或者協作的恐怕只有海底撈。過去幾年西貝雖然也看到了這個賽道的機會,可惜被錯誤的戰略一再延誤戰機。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危機,對于海底撈這樣的巨鱷來說,終于等到了最佳入場時機。大規模行業的休克,帶來大規模的降薪減薪,低收入、低預期造成人們對極致性價比的極度渴望,海底撈不過是又一次順勢而為,趁勢而上。而餐飲業、線下門店慘遭疫情打擊的關店潮,又給了海底撈面類品牌最佳的門店拓展時機。至于區域選擇、單店模型、定價策略這些戰術,無論優劣都可以在正確的戰略指導和組織變化中動態調整,畢竟就算是海底撈,也同樣要面對真實市場的反饋。如果你有野心拿下中國餐飲市場的某一個細分賽道,歡迎留言。當然更加歡迎你走進未來食的線下課堂,加入未來食的社群。
如何打造品牌,降本增效,實現高效率的增長。和海底撈(蜀海),西貝,眉州東坡,九毛九,三晉飯莊,三寶餐飲,阿財老鋪等1000多家企業共同走進未來食餐飲戰略規劃的線下課程。
本期報名已經過半,預報從速,加課程助理微信:13121862750,或掃海報上的二維碼,搶定名額!
第19期《門頭戰略導航班》《菜單贏利結構規劃》將于6月15-16-17-18日,在北京舉辦。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6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