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天在各種餐飲店里體驗,跟不同的餐飲老板交流請教,然后又馬不停蹄地去參加各種餐飲人的會議。越是深入了解這個行業,越是覺得今天的餐飲業挑戰極大。
真實的實情是:餐飲行業成本大幅上升,過去五年,人力成本上升30%, 租金成本上升120 %,食材成本上升200 %,裝修成本上升50%, 管理成本上升50%, 營銷成本上升70%。
不合理行規:禁設包間最低消費 、允許自帶酒水、 高額水電費、 衛生費用 、食品安全的負面報道 、經濟減速 、八項打擊 、消費者忠誠度下降、 價格敏感度提高、 互聯網打破信息不對稱。(團購、點評其實是加大了競爭、降低了利潤)直接結果就是盈利縮水 、保本線打破、 毛利下降 、人均效能下降。看看每一條都覺得餐飲業迎來史上最嚴峻挑戰時期。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又看到更多的人與資本沖進這個行業。身邊看到原來做電商的、做服裝的、做廣告傳媒的都正在和準備進入這個領域。奕宏身邊突然有三個從沒做過餐飲的人來進入餐飲行業,分別開了咖啡館、居酒屋、中餐館。前天參加上海交通大學與首屆餐飲連鎖行業高峰論壇——互聯網思維下的新模式,整個會場座無虛席,熱鬧非凡,感覺餐飲業熱過頭了。
以雕爺牛腩、黃太吉傳統美食、西少爺肉夾饃等所謂的互聯網思維餐飲,仿佛一夜之間走紅大江南北,估值瞬間過億,讓更多人認為自己可以瞬間也創造個價值過億的品牌。
跟雅座網CEO白昱先生請教,他的觀點是:1、餐飲業回歸低毛利率是趨勢;2、餐飲從業者必須重視關注客戶需求,聚焦客戶體驗;3、經營好自己的會員體系與客戶忠誠是必須。而對于外行介入今天的餐飲業,其實充滿了巨大風險。
身邊結識的一批優秀的餐飲老板,都是從事這個行業十多年的行家。雖然他們在遭遇到消費者的變化,有個適應過程。畢竟80、90后成為未來10年餐飲業主力消費人群,這群新生代對菜品、環境、服務、體驗等各個方面又有著完全不同于70年代前的人,他們的價值觀、偏好度、對互聯網應用的熟練程度與依賴度,也都與上一代餐飲消費者完全不同。
但是他們對行業本質的把握,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對產品品質的控制、對人員的培訓管理都有著豐富的經驗。這些基本功決定了他們只要走過適應期,找到真正懂85、90后消費者的人(前提是他的餐飲定位人群是新生代消費者),擁抱互聯網,勝算要遠大于新餐飲人。
就以我身邊的幾個新手來說,我跟他們交流時,發現他們幾乎對餐飲行業一無所知,連基本的如何選址、客群定位、菜品設計、坪效、投資回報周期都一無所知,只是憑著一股熱情,被幾個互聯網思維大師一忽悠,就敢投入百萬去干。我問他們一些基礎的常識都沒有,身邊也沒有做過餐飲的朋友。最可怕的是也從沒有參加過什么學習,也沒有拜什么師傅。以為就憑自己看了幾個互聯網思維餐飲案例,就成為行家了。
而我結識的一些真正的餐飲業行家,他們可以精準地計算出一間餐廳的坪效,精準地測算出盈虧平衡點,精確地知道自己的客群是誰,需要什么產品,該提供什么樣的服務。甚至和他們去一家餐廳,一眼就能看出問題所在。我在朋友圈發了一個咨詢帖,一家飯店菜品極佳、環境也好,生意極差,為什么?
大家來看看,作為麥當勞中國早期創始人居巖先生的回復是:前提為真如你說的菜品極佳,環境很好,那么:門店位置選對了嗎?如果就算開始選對了后來商圈有變化嗎?商圈內的同行及競爭對手是否有各種變化?是否確定你全時段的人員服務能和極佳的菜品相匹配?人員士氣真的高漲嗎?他們的技能意識足以支撐他們提供給顧客用餐外更多的體驗呢?人員動線、氛圍是否令人嘗心悅目讓顧問流連忘返還想再來?等等,以上問題不能憑感覺和主觀判斷就回答,要做充分的問卷調查及有效訪談,要診斷出真實數據才能最終找出根本原因。這就叫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透過這些足以看到這個行業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簡單。
而今天中午,受盛莊餐飲集團劉董事長夫婦之邀,去她的一家餐廳吃飯。席間,劉董就不停地就菜品質量、擺盤、上菜順序等各種細節店經理進行點撥,讓我再次看到成功絕非偶然,也只有像劉董說的,我們不賺快錢、專心、專注,只賺額頭上冒汗的錢,才可以不斷地順應市場的變化,顧客的變化讓生意永續發展。
真的,和老餐飲人比較起來,我在這里要奉勸那些新餐飲入行者,這個行業遠沒有你們想象得那么簡單,也遠不是靠你懂點微博、微信營銷,就是所謂的互聯網思維了。那些動輒就O2O的餐飲創新者,真正對行業本質、消費者洞察理解的又有多少?你看到的和你聽到的那些所謂成功案例,絕不是你想象地那么簡單。
任何行業都是內行賺外行錢。那些扛著所謂互聯網思維,叫囂著要顛覆和破壞餐飲行業者,我真的要給大家破點冷水,正如雅座白總所講,餐飲業其實是迎來史上最嚴峻時刻,而不是最賺錢時刻。
入市需謹慎、餐飲有風險!
行者奕宏,15年廣告品牌從業者,社交網絡研究者,多個專欄寫手,專注新餐飲行業研究的自媒體人,餐飲美食領域粉絲經濟實踐者。微信公眾號: xingzheyh 個人微信號:xingzheyihong QQ:598684088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