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左上角“行者奕宏”關注、訂閱
點擊右上角圖標分享到朋友圈或微博
上一篇講到赫暢怎么用在線客服與粉絲打成一片,用演講建立個人品牌和影響力。結果奕宏的粉絲贊聲一片,看來咱們還是一路人。不是說不能聽到負面和不同的意見,而是說,我們要學會從成功的案例上、成功的人身上學什么?更重要的是,那些負面和指責,我們要學會分辨他們的目的是什么?社交網絡最忌人云亦云。
這篇文章我同步到了@行者奕宏 的新浪微博,根本沒有@任何人,沒想到@黃太吉傳統美食 和赫老板都監測到了這篇文章,感謝了奕宏。這就是品牌如何與粉絲不斷建立情感的最佳案例,赫老板又給那些非議者上了一課。
今天,再講一個異曲同工的案例。巧合的是這個品牌的創始人也是咱們廣告行業的老兵,龍之媒的董事長徐智明。(赫暢也是個廣告人,可見廣告人,尤其是懂社交網絡的廣告人,確實有優勢,我算不算自夸呢?)
老徐在新浪微博上線時,就是早一批的用戶。2010年,他湊了100萬的創業資金,準備二次創業,干電商。而且還是干平臺電商。對于已經有了天貓、亞馬遜、當當、京東等等一批巨頭林立的電商,老徐干平臺電商,在大家眼里,幾乎是一個必死無疑的事情。
要說,老徐這么些年廣告書不是白賣的,廣告人不是白干的。第一,他找到一個當時的消費者痛點:著急,要快!于是給自己的電商取名:快書包。因為他之前是賣書的,所以,先從書干起。第二、他找到了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精準客群開拓平臺——新浪微博。第三、他找到一個最低成本的打造品牌的方法—–講課。
老徐發現,在新浪微博上抱怨他初創品牌——快書包的人最多。于是,他就親自每天在線積極面對顧客和潛在顧客。同時,夜里還花幾個小時整理和分析客戶在微博上的反饋。老板親自在一線做客服,最大的好處就是快速反饋,快速調整、快速升級。同時,消費者會極大地感受老板的個人魅力與真誠,快速變成真正的粉絲。(奕宏認為,這個和我們小時候家門口的雜貨店、小吃部老板熱情接待顧客是一個原理,權且稱為老板社交)老徐僅僅是依靠在線客服這一個動作,借機當時微博紅火的上升期,迅速打開一片市場,還獲得了風投的青睞。
隨之,快書包作為創新者、社會化電商先鋒,老徐也被邀請參與各種論壇、講座。一度也像黃太吉的赫暢一樣,各種媒體爭相報道,快書包品牌伴隨著老徐的演講,紅遍一線、二線城市。
徐總有三條微博營銷法則:1、在微博上100%講與品牌、產品相關的事情,而不是發那些莫名其妙的心靈雞湯和冷笑話;(但也絕不是生硬地做產品廣告)2、對于電商來說,轉發評論不如看鏈接跳轉率;3、微博上的投訴決不再另一個平臺解決,也絕不推給第三人,在微博上做客訴就是最好的營銷機會。
大道至簡、殊途同歸。能夠做好這三條,相信你的社交網絡營銷也會變得更有價值!
奕宏跟徐總也有過幾次面聊,非常認同徐總對社交網絡本質的理解與運用。我在各種講座、培訓課程里也幫他做了很多免費宣傳。目的并不是要跟老徐套什么近乎,而是作為一個社群營銷的實踐者和探索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把這些正確的做法告訴大家。既不神話社交網絡的力量,更不能為了個人商業目的,編造所謂成功案例,誤導企業。這也是我開通“行者奕宏”公眾賬號的目的。(更多精彩一線戰報請點擊左上角藍色“行者奕宏”,或者在公眾賬號搜索“行者奕宏”)
下一篇繼續講一個廣告人運用社交網絡創立社交電商品牌、建立粉絲社群的案例。這個案例的主人翁與奕宏是多年前的同行和好友,他的案例更屌絲、但卻更接地氣。敬請期待!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