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人愛學習,餐飲圈的“借鑒”現象由來已久。不只是拾久,很多知名餐飲品牌都遇到過同行拍照、偷菜單、偷餐具的現象,甚至還有人帶著尺子來店里量家具、餐具。
多年前,段譽的菜品就被很多餐廳“拿來使用”,他創作的熟醉蟹、魚頭泡油條、山楂鵝肝等菜品,也經常出現在其他的餐廳里。段譽一直都以豁達的心態看待抄襲這件事情,“我不忌諱抄襲,但你要說明來源,你學的是誰。”
但這次段譽忍不了了。“如果你抄得好,做得比我們還要好,我反而尊重你,但是這個抄襲拉低了我們的品牌形象和品質。我不能接受無底線、赤裸裸的抄襲。”

“我提出了新京菜的概念,希望大家把新京菜做得越做越好,希望大家有尊重原創,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做餐飲不容易,我希望大家的餐廳都活得久一點,希望每一家餐廳都有自己獨特的記號,每一個主廚都有自己的特色菜,大家百花齊放,互相爭艷。”段譽說道。
收到朋友轉來抄襲的餐廳文章時,段譽剛點上一份很好吃的麻辣拌,翻看完文章的他已經吃不下美味的麻辣拌了。
不僅菜品如出一轍,出品、餐具、環境…….就連推文都搬了!
這是北京拾久·原版“姹紫嫣紅”

北京拾久·原版“山楂鵝肝”

北京拾久·原版“老北京麻醬菠菜”
這個是合肥復制版的譚·新京菜
譚新京菜的推文創意不僅在多處與拾久的推文雷同,還強調了獨創性。
在抄襲事件暴露之后,雙方進行了一番交涉。
段譽告訴內參君,對方的態度起初并不好,第二天他們意識到這件事兜不住了,已經刪了抄襲的文章,并且公開道歉。但很多圈里人并不接受道歉,反而認為這波操作仍舊是在蹭流量。
段譽表示,拾久其實已經準備好了律師團隊和證據,但對方的餐廳已經開業,全部刪掉抄襲的東西重新再設計的話,損失很大,于是便心軟了,選擇了發聲,希望他們重新更新菜品,這樣才是真正的道歉。可以學習,可以借鑒,但不能復制。
雖然這對拾久的下一步開店計劃幾乎并無影響,但抄襲事件在餐飲圈屢見不鮮,已經釀成了諸多不好的影響。吼堂老火鍋遭火鳳祥抄襲登上微博熱搜,更早之前,鮑師傅、鹿角巷等品牌也深陷抄襲山寨風波之中。
對于不同餐廳的經營者來說,互相學習借鑒在所難免,在已有產品、設計上再創新也算是行業的經營常態。無節制的抄襲不僅是對原創、版權的非法侵犯,也給行業帶來了不良的風氣,影響整個行業的進步與發展。
內參君發稿前,段譽的朋友又發來新的抄襲案例,鄭州出現了名為“拾柒”的新餐廳,也是主打“新京菜”,菜品相似程度非常高。打假維權注定是一條漫漫長路。
尊重原創,致敬仍在堅持創新的餐飲人們。
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
翁瑞雪 13811864253(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8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