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地人已經不想去那些“外地人才去”的餐廳了

    28.11.2019



    導讀我去天津時想去打卡狗不理,司機罵了我一頓。

    導語

    本文2275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01

    “本地人去的餐廳,才是好餐廳”

    上周幾位山西朋友到成都來玩,想讓讀sir盡一盡地主之誼,但有一點,不希望我推薦那些“外地人才去”的景點,“外地人才吃”的餐廳。

    “我們已經被那些所謂的網紅餐廳、游客必打卡餐廳坑苦了,現在發現,只有本地人去的餐廳,才是好餐廳!”
    這話雖然說得有些武斷,但看得出他們是真的踩過坑。
    據說每個城市都會有一些人氣餐廳,它們活躍在各種旅游攻略之中,活躍在導游的順口溜里,潛移默化地成了旅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這其中,只有少部分會讓人覺得不虛此行,大部分則像是雪鄉的回鍋肉,不僅讓人吃得無味,還吃得憋屈。
    普通消費者被套路過以后,“外地人才去的餐廳”成了大家心照不宣需要躲避的套路。
    當然,也陸陸續續有不少專門幫忙躲避“外地人才去的餐廳”的攻略出現,為這部分消費者排憂解難。


    ▲小紅書上關鍵詞“本地人才去”的旅游攻略

    而熱衷于尋找美食的專家們,更是一開始就參透了這一點,明白最能代表一個城市的飲食文化,都藏在不起眼的犄角旮旯。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常常奔波于全國各地尋找美食,他總是找那些“本地人才去”的館子,體驗本地人才能體驗到的味道。
    ▲陳曉卿po出的一些無名餐廳
    大排檔、路邊攤、流動三輪車……大部分餐廳別說上攻略,就是大眾點評上也不一定能找到姓名。
    今年10月,陳曉卿在微博上po出自己去某魚館吃魚的經歷,大贊土鱔魚味道好吃得“讓人淚濕雙眼”,然而魚館老板的女兒直到這條微博發出來好幾天了,才知道自己家“上了電視”。
     02
    “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去全聚德真遺憾”
    已經成為過去式
    1.外地人才去的餐廳,都是有故事的餐廳
    要說到“外地人才去”的餐廳,就繞不過全聚德和狗不理兩家老字號。
    不少游客去北京、天津旅游,全聚德和狗不理都是行程表上神圣又莊嚴的一項。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不少人去這兩家,吃的不僅僅是味道,還有傳統文化。
    相傳全聚德的創始人楊全仁為了烤出讓人吃了拍案叫絕的鴨子,曾四處尋訪名廚,最后通過努力聘請到了皇宮御廚,來為自己烹制烤鴨。
    加上建國后,全聚德頗受周總理青睞,是國宴上的“常駐嘉賓”,就這樣,全聚德名聲鵲起,發展到后來甚至有了“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全聚德烤鴨真遺憾”的名號;
    而狗不理包子,也同樣歷史悠久。
    狗不理的創始人名叫高有貴,高貴友的父親四十得子,隨鄉俗給他起了個“狗子”的小名,他開了包子鋪之后,由于生意太火,狗子忙生意顧不上和客人說話,于是大伙就說“狗子賣包子不理人”,“狗不理”這個名字就傳開了。
    據說,袁世凱在天津編練新軍時,曾把“狗不理”包子作為貢品進京獻給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嘗后大悅,曰:“山中走獸云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長壽也。
    人都喜歡聽故事,尤其是在旅游的時候,這也是很多餐飲品牌在宣傳時常常給自己貼上“XX城市的名片”這種標簽的原因。
    2.同樣的故事聽一遍,就足夠了
    魯迅先生在《祝福》一文中塑造出了“祥林嫂”這一角色,對于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故事,她講了一遍又一遍,旁人聽一兩次,還覺得新鮮,聽得多了,就只剩下敷衍。
    對這些靠賣故事、賣情懷來說的餐廳,自然也是如此。
    尤其是有些時候,它們連故事都不愿意好好講。
    一位朋友說起自己早年去天津時的遭遇,“當時覺得到了天津,必須得嘗嘗狗不理包子,結果去了才發現,不僅包子味道一般,價錢還貴,不僅價錢貴,服務態度還差得很,要是沒點夠200塊,服務員的白眼兒能翻到天上去,好像你才是個土包子一樣。”
    “一出來坐出租車,開車的師傅痛心疾首,表示你們吃什么不好,干嘛吃狗不理啊?狗不理就是坑外地人的,我們本地人從來不吃!”
    ▲一位天津本地網友關于狗不理的看法
    甚至還有人感嘆,沒有一個游客在天津不會去吃狗不理包子,也沒有一個游客在吃過狗不理之后沒留下心理陰影。
    以狗不理包子王府井總店為例,據美團顯示該店一共收到了1600多條評價,低分評價有900多條,這其中多數是對味道失望、吐槽價格高以及服務問題的。

    但好在,消費者正在覺醒,這些空有一個花架子的“城市名片”,也因此漸漸式微。

    根據狗不理2019年半年報顯示,狗不理上半年營收8669萬元,同比增長18.43%;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54萬元,同比增長20.90%。
    營收凈利潤雙雙取得兩位數增長,這無疑又是一份亮眼的財報。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其中超過70%的收入來自于狗不理經營的速凍食品,而非線下門店。
    通過查閱資料我們發現,從2008年起,十年間,僅在北京地區,狗不理旗下酒店、餐館已減少11家。
    2018年,北京東單的狗不理包子鋪也宣布關店,整個北京,狗不理包子只剩下王府井、前門兩家門店。而僅剩的兩家門店每天也是經營慘淡,平時店內上座率不足50%。
    如果說狗不理還能靠速凍產業鏈勉強維持臉面的話,全聚德就更慘了。
    10月21日晚間,全聚德公布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下滑近60%,并且預計今年全年的凈利潤或許將再度迎來“腰斬”式下跌。
    這是從去年以來,全聚德整體營收的又一次大雪崩。
    不僅如此,連帶著賓客接待人次、加盟企業數量等也隨之滑坡。
    去年,他們的解釋是“餐飲行業競爭加劇”。到了今年終于找不到借口,只弱弱地甩出一條“4星以上門店占比相較去年提升48個百分點”的數據,來證明自家還是能打的。
    全聚德也不是沒試過想辦法自救,但從“拉投資、做外賣”到“搞粵菜、玩抖音”,都屢屢以失敗告終。
    03
    “一次性”買賣做不得
    所謂“外地人才去的餐廳”,說白了就是打著“你一次性消費,我一次性賺錢”的壞主意。
    價格貴、服務差,這在過去信息不對等的時候,消費者吃了虧,沒地方說,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無良餐廳靠著自己的名氣不愁沒人來。
    但現在不一樣了,不用本地出租車司機提醒,消費者從發達的互聯網上就能知道誰家宰客,誰家是坑。
    做了壞事的餐廳,名字也會在24小時內傳到全國消費者耳朵里,因此我們看到青島天價大蝦被整治,雪鄉宰客民宿受懲罰。
    能做得了“一次性”買賣的商家已經不多了,還望各位餐飲從業者能愛惜自己的羽毛,不要犯糊涂才是。

    你去過“外地人才去”的餐廳嗎?感覺如何?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小白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點這里!點這里!點這里!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093.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1月28日 20:16
    下一篇 2019年11月28日 20: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