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悉千億外賣市場,我們發現外賣包裝出現以下變化!



    在中國,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依靠外賣過活。

    平均每天產生3287萬份訂購量,制造垃圾約近6400噸。

    48天能堆滿一座東方明珠、81天能堆滿一座上海萬人體育場、93天能堆滿一座環球金融中心。

    伴隨外賣用戶的激增,外賣產生的剩余垃圾已經成為嚴重的環保問題。但這背后更值得關注的是,外賣餐盒和餐具在提供上的冗余、材質運用上的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

    那么,外賣包裝、餐盒、餐具在市場上的實際運用狀況如何?又有什么變化?

    233.6萬噸!每年外賣垃圾產量巨大
    —— ——

    一枚硬幣總具有兩面性,由便利帶來的污染隨之而至。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8-2019中國在線外賣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外賣用戶達到3.58億人,市場規模突破2400億元大關;然而,到2019年這一規模將持續擴大,中國外賣用戶有望將突破4億,市場規模達到2800億。

    有味君簡單地測算了一下,如果每份外賣訂單價格為20元,那么2018年全國總計賣出120億份外賣,也就是說,每天由各大外賣平臺銷售出去的外賣達3287萬份。

    一個外賣餐盒平均凈重為40-50克,而外賣垃圾中還包含餐具、餐余、紙張等其他垃圾,加到一起,每份外賣食用后剩余的垃圾有200克左右。那么,按照上述數據計算,每天賣出的外賣將產生約近6400噸垃圾。

    一年下來,合計產生233.6萬噸。一家正常的垃圾處理場的負荷在1000噸左右,意味這些垃圾需要2336天,約六年有余的時長,才能得到有效地處置。

    “日甚一日”
    商家、用戶、市場環境包裝運用不合理
    —— ——

    如此龐大的垃圾數目是如何產生的?

    在有味君看來,分析這個問題繞不開,商家、用戶和市場環境本身:

    01
    商家使用環保餐盒打包成本高

    外賣的進化體現在方方面面,最顯著的變化非打包莫屬。在外賣剛剛興起的年代,外賣打包方式比較粗放,塑料袋一兜,來副筷子,齊活了。今非昔比,現在打包更加“精益求精”,打包盒必不可少、餐具、打包袋,一個環節比一個環節更加精美細致。

    與此同時,打包的成本如“野馬般一路狂奔”。以“聚丙烯(PP)注塑+塑料包裝餐具+紙質打包袋”這一組合為例,塑料打包盒在某寶上的成本價在0.25-0.4元之間,塑料包裝餐具的價格大致在0.1-0.25元之間,再加上紙質打包袋0.4-0.6元,這一套算下來,大概需要0.7-1.3元;對比,“可降解秸桿漿環保餐盒+牛皮紙餐具+無紡打包袋”這一組合,可降解秸桿漿環保餐盒成本價在0.7-1元之間,牛皮紙餐具需要0.2-0.3元,無紡打包袋的價格區間在0.4-0.8元之間,三項加起來總成本達到1.3元-2.1元。

    在外賣利潤如此薄弱的情況下,普通打包成本價在0.7-1.3元,而環保又輕巧的可降解的打包盒則需要1.3-2.1元,整整高出一倍。

    02
    用戶缺乏環保意識

    “反正不要錢,餐具不要白不要”,正是這樣的用戶心理,滋生了浪費。

    外賣用戶大多數是年段在20-35歲之間的年輕人,這類人對外賣的依賴性較強。

    除此之外,幾乎不會在家“開火、做飯”也是這類年輕人的標簽,它側面反映了一個問題,家里沒有基礎的餐具可以利用。于是,這類人在點餐時,普遍存在一個心理-餐具、小料“多多益善”,以備不時之需。每每點餐,都存在這種貪多的心理,但現實往往是,多余的餐具和小料跟隨垃圾一同進了垃圾桶!

    長此以往,既造成了浪費,又間接提高了商家成本。

    03
    點外賣送來“一口鍋”,盲目的玩法

    令人不解的是,在某寶以及某電商批發平臺,關于“這一口鍋”的搜索量居高不下,3-9元的價格區間,購買量不容小覷!回望消費端,用戶真的需要嗎?

    有味君認為,服務還是要回歸理性以及實用性。在這點上,外賣平臺在設置提供方面初見端倪。

    刪繁就簡,環保餐盒、餐具簡約成為新趨勢
    —— ——

    “解鈴還須系鈴人”。平臺作為中間服務的提供商,有責任和義務解開“環保問題”這個疙瘩!

    今年7月1日,位于上海的白領王娜在餓了么上點了一份快餐,到付款的環節,悄然發現頁面底部多出一欄“餐具份數”,并綠色醒目字體引導消費者“選無需餐具,得螞蟻森林能量”;不僅如此,餓了么連續推出三期“外賣餐具安心名錄”,覆蓋90家一次性餐飲具生產企業的130個產品,涵蓋打包盒、打包杯、吸管、送餐袋、一次性筷子、刀叉勺等,產品的材質包括塑料、紙、金屬、無紡布等。

    美團外賣方面,用戶在美團外賣APP“我的”入口可以發現一個新的圖標——能量捐贈。這是美團-“青山計劃”聯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美團公益、摩拜單車專為六五環境日宣傳活動開發的新功能。用戶通過該入口完成指定環保行為可以收取一定的環保能量,并將能量兌換成公益金,捐贈到“環保設施公眾開放基金”中,幫助公眾真正參與、體驗環保工作,提升環保意識。

    美團外賣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未來美團將探索嘗試外賣餐盒上門回收模式、校園卡分類積分激勵體系。

    伴隨平臺政策的推出,不少外賣包裝生產廠家,紛紛踏入環保餐盒、可循環利用包裝的研發、生產的河流。

    外賣餐盒、餐具市場的現狀
    —— ——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數據來源:1688

    通過以上數據對比,我們可以很輕易得到一個結論:環保可降解餐盒、餐具的價格確要高出普通材質餐盒、餐具一倍甚至更多!那也意味著生產廠家加大生產成本、商家要支付更高昂的采購成本。那么,在生產端和需求端的共同推動下,目前的餐盒、餐具市場呈現怎樣的態勢?

    (01)生產端:
    一改生產流水線,由PP材質不斷地向植物纖維轉移;根據1688在線設備提供商顯示,一條PP材質生產線大致在18-36萬元不等,而植物纖維生產線更加精密,成本36-50萬元不等,最高可達到90萬元;

    (02)產品端:
    在材質方面多以甘蔗漿、小麥秸稈、竹子原漿、牛皮紙為主;餐具逐漸出現木質以及植物纖維制成的刀、叉、勺子;打包袋也由原來的塑料材質,逐漸向可循環利用的無紡布材質延伸。

    (03)商家端:
    有味君曾詢問過很多商家,關于包裝方面,他們最為關注的點,得到的回復當中,百分之八十并不是關于價格層面的。相比于價格,他們更看重餐盒和打包袋的密封性,不灑、不露,完好地呈現在消費者手中,并且不收到“差評”,才是他們最大的訴求。在平臺的鼓勵,以及競爭多元化的趨勢下,商家愿意為“環保”買單。畢竟一個“差評”,需要20個“好評”來抵消。

    目前,環保類的餐盒、餐具、打包袋呈現形式較為單一;未來,伴隨政策以及用戶環保意識的崛起,餐盒、餐具、打包袋必然如“雨后春筍”,呈現出更多元的態勢!

    一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代表的不僅僅是黨和政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決心,于每個公民而言,子孫后代能否張開雙臂擁抱藍天和白云,還有賴于我們日積月累的付之以行動!

    關于外賣包裝的使用以及產生的環保問題,你們怎么看?


    ·end·

    統籌丨劉曉紅主編丨李珊視覺丨張帥

    關于有味財經

    基本內容:聚焦以提升餐飲門店效率為核心的供應鏈信息、知識、服務

    服務對象:餐飲從業者、餐飲服務商、行業研究者

    文章原則:

    1、深度:深耕小切口,洞悉小體系

    2、廣度:跨學科研究,拓認知寬度

    3、顆粒度:注重實效,提供解決方案


    有味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覽)
    轉載聯系:17516466881 有味小秘書(微信同號)
    聯系我們:17752509517 有味編輯部(微信同號)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有味財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2021.html

    (0)
    上一篇 2019年9月24日 22:01
    下一篇 2019年9月24日 23:5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