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業績造假22億元;
業績縮水75%,酒店行業出現倒閉潮;
吉野家2020上半年將放慢擴張腳步;
周黑鴨2019凈利潤同比下降24.6%;
克莉絲汀2019年資產負債率提升到87%
4月2日美股盤前,瑞幸咖啡發布公告表示,經董事會委任的特別委員會調查顯示,公司首席運營官劉劍及其部分下屬從2019年度Q2起從事某些不當行為,公司2019年Q2到Q4與偽造交易相關的銷售額約為22億元人民幣。公告發布后,瑞幸盤前股價一度暴跌超過80%。開盤后股價暴跌78.55%,盤中數次觸及熔斷、暫停交易。截至4月3日,瑞幸股價報7.50美元左右,市值約為19.47億美元,相比前一日收盤時,市值蒸發超過45億美元。和巔峰時(2020年1月17日)的股價51.38美元相比,如今的瑞幸股價僅為當時的15%。而就在兩個月之前的1月31日,知名沽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表示收到了針對瑞幸的匿名做空報告,報告長達89頁,指瑞幸涉嫌虛增單店單日銷量、夸大廣告及營銷支出等。報告作者表示,一共動用了92名全職調查員、1418名兼職調查員,收集到了超過25000張小票與超過10000個小時的門店錄像,同時還有大量瑞幸門店內部的微信聊天記錄。這份做空報告通過上述素材得出結論:瑞幸在2019年Q3的單店單日物品銷售量僅為263件,公司官方披露的數字則為444件,比實際情況夸大了69%;瑞幸在Q3財報中預測第四季度的單店單日銷售量將達到483~506件,但按照報告作者得出的結論,這個數字相較實際情況夸大了88%。當時針對這份做空報告,瑞幸方面的回應是,“報告中所謂的用戶小票來源、真實性以及采用的統計方法均毫無依據,在報告覆蓋的時期內,瑞幸實際數據遠高于該報告所述。”渾水發布的這份報告沒有對瑞幸造成太慘重的打擊,雖然盤中跌超20%,但股價收跌10.76%,市值蒸發近10億美元。隨后瑞幸股價回升,不到半個月就回升到了報告發布前的水平。但美國有多家律所對瑞幸咖啡提起集體訴訟,控告其“作出虛假和誤導性陳述,違反美國證券法”,該項集體訴訟已于2月13日在紐約南區地方法院立案。律所表示,在2019年11月13日至2020年1月31日間購買過瑞幸咖啡股票的投資者如果試圖追回損失,可以與律所聯系,首席原告的截止日期為2020年4月13日。按照美股上市公司的財報披露節奏,二月起便開始集中發布年度報告。瑞幸的投資者們遲遲沒有等來年報,兩個月后到來的這份公告則在二級市場和C端消費者市場都引發了軒然大波。工業和信息化部互動媒體產業聯盟數字文化工作組組長包冉表示,今天瑞幸公司自己主動向股東向社會公眾曝出原COO造假,一是因為渾水公司一直堅持對這份報告的可信度予以承認和作證。其次,作為海外上市公司,面臨律所包括中小股東發起的聯合訴訟,如果瑞幸公司不能壯士斷腕自行清理門戶的話,可能迎接它的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對于瑞幸之后股市走向,包冉認為只要瑞幸能夠挺過美東時間的美股的交易,就不至于被直接摘牌,那么它還是很有機會的,因為所有的利空一次性出盡了,甩掉包袱后面就有可能能夠重新再來輕裝上陣。第二,雖然瑞幸咖啡業績存在22億元的造假的額度,但是畢竟它的終端店面還在,他的很多的用戶也還在,這點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相關的起訴條款是躲不過去的,而公司作為責無旁貸的利益相關主體,將會遭遇到多大的處罰金額、處罰力度,目前還不太能夠看出來。天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太力認為,瑞幸咖啡偽造交易屬于典型的虛假陳述,現有的股東會進行集體訴訟,然后追究公司的責任,追究管理者的特別是參與造假的管理者的責任,公司面臨高額罰款是必然的,嚴重的可能導致瑞幸咖啡的退市,國內的一些店鋪可能近期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資料來源:央視財經)去哪兒網公布的數據稱,早在2月底,中國國內(不含港澳臺地區)酒店超過9成恢復營業,以酒店為首的旅游業開始復蘇。其中,廣州、深圳營業酒店數量恢復到1月初水平,上海、成都等熱門城市恢復營業的酒店也超過95%。然而,復工并不意味著好日子的開始,復工復產的酒店大都在“咬牙硬撐”。黃朝陽介紹,一般酒店的入住率必須達到50%-60%,往下就會虧損。周濤稱,目前,華天集團旗下酒店雖然已經全面復工,各酒店都正常營業,但入住率只有往年正常狀態下的四分之一。有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春節以來,全國各大酒店入住率下滑80%以上,很多酒店的入住率不足4%。即便是全球酒店龍頭萬豪集團,其首席執行官Arne Sorenson日前公開稱,萬豪目前的業務比正常水平低約75%,對這家擁有近百年歷史的酒店而言,眼下這段時期要比歷史上的任何時期帶來的打擊都大,由此產生的財務影響比“911”之后的時期與金融危機加在一起還要嚴重。危機之下,已經有酒店撐不下去。攜程投資的單體酒店連鎖品牌無疆酒店宣布停止運營,將于4月30日與全體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無疆酒店的員工即將全部離崗,其他酒店的員工也在焦灼煎熬中。黃朝陽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包括潛在營業收入在內,萬佳國際酒店第一季度的虧損已經超過1個億,有六成是企業的人工、租金、折舊、物業及銀行利息,“其中,真正高的是人工費用和租金。”控制人力成本是各酒店自救的迫不得已之舉。萬豪、希爾頓、凱悅等國際酒店紛紛安排員工無薪休假。萬豪發言人證實,在其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總部的4000名員工中,約三分之二將被安排無薪休假。萬豪還將安排約三分之二的海外公司員工無薪休假。(資料來源《中國經濟周刊》)餐評:清明節與五一小長假來臨,這段時間對酒店行業來說,應該可以緩解一下困境。3月30日,吉野家、冰雪皇后(DQ)母公司合興集團(00047.HK)公布2019年業績,報告期內,公司營收21.03億元,同比增長5.0%;公司股東應占溢利1.04億元,同比增長0.6%。公司稱收入上漲系拓店帶來額外銷售以及外送業務增長所致。報告顯示,2019年合興集團凈增門店38家,截至2019年12月底,公司共有597家餐廳,其中冰雪皇后189家,獲得收入2.31億元;吉野家385家,獲得收入17.82億元,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受疫情影響,截至2020年2月27日,合興集團604家店鋪中154家已暫停營業,占店鋪總數約25%。合興集團稱,疫情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為此吉野家推出“家庭廚房”產品線,包括定型包裝食品和無接觸外送服務。談及2020年發展,合興集團表示,上半年將放慢開店步伐,集中資金保障營運。此外,公司將繼續拓展產品線,發力外送服務,同時將增加科技投資,建設數據分析平臺,高效精確分析顧客需求,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企業的經營策略,提升整體經營效率。(資料來源:中國網財經)餐評:吉野家未來應加強在產品品質、就餐場景、服務體系及消費粘性等方面建設,否則業績不會有太大增長。4月1日晚間,周黑鴨(HK:01458)公布2019年未經審核業績,公司全年實現營收31.86億元,上年為32.12億元,同比減少0.8%;實現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4.07億元,上年為5.40億元,同比減少24.6%。分產品來看,鴨及鴨副產品仍是周黑鴨主要產品,報告期內實現營收27.57億元,占公司總營收86.5%,相較上年28.04億元營收、87.3%營收占比均略有下降。鴨及鴨副產品之外的其他產品共實現營收4.29億元,上年同期為4.08億元,營收及其占比均有提升。渠道方面,雖然周黑鴨在2019年開放了加盟模式,但效果仍未顯現。業績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自營門店實現營收27.41億元,占總收入的86.0%;上年自營門店營收為27.76億元,營收占比為86.5%,同比均有所下降。網上渠道、分銷商及其他渠道分別實現營收3.57億元、0.65億元和0.24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11.2%、2.1%和0.7%。產能方面,周黑鴨表示,集團基于市場需求和門店布局的節奏持續拓展新產能,于2019年投產廣東省東莞新生產中心。此外,集團繼續優化生產安排,以增加產能及效率,根據集團長期發展戰略,布局全國五大區工廠建設。集團目前在華北、華中及華南已設有三個高度自動化的生產中心,并在華東及華西規劃建設兩個新的生產中心。各生產中心的產能可以靈活調配,以應對區域市場風險。財務方面,截至2019年12月31日,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由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3.08億元增加至約7.57億元;投資活動所得現金凈額由上年同期的0.51億元增至0.61億元;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流量凈額由上年同期4.99億元增至7.49億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團現金及銀行存款為12.37億元,包括無限制現金及銀行結余約1.90億元及定期存款約10.47億元。關于特許經營模式,周黑鴨在公告中表示,2019年下半年,集團以堅守品質為前提,在現有直營模式基礎上,逐步開放特許經營。將商業模式升級為“直營+特許經營”的復合模式,以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和滿足全國擴張的需求。截至2019年底,集團已經在4個城市簽約3家特許經營商,其中5家店已投入運營。本年度,集團將按照既定計劃,加快推進特許經營業務的拓展。周黑鴨同時表示,集團的特許經營遵從穩健開拓、確保質量、共同創造價值的發展原則。除借鑒國際領先餐飲連鎖企業的成功經驗,嚴格甄選優質伙伴外,集團亦會對特許經營商進行全方位培訓,搭建完善的管理和評估機制。特許經營門店整體運營將嚴格按照周黑鴨標準執行,由集團統一供應產品、輸出門店標準化運營管理經驗。同時集團將充分利用特許經營方的本地資源與周黑鴨的品牌勢能及零售經驗,實現優勢互補,著力加強門店網絡布局,全方位推動新市場的拓展以及老市場的滲透。4月1日,“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發布2019年未經審核年度業績公告。2019年,克莉絲汀虧損兩億,關店110家,資產負債率提升到87%。從2013年首虧至今,克莉絲汀已連虧7年。近幾年,高層奪權更是使其不堪重負。現在,克莉絲汀在港交所的成交十分清淡,股價已經不到0.2元,跌成了乏人問津的仙股。克莉絲汀的過度擴張一度被市場視為拖累其經營業績的重要原因,在最高峰時,該公司在中國大陸擁有超過一千家門店。而近幾年,克莉絲汀一直在進行門店布局優化,裁撤業績相對較差的門店。2019年,克莉絲汀的門店數從2018年底的586家減少到了476家,凈減少110家門店。在縮減門店的同時,克莉絲汀也在進行裁員,2019年底其員工數為3306人,同比減少超過一千人。據最新公告,克莉絲汀的收入和毛利均呈下降態勢,但在凈利潤方面,同比虧損有所減小。具體來看,2019年克莉絲汀的收入同比下降17.34%,毛利同比下降19.25%,而凈虧損減少約10.98%。即使有所減虧,克莉絲汀去年的虧損規模依然超過2億人民幣。門店減少是克莉絲汀收入減少的重要原因,2019年,克莉絲汀門店同比減少-18.77%。去年,該公司面包及蛋糕、點心這兩個品類的產品收入降幅分別為14.24%和10.09%,均小于門店的減少幅度。而月餅這一品類的收入,卻同比降低23.5%,拖了后腿。2015年,克莉絲汀曾特別強調公款消費限制對月餅銷售的影響。今年,克莉絲汀在年報中敘述月餅銷量下降時,曾提到“二零一九年傳統月餅消費市場持續消退。”但月餅市場的整體消退并不能成為克莉絲汀該業務下滑的充分理由。近幾年,同為烘焙企業的元祖股份依靠“雪月餅”等高端系列產品使月餅產品線重新煥發生機,成為重要業績支撐,毛利更是超過60%。克莉絲汀月餅產品收入的下降,產品缺乏創新和品牌影響力衰退或是主因。除各產品線銷量均下降外,克莉絲汀的整體銷量下降還體現在存貨周轉天數上。2019年,克莉絲汀的存貨周轉天數從2018年的29天提升到了32天,同比上升超過10%。而在收入下降的同時,克莉絲汀的營業成本并未得到十分有效的控制。2019年,克莉絲汀的收入下降17.34%,但是營業成本只下降了15.8%,這使得公司的毛利受到進一步壓縮,同比下降19.25%。而克莉絲汀的凈利潤能最終實現減虧,主要是由于“其他收入、收益/(虧損)”轉為正數,而該項目在2018年度為負數的主要原因是資產減值損失的計提。值得注意的是,獨立核數師對克莉絲汀2018年的年報持保留意見。獨立核數師的理由是,對于克莉絲汀支付給關聯公司的“預付款項”2202.9萬元,以及計入“購買非流動資產”的設備供應按金1174.1萬元,未能取得足夠的審核憑證。獨立核數師認為,有關上述金額的任何撥備將減少克莉絲汀的資產凈值,并增加其凈虧損額。據克莉絲汀公告,該核數師已于2019年8月辭任。獨立核數師提出2018年年報有的調減利潤的嫌疑,而克莉絲汀又在2018年11月更換CEO,這不禁令人懷疑克莉絲汀將一部分虧損轉移到2018年計提從而對報表進行調節,從而使新任CEO的業績壓力相對更小。在資產負債表方面,克莉絲汀的各項指標也有一定程度的惡化。2019年末,克莉絲汀的銀行及現金余額為7559.5萬元,同比減少約1.1個億。此外,其銀行借款還從2018年的0,增加到了3595萬,相關借款以物業、廠房和設備作為抵押,并非信用貸款。克莉絲汀的銀行借款額度也大幅下降,從2018年末的2.6億元將到了4374萬元。在現金與收入減少、負債增加的共同影響下,克莉絲汀的資產負債率從62.53%提升到了87.39%,將近90%。資金的緊張也使得克莉絲汀做出了不分配股利的決策。克莉絲汀在公告中稱,“本集團因近年來錄得連續虧損,同時考慮產業競爭風險,管理層將以剩余資金為其股息政策原則”,因而克莉絲汀董事會不建議就2019年年度派發末期股息。市場對其業績的態度,也直觀地體現在了克莉絲汀的股價上。自2014年以來,克莉絲汀的股價就一直在1港元一下。今年三月,克莉絲汀股票整月的成交金額不到33.36萬,在3月27日至4月1日的四個交易日之間,克莉絲汀的成交量均為0。極低的成交量,也使克莉絲汀的股價時常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3月26日,其股價上漲超150%,第二天,又抹去昨日的大部分漲幅。4月1日收盤,克莉絲汀的股價為0.17,當初的“烘焙第一股”,如今已接近無人問津,跌成仙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