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雀巢與星巴克結成的全球咖啡聯盟正式發力中國市場,面向中國消費者推出全新“星巴克家享咖啡(Starbucks At Home)”系列產品,以及為店外飲用場景提供的“星巴克咖啡服務(We Proudly Serve Starbucks Coffee)”整體咖啡解決方案。

本次上市發布會是自去年8月兩家公司聯手建立全球咖啡聯盟以來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首次亮相。同時也是星巴克咖啡產品首次正式進入家用場景及店外渠道。此次與中國消費者見面的21款“星巴克家享咖啡”系列產品,包括烘焙咖啡豆、研磨咖啡粉以及首款為奈斯派索(Nespresso)和雀巢咖啡多趣酷思(Nescafé Dolce Gusto)咖啡機配套開發的星巴克咖啡膠囊。
星巴克家享咖啡新品已登陸各大線上電商平臺,并將陸續在線下高端超市上市。消費者可以登陸全新的“天貓星巴克家享咖啡旗艦店”“星巴克家享咖啡京東自營旗艦店”與“星巴克蘇寧自營旗艦店”體驗該系列新品。

與此同時,為滿足消費者在不同場景中的獨特需求,讓習慣快節奏都市生活的白領和學生能更輕松獲取一杯高品質的星巴克咖啡,“星巴克咖啡服務”整體解決方案應運而生。今年,“星巴克咖啡服務”解決方案將優先覆蓋一線城市,聚焦辦公及酒店渠道,并計劃未來5年擴張到更多城市。通過全球咖啡聯盟,雀巢將擁有在全球范圍內星巴克咖啡店之外銷售星巴克零售和餐飲產品(即飲型產品除外)的永久性權利。全球咖啡聯盟將進一步鞏固雀巢在全球咖啡業務,尤其是高端咖啡市場中的領先地位;而星巴克則將大大加速并拓展在快消包裝型產品和餐飲服務領域的全球影響力。餐評:星巴克發力家用消費領域實際上是將整個咖啡銷售場景進行拓展,讓咖啡消費變得無處不在、觸手可及,將幫助中國咖啡進一步擴大行業市場容量,以及優化產業結構。
2、喜茶、一芳、COCO等奶茶品牌
卷入”港獨”傳聞
這兩天,包括喜茶、一芳、CoCo都可等奶茶品牌陷入支持“港獨”傳聞。8月6日,有網友拍攝并傳播“喜茶”香港沙田門店的門窗上張貼了“罷工閉店”的字條的畫面,引起關注和熱議。
隨后,喜茶在官方微博發布聲明,表示喜茶香港所有門店并未參與罷工相關事宜。聲明中提到,在網傳的圖片中,喜茶沙田門店張貼的黃色“罷工閉店”紙條并非喜茶或喜茶員工所寫,是他人在門店關閉情況下私自張貼并散布到網絡上。
8月5日,一芳臺灣水果茶一加盟門店貼出“店休聲明”,對“香港游行”表示聲援引發熱議。隨后,一芳臺灣水果茶總公司在其官方微博連發兩條公告,表示對該門店行為的不認可。聲明中多次強調,“堅決維護一國兩制,堅決反對暴力罷工。”除此之外,“一芳臺灣水果茶”官方微信公眾號也同樣發表聲明,并在聲明中明確表示,涉事門店“非屬直營,系加盟門店。而其行為亦屬該門店個人主張行為,與本公司立場無關。”同時表示,“因安全考量,處于示威游行核心區的門店外,一芳香港20家門店在壓力下堅持營業。”
然而,沒想到的是。在一芳總公司發表聲明表明態度后,公司的加盟商紛紛發聲,表示總公司的行為不代表門店行為。日前,有網友貼出一張CoCo都可奶茶灣仔店消費小票,有“香港人加油”字樣。8月9日下午,COCO都可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是員工個人行為,與總部無關。但是,該聲明未蓋公章以及全文未提及中國,引發網友不滿,認為都可聲明毫無誠意,是強行洗白。餐評:一個加盟店的行為,無法代表整個企業的立場。就如同一小撮人的行徑,也無法代表所有人的觀點。兩岸三地良好的營商環境,需要各方共同守護,也需要企業加強管理協同應對。
8月7日,記者從濟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全市已檢查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32657家,其中4633家發現問題,責令整改4035家,停業整頓1342家,吊銷許可證18家,從第三方平臺下線3413家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濟南市場監管局制定了《濟南市網絡訂餐凈網行動現場檢查重點內容》,要求各區縣市場監管局對從事網絡訂餐服務的餐飲單位進行調查摸底、強化監管,并對規范監管行為提出實施細則。以座談會、約談會等形式多次召集餐飲服務單位、網絡訂餐平臺,督促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自覺誠信守法經營。根據《食品安全法》有關精神和要求印發《關于加強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管的通知》,規范網絡訂餐平臺運營。對網絡訂餐平臺的違法違規線索按照監管事權,向其他相關地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移交。濟南市市場監管局稱,濟南市優先推動無堂食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實施線上“明廚亮灶”。線上“明廚亮灶”確保消費者可隨時看到外賣食品的加工制作過程。截至目前,全市網絡餐飲已開展“明廚亮灶”1000余家,此項工作正在持續推進中。值得注意的是,濟南市市場監管局與多家媒體聯合開展網絡訂餐“凈網”行動,媒體記者線上隨意點餐,第三方檢測機構現場封樣送檢,執法人員線下突擊檢查,檢測結果面向社會公開。該行動集中檢查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147家,抽檢外賣食品240批次,4批次檢驗不合格,合格率為98.33%,監督檢查情況均已向公眾公示。餐評: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政府加大力度規范網絡訂餐行為,保證網絡訂餐食品安全,對時下外賣環境的肅清有著重要意義。美國快餐巨頭賽百味(Subway)宣布了與有“人造肉第一股”之稱的Beyond Meat合作,今年9月起會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共685家餐廳限時供應一款名為Beyond Meatball Marinara的人造肉三明治。8月8日起,漢堡王在全美推出人造肉漢堡,同時,中國人造肉也將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植物肉品牌Starfield稱將于9月上架中國第一款人造肉。目前國內已經有60多家企業聲稱造人造肉,但大多都不具備核心技術能力。從事人造肉研究的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副教授李健介紹,中國人造肉剛剛起步,質地與風味與美國有差距。餐評:中國的人造肉目前亟待攻克的問題是核心技術的缺乏,在質地與風味都不是很好的情況下上架是否操之過急?
編輯 |小餐
統籌 |呂健

●十個加盟九個坑!加盟商必學的計算公式,建議收藏
● 靠外賣4年開店1100家,這到底是什么樣的神仙操作?
●又炸炸炸炸了!4天3炸,餐飲人,長點心吧!
●1個月關店30家,那些“早晚要死”的餐飲品牌,都有什么特點?
【商務合作/內容轉載】
電話/微信:15982358047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