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衡量一家好的餐飲店的標準首當其沖的要素就是要“好吃”。
對于中國人來說,一日三餐不僅是為了果腹,而是要有“味道”。
燒烤,可以說是中國最接地氣的小吃之一,一直以來經營者眾,卻少有集大成者。
木屋燒烤用了 13 年時間,由一家小店發展成擁有 60 多家直營門店的連鎖企業,在紛亂復雜的烤串江湖里,以其別具一格占領了半壁江山。
有這么一位忠實粉絲隨著木屋燒烤一起見證了 這幾年的成長歷程, 聽完他講述和木屋的故事后,才體會到了木屋燒烤有今天的成績和食客的支持密不可分!
故事開始于剛畢業的我為了夢想來到北京而他與木屋的緣分也由此開始。
我是南方人,對燒烤的愛可以說是深入到骨子里,三天兩頭總得來上一頓,來了北京后,也沒有改變這一習慣,但是吃遍了大街小巷總覺得少了點什么。
剛來北京沒多久,租住在五環外二十平方的筒子樓里,為了和父母視頻方便,省吃儉用幾個月終于攢夠錢買了一臺電腦。為了慶祝自己實現的小目標和老家朋友一起去了八卦嶺的木屋燒烤,對酒當歌,好不快活。
這個城市繁華空曠,膨脹著虛浮的快樂,夜幕降臨,鄉愁也漸濃,而木屋熟悉的味道讓我在他鄉感受到了家的味道,是溫暖也是慰藉。
從此,劉先生每個月最少得來上木屋三、四回,他說只要想喝酒,就一定會來木屋,如果有老家的朋友來,聚會也一定首選木屋,因為這里總能忘掉煩惱,把他們帶回當初的氛圍中。
這些年待在北京,從員工和顧客的兩個角度見證了木屋在北京快速成長,也感受到了木屋的變化。
只要木屋在北京開新店,只要有時間都會和朋友一起嘗嘗,畢竟五折好多很誘惑的,想看看木屋是不是出了什么新品,裝修風格上是不是有什么創新。他說他現在不用看地圖都知道木屋哪里有店,該怎么走完全不用導航!
回憶起自己那些年的奮斗歲月,木屋似乎也見證了自己的成長,彼此都變得越來越好,木屋不僅是一家燒烤店,更像是自己的青春紀念冊。
– End –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9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