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你問我做了啥,我想說,我好像只是守住了自己的崗位”。
采訪明光橋楊明術的時候,他的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他和木屋的故事要從2017年說起。
楊明術,現在是明光橋店的一名儲干,17年與木屋結緣。
那時候的他,一定沒想到,因為遇見木屋,他做了一件那么瘋狂的事。
他原本是北京某國企的一名工作人員,每天朝九晚五,周末雙休的日子,過得好不自在。
在這里待了七八年的他,偶爾也會想想關于未來的日子。
一次偶然的機會,和同事來阜成路吃飯。
看見了木屋燒烤的招聘信息,于是抱著試試的心態進來了。
當時阜城路的店經理告訴他,這份工作挺累的。
但想著能多增加一份收入,也沒有猶豫,說試試吧!
就這樣,他成了阜城路的一名兼職。
2018年8月26日明光橋店開業,趙月說感覺他干得不錯,就把他調到了明光橋。
在木屋待了一年多的他,總是聽我們講發展,講pk,講晉升,講挑戰,而這些,一下子就吸引了他。
因為和自己所在的國企比起來,這一切對于他來說,都太有吸引力了。
他在那個地方待了七八年,一直在一個職位上。
沒有晉升的空間,沒有多少文化,別人也懶得尊重你。
自己也待煩了,想想還不如重新出發,去做點有挑戰的事情,讓活著,更有勁兒!
18年9月,他毅然選擇從國企辭職,來木屋當一名全職。
也是因為這個事,一度把母親氣到哭。
家里人都勸他,那么好的工作怎么說不干就不干了呢?
木屋的工作那么辛苦,當個兼職做也就行了,干嘛非要去做全職呢?
可是他說,日復一日的活著真的沒意思。
他就是想重新出發,去挑戰一下,他也想看看,自己究竟有幾斤幾兩,木屋給了他這樣的機會,他不想錯過。
成為全職的楊明術更加有干勁兒了,店長看他干得不錯,就推薦他去參加崗位之星的pk。
但是由于太緊張,拿了個倒數第二,這對他打擊很大,他開始猶豫,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這里?
然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木屋的挑戰總是一個接著一個,慢慢的,他在這里待了也快一年了,一直在忙碌和思考著,這一年,他拿了7個A,沒有拿過C,成績不算最好。
可是,他感覺自己還是變了,變得更像自己期待的那個樣子了。
在疫情突發之前,楊明術本來是打算回家過年的。
一年沒有回老家了,也是時候回家看看了。可是疫情突然爆發,突然打破了他所有的計劃。
好像,他不能離開,在木屋待了這么多年,這里,就是他的根據地啊!
就這樣,一直在店里上著班。
并且每一件事情都盡心盡力做到最好,和以前相比,好像更加積極了。
“其實疫情也沒什么可怕的,在這里待著,除了不能出去,其他的時候還是比較踏實的”。
疫情之下,在木屋,有成百上千的楊明術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他們覺得安心,因為在木屋,有pk,有關懷,有事做。
到現在,疫情不再那么嚴峻,全國各地的堂食逐漸開放。
我們所有人都在為3.28沖刺,好像這就是木屋人,就是木屋精神。
從一個員工,一家門店,一個區域,到全國上下,都會的事情,就是逆流而上;
就是不斷挑戰;就是不斷突破原來的自己;就是一次次刷新紀錄;就是堅守在自己的崗位。
為每一位堅守中的伙伴,點贊!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9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