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詞來總結我在木屋10年的感受,那就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這是什么玩意?怎么才能有?
“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
“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內容。
敬業:對職業的敬畏和熱愛;
精益:已經做得很好了,還要求做得更好;
專注: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韌性;
創新:追求突破、追求革新。
為什么這位伙伴會說出10年給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工匠精神”四個字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她在木屋的故事。
1
用手電筒檢查衛生,你見過嗎?
10年前,何方(方姐)辭去了在東莞的行政工作,來到繁華的深圳,想在深圳找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路過木屋燒烤,看到木屋燒烤的招聘廣告,方姐還記得當時的招聘條件很吸引人,于是面試儲干職位,覺得各方面條件都挺好的可以嘗試一下,于是方姐來到了木屋。
09年6月正式入職,第一家待的店是振華店,振華店可是那時候木屋最新的店。試工3天,太累太苦了,試工結束后就不想去了。后來店經理打給她問為什么不來上班?得知情況后和她聊了很久。方姐覺得還可以再試一試,就堅持下來了。
在店里工作3個月,方姐說木屋真的是一家很有“工匠精神”的企業。舉個例子,她們晚上收檔打掃衛生時會把所有地板用水沖洗一遍,洗完之后管理組非常認真地檢查是否干凈,還會用手電筒照衛生死角,角落發現一根牙簽都不行!這種高標準、嚴格的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的態度,都記在她心里。
2
與數據打交道,講究的是專注
經過3個月的門店工作后,方姐被調到了總部,在總部時去過人事部、財務部、物資部、運營部,基本上木屋設立的部門都待過。
在總部上班時,方姐大多數時間都在與數據打交道。一開始沒有系統,只能靠自己手工統計與計算,數據很多,如果不小心弄混了就要多花很多時間改正,所以在核對數據時一定要仔細,不能出差錯。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到門店盤點時,全都是自己親自數,一定要把每個品類每個物品的數量核對好,才可以保證庫存準確。過程很難,當時還沒有工位卡,有些物品不是放在同一個位置。但是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必須用金睛火眼仔細看,仔細找。這是一份極需耐心的工作,方姐出色地把這事完成。
這就是木屋人工作中的專注與細致,在自己的崗位上要做到最好!
3
不是固執,這是堅持到底
剛開始去總部上班時,逐漸接觸到老板的想法。她說當時隋總就經常在外面學習,然后把自己學到的新知識教他們,而且天天讓大家學習,增值自我。現在木屋人創新能力這么強,就是堅持學習所帶來的成果!
到后來去深圳工廠跟著張總做采購,何方說在深圳工廠受到不少啟發,以前主要是靠木屋人傳授經驗,而張總有著豐富的管理和采購知識,給她帶來了全新的認知,自己的進步也很快。
一開始不理解為什么張總一旦認準做一件事就堅持到底,在過程中很多人也許不理解,認為這是固執。但是經歷多了之后就慢慢理解了,這一切堅持都是為了最好的結果。所以相信張總的決策,一起堅持!
17年4月,方姐來到了重慶事業部,負責物資保障工作。很多物資在重慶難以買到,正欣工廠很幫助她們,出人出力溝通協調,還幫她們解決配送問題,所以重慶的物資保障工作挺順利的。她明白一個道理,如果只靠自己,很多東西是完成不了的,所以一定要團隊協作,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她是一個很較真的人。”這是胡總對方姐的評價,她認為是對的事情,就會很認真地完成,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到完美,精益求精。
談到在木屋十年的變化,方姐說自己見證著木屋的發展。從8家店的小木屋變成了現在140多家店的大木屋,目標從百城千店變成了千城萬店。木屋的發展,她都見證著。
未來,更是要跟著木屋走,做好自己,為公司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當然更加是要把木屋的“工匠精神”堅持到底!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0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