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是對我們大哥卜海龍的戲稱,四十出頭的他,在我們這群90后甚至00后面前,也算是父輩一樣的存在了。
他可能是我在木屋碰見的稱呼最多、最雜的人了,有人叫他“老樸”,一開始他會糾正“我那個姓念BU”,后來就麻木了,有人稱呼他“叔”,有人稱呼他大哥,但最多的稱呼還是“老頭”。
初認識老頭是在方莊店,剛入職的我在樓面傳菜,看著他在中餐崗位上操作嫻熟,還時不時的提醒燒烤這邊的伙伴哪個超時了,哪個漏菜了。要知道那時候的方莊店,一個周末午間時段的營業額就高達兩萬,他的最高記錄是一個中午炒了四盤米飯、八份米粉、數不清的疙瘩湯,還能協助涼菜,這效率夠驚人了!那時候我就覺得,這個老頭挺厲害的,后來我慢慢知道,他入職木屋之前,也是跟我一樣,對餐飲業也是一竅不通的。
老頭平時對誰都是笑瞇瞇的,很熱心腸,所以人緣特好,出品樓面的伙伴都能和他聊的來。我記得剛進出品沒多久,一個伙伴被鐵盤燙傷了,在宿舍休息,他每次下班,都會主動給他帶員工餐或是自己出錢買周邊的小吃帶回去,出品設備的小毛病他也會主動出手,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那會我們都說,老頭是個“萬金油”。
后來,我由于自己的原因,選擇了離開木屋燒烤,又開始了找工作、辭工作的怪圈。我偶爾從別人口中得知,老頭干得不錯,好運街在他們新的管理組努力下,從人人都不想去的賠錢店到了百萬大店。之后,我南下廣州失敗,又回到了北京,但覺得沒有臉面回木屋燒烤,就選擇了其他工作,由于行業生疏,業績也不好,窘迫的連生存都有點困難了。老頭從其他伙伴知道我的境遇后,給我打電話說,來我這吧!就這樣,我又回到了木屋燒烤,加入到了老頭麾下!
來了之后才發現,木屋開始計件了,伙伴最高的都能當萬元戶了。老頭對我說,別急,別先想著掙錢,先把基本功重新找回來。在他和其他伙伴的幫助下,我用兩個月的時間,通崗了出品三項技能,又考上了B級烤師,雖然考老A鎩羽而歸,但老頭鼓勵我:沒事,你技能可以的,細節做好了下次就沒問題了。
回來之后,我發現,老頭都已經是儲備店經理了,但他沒有變。他還是笑瞇瞇的樣子,還是和各個伙伴相處得特別融洽,還是能說個笑話逗得大家前仰后合,還是那個在KTV唱著《藍蓮花》的麥霸,還是那個在下班后的包子鋪跟我們喝啤酒、侃大山的好大哥。但我也發現,老頭也變了,他顯得更忙了,上班都是提前一個多小時到崗,白頭發也多了,對于我們工作中的機會點更啰嗦了,發火的次數也少了。老頭,還是以前那個老頭,還是大家心目中可以信賴的朋友和榜樣!
老頭,謝謝你!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1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