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來自四道口店的周亞坤,下面是我在木屋這幾年成長的經歷。
15年4月25日,我初到北京,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加入了木屋燒烤健德門店。那時候2600的底薪,外加一些獎金,當時是羅庭律大哥面試了我。經過介紹溝通后,羅大哥就讓我第二天試工了。
第一天上班剛好是周六,中午倒也沒覺得有什么不一樣,直到晚上徹底的刷新了我對這家店的認識。那時候健德門還有外場,內外場加起來全部坐滿,門口還有幾十桌的排號。一天試工結束,回到住處,我已經累得癱瘓了,腳疼的不行,而且廚房還特別熱,師傅們說話還特別沖,種種因素夾雜在一起,我的腦子里出現一個想法“逃離”。后來,我就給父親打了一電話,匯報了這些情況之后,父親非但沒有安慰我,還把我斥責了一頓。記得在我印象里最深刻一句話就是:別人都可以,為什么你不行?憑借著這句話,我堅持了下來。
——
后來,通過努力工作,我得到了廚師長的認可,來木屋4個月,我就做了班次負責人的職務。自己干還可以,可是帶著別人干就一臉懵了。記得當時廚師長就說:沒事,我相信你可以,不懂得問我就好。這句話雖然讓我找到了自信,同時也無形之中給我施加了很多的壓力,怕萬一做不好,辜負老大們的期望。
——
——
16年因為家里事情的原因,我不得已離開了木屋一年,回到家找到一份燒烤的行業干了大半年,工作越干越枯燥,沒有團隊、沒有制度、沒有激情,這不是我想要的。
17年過完年初四,我就申請再次回到了健德門店。憑借自己之前在這的工作經驗和努力付出,二次入職1個多月,我就被提升到班組長的位置,特別感謝管理組的信任與支持。記得那個時候,我還不會中餐崗位,所以導致很多老員工都不服氣,自己心里面也是有很大的壓力,后來老大孫宏坤沒事就喜歡找我聊聊天,幫助我梳理梳理工作,開導開導我的心靈。這期間也讓我想通了很多的哲理,更讓我明確了自己的一個目標。木屋有句老話說得好:八小時之內求生存,八小時之外求發展。后來為了能夠不讓伙伴對我有異樣的眼光,我就利用下班的時間去跟中餐師傅學習搖鍋、做員工餐。現在回想起來,自己都會笑。
——
——
17年底,我申請調到草橋店學習。當時的店經理是孟東陽,早就聽說他是北京最年輕的店經理,但從來沒有見過面,這次可有機會好好見識見識了。在接到調令后,我就第一時間去報道了,直接去的宿舍。當時他正和其他兩位管理組在搞宿舍衛生,很用心去做每一個細節。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我發現陽哥這個人還是蠻有意思的,雖然有時候說話直接了一些,但是在他身上,我真真正正學到了好多干貨,遇到事情如何有效的去解決,跟領導反映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帶上解決方案等等。
——
18年4月份,我競聘上了廚師長一職,在20多人的PK中拿到了第四的成績。說實話,我心里還是有點小失落的,因為距離前三名就差一步。然后8月份成功面試了四道口廚師長的職位,緊接著就調店了。
來到四道口這邊沒幾天,我們團隊就參加公司安排的新店特訓了。兩天一夜的魔訓雖然辛苦,但我從中收獲學習了很多的知識。我看到了一個團隊的凝聚力,它像一根麻繩,一圈一圈纏繞著,怎么也扯不斷。
在去年的好餐廳PK中,兩位老大帶著我們連續沖A三次,更讓我看到未來的路與光芒。在成為正式管理組后,我也參加了公司的好多會議。
就在前幾天,剛剛結束了海哥組織的店長實戰培訓班,培訓班被分為四個組進行PK,我們組的伙伴剛開始都不怎么喜歡回答講師的問題。兩三天結束了,我們被落下了幾十分,眼看著這樣怎么行呢,就暗暗給自己鼓勇氣,激勵自己,連個話都不敢說以后可怎么當店長。有時候人真的需要邁出這一步,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潛力有多大。通過伙伴們的共同努力,我們反敗為勝,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轉眼間也過去了好幾年了,回過頭去想一想,我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到一個中式燒烤連鎖第一品牌的分店廚師長,第一份工作月收入800,現在月收入過萬。這一路走過來的辛酸苦辣只有自己知道,感謝曾經激勵我的父母,感謝曾經堅持付出的自己,感謝這一路走過來幫助過我的同事朋友,更加感謝教導過我的領導老師們。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伙伴能夠在木屋找到自己人生目標和規劃,不要輕言說放棄,同樣是兩個胳膊兩個腿,別人可以的咱們一樣也可以!
最后給自己定一個目標:2019年成為店經理。
深知自己的不足走慢而遠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