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分公司舉行了第一季度表彰大會。
其中,有個環節讓人印象深刻,那就是拜師儀式。
拜師可謂木屋的傳統,每個門店都有拜師儀式。拜師,到底有何魅力,這么多年一直被伙伴們推崇?
首先,先思考個問題,為啥要拜師呢?
一直以來,傳統的師徒關系僅次于父子關系,俗語也有稱“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父”、“投師如投胎”。很多行業,老師傅的獨門手藝不肯外傳。比如,一些學徒服侍了老中醫十幾年,卻只能打雜。在武俠世界,偷學秘籍幾乎比采花大盜還無恥。如果你是親傳弟子,那待遇就會天差地別。
在木屋,并非不拜師就不教,只是效果會有差別。身在崗位,每人忙到飛起,這時,如果你不停請教,那只有惹人煩的份。一些新伙伴更尷尬,遇到問題,看到大家都這么忙,都不知請教誰。
拜師以后,對師傅來說,徒弟是他的人,帶好是理所當然的;對徒弟來說,跟著師傅混,也天經地義。那樣,師傅會安排適當時間教導徒弟,講解更詳細、效果更好。
另外,拜師,表面上看是一種形式,實則是一種技藝的延續和一種文化的傳承。在木屋,師傅除了教導技能,更是把木屋的文化傳遞給徒弟,大家有共同的歸屬感。
其實,拜師由來已久,更不是我們木屋專屬,那么,木屋的拜師儀式有啥特別呢?
在木屋,所有門店都有拜師儀式,雖不完全一樣,但也大同小異。在這里,拿北京分公司四季青店為例。
今年3月員工大會,店長程文杰在店里隆重舉行拜師儀式。短短一個月,店營業額增加140%,人均工資上漲14%,培養了2個老A,大眾點評由3.5星上升到4.5星。雖說四季青店是新店,上升空間原本就大,但不得不說,拜師儀式也發揮重要作用。
成功自然有它的理由。四季青店的拜師儀式有何獨特之處?
雙方簽訂書面協議承認師徒關系
01
02
自愿為主,兼顧效率
師徒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03
04
PK無處不在
四季青店只是木屋的一個縮影,拜師儀式在所有門店隨處可見,這是木屋的優良傳統,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我們的讀書生涯出現過很多老師,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師,他們不僅傳授你知識,還有情感的付出,木屋同樣如此。
愛心可以傳遞,感恩隨之而來。在木屋,很多伙伴對自己的師傅充滿感激。有些徒弟成長了,當了管理組,依然想和師傅共事。有些師徒各自升職,當了店長、督導等,但每次見面,徒弟還是想親切叫聲師傅。有個店長曾說,我有很多話想對我的師傅說,但每次說不出口;想寫出來,卻又無從下筆。
情到深處,竟不知從何表達。伙伴們,你們是不是有同樣的感覺?有什么話想對你們的師傅說的呢?歡迎留言哦。
— END —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