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也許給你錯覺了,以為我有方法消滅焦慮,其實沒有。如果說有,那是適應焦慮這種狀態,與它和諧共處。選擇了開店創業,焦慮是常有的事情。
我當年第一次開店是最焦慮的,因為啥都不懂,而且投入太大,超出自己承受能力,我經常和我媳婦說,我們回去痛哭一場吧,那種焦慮,現在想來還刻骨銘心。
后來我開小店了,投入都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很多東西也都在自己把控當中,店面盈利能力也在自己期望內,但依然少不了焦慮,這時候,焦慮的不在是生存問題,而是發展問題。
我現在的店是第三家了,每一家遇到的問題是不一樣的,每次問題的出現,都會讓我焦慮好長一段時間,比如第二家店的選址思路因為跟第一家店完全不一樣,我思考了很長時間店面的重新定位問題,想好了還不是答案,因為也許是錯的;第三家店和第二家店情況也不一樣,位置更偏,競爭環境也不一樣,這樣要求的策略也會不一樣。
這段時間,我經常分享我新店開業的情況,那天我在社群里分享了今年開業思路和去年不一樣的地方以及背后的原因,這背后我其實焦慮了好幾天,不知道這種調整對不對,效果會如何,還有開業后的這三天,我一直在做抖音門活動,每天都遇到問題,因為抖音門吸引了很多顧客,但也排斥了很多敏感人群,那么,要不要調整,要不要堅持,這些問題都會讓自己寢食難安。
也就是說,不管是開店老司機還是開店新手,焦慮都是存在的。
說說我是怎么跟“焦慮”和諧共處,相安無事的。
1,焦慮時看電影,把自己從焦慮的事件中抽離出來,表面上是逃避,不過,很多時候竟然能從電影中找到靈感,或者至少能得到些能量。
2,如果一件事情一直沒有答案,不如先開始做起來,踏出第一步了,你會神奇的發現情況不一樣了,再往前走,思路越來越清晰。
比如你發現營業額最近有些下滑,百思不得其解怎么辦?先不管那么多,先傻傻的發一千張單頁出去先,看看反應,也許在發單頁過程中,發現了競爭對手的策略變了,顧客都跑別人家去了,那接下來就是調整策略的問題了,不再是宣傳問題。
3,跟人交流討論。跟人交流的好處是可以融入別人的觀點,讓事情本來的面目更清晰,而且也會讓自己的思考更加深入。我跟我媳婦幾乎天天都會討論店里的事情,很多時候說著說著,一種解決方案就會出來了。
還可以跟同行的非行業的老板交流,看看別人對于類似問題如何處理。
當然還可以加入開店社群,里面有6000多位來自各行各業的老板,加入后可以認識同行非同行的開店創業者,里面的老板幾乎涉及所有的行業和生意,我們鼓勵自由交流,資源互通。
還可以得到這一年多來我開店的500多頁的經驗總結,包含開店籌劃,開店選址,開店勝算評估,開店準備,開店如何做預熱,開業宣傳方案,如何做外賣,如何運用微信,如何做宣傳推廣,開店營銷管理運營和老板個人成長等內容。
同時,也讓你找到“組織”的感覺。這是一個活躍的,實用的,接地氣的社群,大家分享開店心得,不作。
今天新群開立,我們還是一直以來的老規矩,對一個群的前50名送一款我店里的產品配方,這個產品是一款養生甜品,再我店里已經賣了三年,一直很暢銷。
對社群感興趣的老板可以通過開店筆記的公眾號“加入社群”一欄申請加入。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