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店帶火一條gai是什么感覺?
大概就是無論流年幾經變幻,它依然在那。
說人話就是隔壁左右換了又換,木屋燒烤一直在那,成為圣地風情街的招商必看店。
說到這腦子里馬上浮現出一番熱鬧火爆的景象,但當來到這家店的時候,發現店兩邊的路口都在裝修,門口有點堵塞,這不是硬生生地擋住我們的顧客了嗎?這會不會導致客流驟減,生意下滑?
據店長說,面對這種不斷地動工,一般的餐飲店真的是很頭疼,但自己店的顧客人數不降反升,年度計劃是1500萬,照這個趨勢,很有可能突破1600萬。
這就有點意思了,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01
在席位上“動手腳”
如何把108個席位利用好很重要,圣地店根據天氣來靈活擺放外場的席位,下雨天為了不讓顧客淋到雨,最外排的凳子橫著擺,晴天就把最外排的凳子擺成一列,既可以單獨坐又可以拼成大臺,最大程度地提高席位利用率。
因為店里兩人臺的利用率高,旺季的時候還準備向物業申請在外場多加四張兩人臺,不要小看這幾張臺,以圣地店的翻臺率,這幾張小臺至少可以增加58萬的營收。
02
翻臺也需要小技巧
除了在席位上“動手腳”,翻臺上也有小技巧。一是兩人配合迅速收臺,這在很多門店都較難實現,因為每個人只管自己的區域。但圣地店的管理組和伙伴們溝通,讓伙伴們清楚兩人分工協作整體效率高,臺翻得快、客人進得快,整個店的運營也順暢,總體來說每個伙伴會拿得更多。
二是改變清潔順序,先掃地,最后擺臺,這也是給門迎的“帶客暗號”,店里形成了區域沒擺好臺,門迎不帶客的默契,起碼顧客進來看到的是干凈的桌面和地面,從細節上給顧客好的體驗。
03
與報廢估清斗爭到底
報廢和估清高也是個棘手的問題,但只要申貨申得準,就不是問題。圣地店除了有作為老店的數據積累,更重要的是廚師長黃權和前廳主管譚雪義兩位伙伴比較負責。黃權在去年5、6月,無論是上班還是休息,每一天都會跑過來申貨,而且對于報廢較高的菜品,都會根據客情變三次備貨為多次備貨,怪不得報廢率和估清率最低。
04
時刻洞察顧客需求
在樓面菜品推薦這一塊,他們最會察言觀色。比如面對新的顧客,他們一般不會說扎啤扎杯買二送一的活動,因為怕顧客心理上有負擔,在巡臺時觀察顧客喝完了第一扎才說買二送一,這個時候顧客會覺得是買一送一,真是劃算!
05
團隊活力整起來
以上的這些都離不開一個有活力的團隊,為了讓伙伴們有干勁,看到希望,通過排班分配拉開管理組、A類伙伴、B類伙伴和C類伙伴的收入差距,這時候小伙伴就很清楚,再努力一點,工資就能多一兩千,伙伴也會不斷地進步,形成良性的循環。
一個四年老店,店里的環境衛生做得非常不錯,無論是電風扇還是玻璃都很干凈,當然出品品質也很穩定,尤其是酒水改造后那種干杯的氛圍非常濃厚,難怪老顧客哪怕排隊排一兩個小時也要在這里喝酒擼串,就是因為在這種氛圍下很開心、很放松。
每一小步穩扎穩打,堅持為顧客高質高效地提供第一好吃的燒烤,圣地店真的是靠實力帶火這條圣地風情街的,值得大家伙的掌聲與歡呼!
作為廣州第一家店,它和時光共同見證了廣州的成長,四年來它變得越來越有味道,在未來的日子里,愿它更有味道!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