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千店戰略”自2012年提出,至今已有6年的時間,盡管我們尚未達成,但一步步朝著目標的方向努力地接近著。百城千店到底離我們有多遠?難道只是店數的距離?
最近這一兩年,但凡參與過開新店的伙伴,不是遇到工程延期,就是遇到工程質量不合格返工,再不就是遇到問題找不到直接對口部門快速解決等等,導致開業延期改造,更有甚者,不得不停業整改,總之無一不是經歷過“九九八十一難”,才能走上正軌。其中各種無奈、各種辛酸,經歷過的伙伴怕是留下了不小的“心里陰影”!
大家可能會說:木屋從開始到現在,一直是這么操作的,怎么以前沒出什么問題或者至少問題不這么突出,現在怎么就人仰馬翻了呢?
問題出在哪???
1
規模與模式脫節
說說建開店的痛
回想一下: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只有幾家店,一年也開不上幾家店,有時候一個月才開一家店,有時候連一家店也不開,設計完自然有大把時間去一線跟進和服務,而且公司小,部門少,人也少,有啥事,打個招呼就行;而現在呢,開店高峰期達到4家店同步籌建,還不算老店改造的工作,建開店還是以前的團隊、配置、資源和打法,但工作量確是原來的4倍,也就是效率要求提升4倍,并且公司大起來,部門多起來,缺少規劃與協調,難免各自為政,難怪亂成一鍋粥!
再有建開店的體系與系統一直沒有建立,這么多年一直按照所謂的“默契”配合著、運轉著,沒有看得見的、客觀的執行依據和參考依據(標準、流程、規范等),更加沒有可追蹤、可追述的評估與評判的依據,好壞沒有清晰定論,無法開展和引入良性的PK提升效率、推動進步!再有,我們的發展規模和速度已由原來的小微企業,發展到了大型企業,發展的速度也由零星、隨機式發展到多點裂變式擴張,原來小打小鬧、“小米加步槍”的配置顯然無法滿足我們多店同步裂變式發展!建開店系統的建立,成為了眼下制約開店速度、影響新店正常運營迫在眉睫的問題,刻不容緩、亟待解決!
有些伙伴會輕松的說,建系統就建系統唄,就建店組那點事,還不容易嗎?如果你認為就是建店組的這點事,你可就想的太簡單了!要想把建開店的事捋順,可是要涉及市場部、效率組、工程部、運營部、營銷部、品質維安部、財務部、人資部、IT部、物資部共大小10個部門。現在大家應該明白:為什么有的企業或者品牌搞來搞去,還是開不好店了吧,因為他一直是建店部或者工程部一個部門在折騰,沒有有效聯動其他部門協作參與,所以使出渾身解數也枉然!這可是考驗一個企業跨部門協同作戰的軟實力,也是企業不可復制、不可被替代的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我們能協同多少部門、多少資源,就決定我們能干多少事!能干多大的事!能折騰成什么樣子!俗話說:“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團隊的力量才是無窮大”,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把5S當做“美化工程”
2
你不知道的5S
我們原來的做法是店開業了,后面才慢慢規劃店里的5S物品定位,因為在設計和建店環節就沒有考慮和預留,先天“硬傷”導致后續無法合理規劃,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順其自然”。此次建開店系統梳理與建立,把整店5S規劃環節前置,也就是拓展選址之后,先行進入5S規劃環節。可能有人又會說了:不就是一個物品整理的5S,一個“面子工程”,有必要這么興師動眾嗎??要不要這么夸張??有這樣想法的人,一點也不奇怪!那是因為你不知道5S背后的價值是高效、增效、增值……微利的時代,我們只能拼效率!難怪有些門店的效率我們怎么也拼不過!更重要的是通過5S規劃,還能大大有效提高顧客體驗與伙伴們的工作體驗,你說重不重要!絕大多數情況,頂層設計的環節已注定PK的結局!
3
IT化進程指日可待
IT化為木屋賦能
此外,IT系統將全面介入建開店系統的建設工作,配合流程梳理、優化、固化的同時,建立數據庫收集、積累信息,搭建多方系統化自動協調平臺,力爭實現過程可追述、可評估,更為后續選址拓展、建開店各關鍵截點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距離2022年200城800店目標的實現,還有4年的時間!我們即將進入多區齊開、多店齊開,多點聯動的跨區域協同作戰階段,也就是所謂木屋版“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決戰節點,我們能否實現直營連鎖的快速復制與裂變式發展,完全取決于我們各項系統建設的能力與建設的結果!因為復制要有據可依(標準、流程、規范等)、要有模型!系統就是復制的依據與保障!而我們夢寐以求的系統不能借、也不能照搬,只能當事人(我們)一起“苦逼”地梳理、總結、提煉,才能量身打造出符合我們需求的有效系統,這個懶偷不了,這個活兒,我們也躲不掉!
只有運籌帷幄之中,方能決勝千里之外!
END
?餐飲屋檐下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
餐飲人說餐飲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