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開始在最初的那個夢中
2012年是對他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木屋提出百城千店的目標,并提出進軍上海的計劃,在北京周年慶背景墻上木屋發展規劃的中國地圖上,他在上海這個位置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李成明,他與上海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2012年|冬
他初入社會就去了北京,人要往高處走,水要往低處流,如果他想要繼續向上發展,就應該去與北京發展相當或者更好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是上海。
那個時候伙伴們大都是把目標定在了自己的家鄉,北京只有他一個人把目標定在了上海,只是因為他喜歡做新鮮有挑戰的事,從那時候起在他心中就有一顆種子在萌芽。
為了讓這顆種子早日開花結果,他開始給自己規劃未來。
此后的一年多時間里,他逐漸從后勤人事崗位走向前端運營,從儲備經理到代理店經理,然后去了公司第三個新城市天津,學習跨區域運營管理能力,一步步掌握了運營管理的知識,積累了不少經驗。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14年9月木屋獲得天圖一億人民幣投資,“百城千店”的目標正式啟動,木屋的機會來了,他的機會也來了,2014年12月他被選派到上海,成為上海區域第一家店萬達店的店長。他說他很幸運,其實這看似幸運的背后都是他自己一點一滴努力的結果。
“年輕應該去遠方,不然老了拿什么財富度過余生。”這是從小母親經常教育他的話,如今已成了支撐他的信念。
前方是未知 迎面是海風
作為上海事業部的拓荒者,他帶著雄心壯志來到上海,希望能做出一番成就,可往往夢想很豐滿,理想總是那么骨感。開辟一個全新的市場并不是他想象中那么容易,在上海的工作遇到重重阻礙。
新市場沒有太多資源,大家也都沒有新市場拓展經驗,都是小白,雖然總部給予了高度的信任和不少的財物支持,但在實際工作中這些支持也是要謹慎的使用,不能濫用。有很多的事情還是得需要自己整合資源,尋找資源,判斷資源,他和上海的伙伴整日為資源而頭疼。
精神上的壓力有時重的讓他喘不過氣,上海幾家店的營業額,利潤一直都不理想,發展的不溫不火,上海沒有做出亮眼的業績交給公司,沒有漂亮的成績單,他說起話來始終是缺少些底氣。
他覺得愧對了公司還有伙伴們的信任,他發自內心的感謝公司愿意給他機會,讓他能勇敢嘗試。而公司越是這樣信任他,他就越想要做出成績回報公司。
作為個生存和適應能力比較強的人,除了工作平時生活上沒有困難能難倒他的,但是也有例外,在他去上海的期間,他和女友因為異地和其他種種原因分手了,這是他去上海留下的最大遺憾。不過遺憾歸遺憾,日子還是得過,但盡管現在他孤身一人,他依然把單身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武器就是緊握的夢想
他是一個有明確目標的人:他說:“3年內能成為城市負責人,我很想有一塊自己的田,然后好好耕耘。”
一個有抱負、敢想敢做的人的人:“想在上海立足,想要學MBA,想要有輛豪車,想把木屋燒烤開到國外去,想要有一家自己的公司……”
現在他最想要實現的夢想就是:木屋上海能夠獲得市場、股東、團隊、自己的正真認可,發展得跟現在的北京、深圳一樣,自己也算能夠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正是懷揣著這些沉甸甸的夢想,讓他在面對重重的困難時,從不退縮,通過不斷地自我激勵,不斷地總結,以夢為馬,用夢想做為武器,披荊斬棘,越戰越勇。對他來說困難本身也是誘惑,看著困難一個個被打倒,收獲滿滿的成就感,鍛造出無堅不摧的自己。
他的蛻變
受過的傷 都是勛章
從2015年5月16日上海第一家店萬達店開業到2017年11月8日上海第五家店寶楊店開業,兩年半的時間,上海在他和所有和他一樣在上海奮斗的木屋人的耕耘下,走過從無到有的艱苦歲月,如今正在從有到富的路上不懈奮戰著。
總結在上海這兩年半,他說他經歷最多的就是失敗,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對于失敗,他看得很坦然,“在人生的事業面前,工作上的那點困難,都是一塊塊墊腳石而已。過去失敗的積累,都是未來成功的籌碼!”
雖然有時遍體鱗傷,但傷疤會化為一枚枚耀眼的勛章!
這是他最喜歡的歌《勛章》,也送給所有在木屋奮斗中的你!
不管明天的路有多漫長,再次啟航,帶著專屬于木屋人的勛章!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