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溝通為主,交流至上的現在,會議成為了一個必不可少的工具。門店定期會舉行大大小小的會議,那么如何才能確保會議的高效率,高質量呢?
要組織好一場會議,需要如何準備呢?
以門店最常見的管理組會議為例:
參與人為門店全體管理組人員,往往大家會提前在群里發通知,然后會議流程為與會的每個人匯報上周工作流程,確定本周工作計劃,最后主持人總結發言,結束。
結果一般是:會議主題不夠明確,極少在會議中穿插討論,具體的行動方案極少提及,會后追蹤工作很少部署,會議內容過后就很少翻看。
下面小編就以《羅伯特議事規則》等準則,分析下一般通用的會議流程及確保其高效開展的要素,(大家一起裝逼一起灰吧~)
如下:假定一個會議要控制在22分鐘以內,它需要的準備及流程:
以上是大家普遍認同的會議方式。
換種方式來說,主要就是以下三個方面:
會前要準備充分:
1.首先要讓大家明確會議主題,提前通知好與會人員討論的內容。
避免我還在宿舍看著電視劇,刷著微博,你突然通知我說一會兒開會,我哪知道我要去開什么會,你給我主旨了嘛,告訴我要討論什么了嘛,我作為參會人員我要做哪些準備了嘛。你什么都不告訴我叫我去充人數嘛;
所以,先把開會要達成的目的列出來,避免出現跑題現象,浪費會議時間:(拿管理組會議來說,這周的重點任務,以及期望達成的目標)
(1)信息傳達:比如通知某事,說清某事;(2)做判斷:針對某事,做出一個判斷,正確/錯誤/擱置(3)做決定和執行計劃:某事,干不干?怎么干?什么時候干?誰來干?先把這些議題列成表,逐項勾掉。
一個沒有達成目的的會議,即使時間再短,也是失敗的。別說站著開,單腳站都是失敗。(往往有大神建議站著開會,能夠縮短會議時間,提高效率)
2.避免不必要的事情出現,提前要講好會議聲明。相信大家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a.會議遲到現象、會議中途手機鈴聲突然響起等紀律性問題層出不窮,一日某同事手機突然響起,店長在說話,她手機突然超大鈴聲響起: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你這是有多大仇多大怨啊;b.因為跑題,會議時間的不可控,如果能夠把前期涉及的準備工作都做好的話,每個人都明確了主題,帶著問題去思考去討論,這樣針對性開會,效率會高很多。(不知道在哪里看過一個笑話,以后大家開會都去一個封閉的氧氣有限的空間去開會,氧氣吸完了問題沒解決大家一起over。 呵呵)
會議過程要嚴格把控:
1. 大會說小事,小會說大事;大會說方向,小會說干法。如果一件事我覺得還沒有說清,即使大家已經很疲倦了,也要堅持說清,哪怕很啰嗦,哪怕要說很長時間。把大家聚在一起本身成本就很大,如果沒有達到目的,這些成本就完全浪費了。
2.最好是圓桌封閉會議,便于交流,不被打擾。
3.會議中如果有需要討論的問題,討論重點應該為需要強調的、協助完成的、有爭議的問題,會議主持人要及時把關,避免跑題,增加會議時間。
4.在任務專項負責人總結時,如果發現工作中存在問題。那么,要盡量給出解決方法,并列出優缺點,以便于在會議上討論,二選一或三選一;
5.做好會議記錄,并且要整理會議決議、要有明確的執行責任人和完成時間,這樣避免扯皮和拖期現象,盡可能的在會議結束時當場宣布會議決議,然后會議結束后把這些整理的文檔抄送給每個與會人員。
會后追蹤執行:
開完會當然就是去跟蹤會議召開的效果啦,會議決議完成了沒有阿,張三今天請假了他的事交給誰干了阿等等。給個小建議:千萬不要等到最后一天去問,比如今天15號,你叫我30號把資料給你,結果你真的30號才來問我,不要這樣,要做到有規律性的有節點的關注,看看執行有沒有什么困難,要不要資源協調等等。
——-The end ——–
其實如果做到:會前有準備、會中有把控、會后有跟蹤。你想把會開砸都難。
屋檐下投稿熱線
|zhengjunbjb@muwubbq.com |
關注屋檐下
獲得更多木屋資訊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3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