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餐管理】快餐領域迎來“科技玩家”,24小時移動餐廳能撐多久?

    近日,深圳出現了一批“特別”的柜子,它們的外形酷似冷柜或是飲料自動販賣機,常“出沒”于機場客運站、科技園區、社區等地方,它們的真實身份是“24小時移動餐廳”,又稱為便當自動販賣機。


    不同于我們印象中的自動販賣機,這種“24小時移動餐廳”販賣的是“熱乎乎”的即食便當。


    用戶通過手機掃公眾號進入點餐頁面,點餐后微信掃碼支付,“冷冰冰”的柜子便會自動向用戶奉上“熱乎乎”的便當,也因此被稱為“移動餐廳”。這在國內,尚屬于一種新鮮嘗試。

    圖源:深圳吃貨玩樂微信公眾號截圖


    來源:餐飲界(ID:canyinj)

    作者:大箏


    有期許,有擔憂


    “24小時移動餐廳”是微信聯合速來食推出的一個項目。早在2017年,速來食就曾攜“移動餐廳”亮相深圳高交會。


    時至今日,隨著它在深圳的落地,才正式與消費群體見面。面對這種“自帶科技范”的“自助”餐廳,我們既滿懷欣慰與期許,又不乏對其模式本身的擔憂。



    期許


    1、便捷


    按照“24小時移動餐廳”的設計理念,這種餐飲柜為24小時營業,實行的是7×24小時的運作模式。


    整箱高溫恒溫的傳統加熱方式,保證了用戶在支付完成后10秒左右即可出餐,且食品出箱溫度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要求。


    10秒即可享用的熱騰騰便當,這速度比傳統快餐與速食還要快。


    2、適用于多種場景


    “24小時移動餐廳”的首批投放場景主要聚焦于社區、交通樞紐站、寫字樓科技園區等。


    比速食更便捷的特性,讓“24小時移動餐廳”既適用于家庭用餐、工作用餐,同時也適用于旅途等特殊場景的臨時用餐。


    適用于多種場景的特性,也被認為是“24小時移動餐廳”未來推而廣之,實現規模化的一大助力。


    3、特殊人群的深夜食堂


    在關于“24小時移動餐廳”的報道中,不乏提到其對“特殊群體”的意義。


    比如工作至深夜的“加班狗”、一直在路上的出租車司機、早出晚歸的環衛工人,以及獨居老人等等,對于這些群體來說,“24小時移動餐廳”既可以是他們身邊的“快餐廳”,亦可以是在饑腸轆轆時為腸胃與精神帶來雙重滿足感的“深夜食堂”。


    圖源:深圳吃貨玩樂微信公眾號截圖



    擔憂


    1、缺乏人情味


    正如速食一般,便捷的代價便是少了吃飯的“儀式感”,欠缺了那一絲在餐廳就餐的“人間煙火氣”,缺少服務語言的“便當柜”帶給人的感覺總歸還是少了一些人情味。


    特別是對于用餐十分講究的中國人來說,想要“便捷”,卻又不希望只是就地“對付一口”。


    那么,這就意味著就餐飲習慣而言,作為“新事物”的“24小時移動餐廳”,它的市場還需要持續教育。


    2、食安問題


    雖然速來食創始人申烽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移動餐廳”中的食品均采用的是中央工廠統一生產的方式,全程無菌化生產,且全部食材的來源均可查詢。


    但是,對于這個有點“神秘”的出品過程與儲存空間,人們對它的安全問題還是提出了擔憂。


    3、口感與種類


    在對身邊的朋友介紹“24小時移動餐廳”時候,她脫口問出:“類似那種自熱米飯嗎?那口感上還是要差一些的。”相對于保質期長的自熱米飯,“24小時移動餐廳”的便當更新鮮,口感上也會略勝一籌。


    但是,受限于“10秒取餐,隨時隨地享用”的便捷模式,“24小時移動餐廳”可選擇的餐品種類目前并不多,自然也就無法滿足更多人的口味需求。


    圖源:深圳吃貨玩樂微信公眾號


    自動販賣為餐飲業帶來的信號


    申烽曾在介紹“移動餐廳”時提到,這既是一個超強的線下零售網絡渠道,流量入口,又是一個極佳的廣告投放載體,是很有可能創造出百億營收,千億市值公司的賽道。


    申烽這番話的背景,是新零售的崛起,以及對標發達國家,我國在自動販賣機保有量上存在的差距。


    1、數字創新


    機器人送餐、大數據管理、會員定制服務、線上線下全渠道運營……近兩年,數字科技不斷滲透于餐飲業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大型餐飲企業,還是小型餐廳,抑或是餐飲創業,都在不斷嘗試數字創新。


      “便當自動販賣機”的出現,則為餐飲業的數字化賦能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


    脫離于餐廳運營,原來數字化的餐飲還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走上街頭”、“進入社區”、“打進白領圈”。餐飲業的數字化趨勢終將愈演愈烈。


    2、多元新零售


    申烽曾在發言中表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規模的擴大,在中大城型城市正常面積的便利店幾乎已經沒有擴張空間,可以想象,大樓中的自動販賣機便利店將成為連鎖品牌商爭奪的下一個市場。”


    “24小時移動餐廳”不僅是一種餐飲形式,也是一種零售形式,它在延伸快餐的生意,也在擴充便利店的市場。


    在新零售風席卷整個餐飲業的當下,零售與餐飲已正式“聯姻”,且未來勢必將以更多元的形式呈現出來。


    3、快餐便利化


    為什么便利店里的快餐越來越火,因為“加熱即食”,價格親民,省時又省錢。而“24小時移動餐廳”則相當于將便利店內的快餐服務獨立出來,且實現了線上自助流程,消費起來比便利店更便捷。


    在現代生活中,人們在追求空閑時間里整體用餐體驗的同時,并不會影響他們在特殊情境下“越快越方便越好”的訴求。快餐便利化,亦是餐飲業近兩年的一大趨勢。



    4、宵夜剛需


    夜宵面對的是兩大消費人群,一是在充分享受夜生活的人們,二是在深夜需要填飽肚子的人,而“24小時移動餐廳”面對的是第二類人群。


    正如“24小時移動餐廳”的一部分目標群體一樣,環衛工人、出租車/網約車司機、加班狗等,他們均是夜宵的剛需人群。


    近兩年,除卻具有天然夜宵屬性的燒烤、大排檔、小龍蝦等餐飲品類,很多快餐餐廳也加入到了夜宵的行列,比如麥當勞、肯德基、宏狀元、永和大王等。



    參某說


    “24小時移動餐廳”的成功與否還需要來自市場與時間的驗證,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迎合了餐飲業的幾大趨勢,且又極易復制的餐飲形式,為餐飲創新與創業都提供了新的思路。


    與其他餐飲新形式一樣,“24小時移動餐廳”也將面對一個市場教育問題。


    如何更多的消費者認知且認可這樣的消費形式,或成為影響“24小時移動餐廳”發展的重點問題。


    -END-


    輕餐餐廳普遍痛點:服務員人手不夠、就餐高峰期翻臺率低。餐謀軍師推薦餐廳使用旗魚掃碼點餐,顧客進門直接掃碼點餐支付,期間無需服務員介入,提高就餐高峰期翻臺率。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餐廳經營專家——“旗魚點餐


    掃碼識別添加餐謀軍師二維碼


    閱讀更多:


    1:【輕餐管理】瑞幸“小鹿茶”商標被搶注,賣茶飲還有更多難題
    2:【輕餐管理】凈利預再跌35%,周黑鴨到底“敗”在了哪里?
    3:【輕餐管理】奈雪在杯子上開了家美術館:審美正在成為新的競爭力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軍師,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402.html

    (0)
    上一篇 2019年8月20日 17:30
    下一篇 2019年8月20日 20:1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