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跌倒一次,企業的反脆弱能力就增加一重,經營的護城河也就加深一層。 前幾天跟一位資深的餐飲人聊天,他的一段話對我啟發很大,他說:疫情只是把需要用幾年時間來解決的積弱一下子暴露在了餐飲企業面前。 好好做菜的打敗了偷工減料的,認真服務的打敗了敷衍了事的,注重體驗的打敗了差強人意的,勤奮的打敗了懶惰的…… 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鏡,把那些錯認為時代紅利是自己實力的品牌無情扒光,能活下來的都是把功夫用在平時,踏實修煉內功的。 昨天,我在得到上聽了深圳六千館老板-陳區瑋講述他的“修煉經”,其中幾點值得與你們分享: 1、 摳支出:降低餐廳的“隱形成本” 2、 抄作業:去優秀門店做“臥底”,學動線 3、 用數值:拒絕感覺判定,用數值量化產品標準 4、 日高會:日益精進產品質量和服務體驗
摳支出:
降低餐廳的“隱形成本”
—— ——
關于降本,陳區瑋自己有個心法,叫做“錢都是從雞毛蒜皮里面摳出來的”,雖然聽起來很粗俗,實則在強調“降低隱形成本”的重要性。
那餐廳的隱形成本都藏在哪里?他舉了兩個例子。
開餐廳的人都應該知道一個名詞叫“低值易耗品”,像餐廳里的吸管、紙杯、托盤紙、餐具、洗滌用品都屬于這個“低值易耗品”。這個名詞其實非常誤導人。看起來“低值”不花什么錢,可是一項支出不小的隱性成本。
除了主營江浙菜的六千館,陳區瑋還和吉野家合資經營廣東地區的門店。一次,新來的一個經理問他,陳總,餐廳的托盤紙能不能取消?他解釋到,現在大家吃飯,眼神基本不會離開手機屏幕,幾乎不會關注托盤紙。
陳區瑋心想,一張托盤紙最多就一毛錢,成本低還能起到宣傳效果,沒必要省這個錢。然后,經理給他算了一筆賬:門店一天消耗13000多張,如果取消托盤紙,一個月可以節省四萬塊,一年下來不到五十萬。一聽這個數值,陳區瑋立馬取消了托盤紙。
另一個例子是,食材的處理。在陳區瑋的描述中,六千館每個月30%-40%的錢都花在了食材上。產品是支撐門店運轉的里子,食材自是不能省,如何降本增效,陳區瑋的心法是:食材處理程序化、精細化。
六千館后廚員工,在做食材初加工的時候,通常先用剪刀,不用菜刀。這么做的原因是,切菜師傅很容易“一刀切”,比如說一把蔥,廚房師傅用菜刀一刀咔嚓下去,容易切掉一大段蔥白;菜葉子邊緣枯黃或者有蟲洞,切菜師傅通常就是用刀“咔嚓”下去,切掉一大片。如果用剪刀的話,剪的部位就會更精確,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通過以上程序化處理,六千館每天可以節約5%左右的食材。各位算一筆賬,一天節約5%左右食材,一年下來這個數值是多少?在這個蒼蠅腿都是肉的時代,降本增效才是硬道理!
抄作業:
去優秀門店做“臥底”,學動線
—— ——
開餐廳,沒經驗,怎么辦?陳區瑋說,他不會摸著石頭過河,而是跟著摸石頭的人過河。看前人踩過哪些坑,自己就可以避開這些坑,降低試錯的成本。
在門店的環境設計上,陳區瑋采取向優秀門店學習的法子。整個學習過程的邏輯是這樣的:拍照-臨摹-感受-再還原。
首先,他進入餐廳之后會特地找個中間的座位坐下來,按照前后左右4個方向去拍墻壁和天花板,再接下來拍桌椅板凳和餐具。吃完飯以后,找一張白紙,手繪一下餐廳的平面草圖。遇到畫不出來的地方,走過去多拍幾張照片。在走之前,他還會按照餐廳的顧客動線再走一遍,其中有些動線的節點,比如主通道的分岔口、傳菜口和餐具回收的地方,停下來多看看,再拍幾張。
但僅拆解出關鍵要素是遠遠不夠,還得實際干一遍才知道到底最關鍵的地方在哪里。
陳區瑋就會再去具體感受每一個細節:座位的高度是多少?桌椅是什么材質?柔軟程度如何?餐桌和椅子的距離是多少?餐廳用的燈,亮度大概是多少?色溫如何?色調是否合適?
最后,再回去默寫一遍,并且反復看拍好的照片,直到把餐廳的平面圖給畫出來。這其實就是在拆解要素以后,進行復制和拼圖。這個過程中,你才有可能觸摸到這家餐廳設計的邏輯,可以感受到這家餐廳空間設計的關鍵成功點。
用數值:
拒絕感覺判定,用數值量化產品研發
—— ——
中餐師傅最忌諱靠“感覺”來做菜,一部分人習慣用“八成的火候”、“加入調料少許”表述操作精準度。這就陷入師傅自己做菜好吃,卻無法復制粘貼給其他人的死循環。
從連鎖經營角度來看,既要保證餐品出產的穩定性,又要可持續,那么標準化是不二之選。在六千館,陳區瑋準備了一套工具來指導師傅和研發團隊進行標準化作業:溫度計、糖度計、鹽度計、尺子、電子秤等。
這樣的心法,來源于一次“偷師”。他回憶自己剛開餐廳時,經常帶同事去嘗菜,吃完回來后,總是很難把別人的菜學到位。
直到碰見大連餐廳“品海樓”的創始人李傳堯,他帶著兩家企業的研發人員去北京吃了一家很火爆的新疆餐廳爆品-大盤雞。
他們來到這家餐廳直接進了包廂,并且囑咐服務員不要隨便進來打擾。畢竟在餐飲業,大家對“抄襲”嗤之以鼻。等上完菜以后,一行人分工作業,將雞肉、土豆、青椒、辣椒、大蔥、醬料分開放在不同的白盤子里。
另一位同事用游標卡尺和電子秤開始測量和稱重,毫不夸張地講當時連一小段辣椒都要精確測量。
分揀測量完了以后,第3位負責標準化配方的同事會用鹽度計、糖度計、探針式溫度計來測量鹽度、糖度、溫度。
除了原材料,裝菜的餐盤尺寸也會測量,這對色、香、味進行綜合分析提供更好參考介質。
“物理”檢測部分完成之后,接下來專業的廚師就派上用場了,廚師要以專業的量化值進行分解。比如我們常說的味道有點“酸”,但是“酸”的程度,會請廚師在1-10區間進行打分。
另外,“酸”也有很多類型,山西陳醋、大紅浙醋、白醋王、泡菜汁,還是意大利黑醋,不同的類型的酸味不盡相同。回去之后,研發團隊也會根據味道鉆研材料的品牌、廠商。
大盤雞SOP卡
作為餐飲從業者,不能簡單地說“這道菜有點辣,特別香”,必須精細化到可以用數值量化才足夠。以上的這一系列的動作,正是六千館產品SOP的奧秘所在。
和風蛋煎包SOP卡
日高會:
日益精進產品質量和服務體驗
—— ——
“日高會”出自于海爾的OEC管理法,概括起來一句話,“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它用來鏟除今天遺留問題,為明天的精進開辟道路。
日高會工作流程
陳區瑋在創立“六千館”以后,又開一家西域餐廳“1001”。當時它的第二家分店就遇到問題:開業的前半年入客數持續攀升,穩定兩個月之后,就開始下滑。店鋪的團隊成員并沒有調整,餐品也完全按照SOP出產,可怎么就下滑了呢?
與其自我困頓,不如走出去看看,陳區瑋帶領廚師長去一家同為新疆菜的餐廳拜訪。不過這家餐廳很特別,整個商場,別的餐廳生意都很一般,唯有它在排長隊。陳區瑋當時就問門店長:你們是怎么做到的?是不是有絕招?
店長回答:“哪有什么絕招,我的辦法很笨。我整天就待在店里,不過,我會特別留意每個顧客所點的菜,去判斷哪個菜是受歡迎的。如果桌上有剩菜,要么是顧客點多了,要么就是菜品做得不好。高峰期以后我還會去洗碗間專門看剩菜。當我看到哪道菜剩得比較多的時候,我就知道這道菜是出問題了。”打烊之后,他還會組織所有的廚師,把有問題的菜重做幾遍,研究如何整改。
取完經回到門店后,1001的廚師長引入了“日高會”。每天打烊后,店長組織餐廳管理組,收集當天顧客對菜品和服務的反饋。把問題菜品重做一遍,分析顧客投訴或抱怨的內容,第二天到崗就進行針對性的演練。
在“日高會”推行一段時間后,1001餐廳的服務和菜品的品質,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不僅入客數上漲,甚至成為當時廣東省唯一一家上榜“大眾點評網”必吃榜的新疆菜餐廳。
〞
小結:
餐飲是一個典型的沒什么高深商業邏輯,但極其考驗內功的傳統產業。
如2020年春晚節目《舞光曲》中,主舞者朱潔靜所言:一天不練功,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功,老師知道;三天不練功,臺下的觀眾就知道了!
你今天偷的懶,必將成為日后踩得坑。

想知道你外賣銷量低的原因?有哪些上升空間?可以加微信:WMWJCLUB聊聊(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加好友)
往期文章:
……
外賣·賺錢·干貨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玩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4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