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賣管理】全國上千家公司蜂擁而入,外賣代運營究竟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外賣代運營是不是真的靠譜?

    討論外賣代運營是不是真的靠譜這個事兒之前,我想我們可以討論一下餐飲品牌設計、餐飲空間設計、餐飲培訓是不是靠譜。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我估計大部分會說這些都還挺靠譜的,為啥會靠譜?因為這些東西的交付與外賣代運營的交付有著大部分商家心目中不一樣的標準,設計類交付的是圖片或者圖紙,培訓類交付的是過程與體驗,外賣代運營交付的卻是“錢(營業額”。

    設計類與培訓類在交付的過程中,掌控了主導影響因數的其實是在乙方的手里。原先我們分析外賣的本質是啥的時候,提到“外賣的本質就是為用戶提供滿足其需求的產品,并從中賺取合理利潤”,在這個邏輯中主導影響因數其實是回到了甲方的手里。如果甲方在這些基本因數都比較好的情況下,代運營要做的就是通過其技巧點燃導火索即可,如果這些基本因數都沒做好,再牛逼的代運營都無力回天。

    是不是真的靠譜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首先我們應該明確找代運營的目的是什么。我遇到過的商戶一般有如下幾種需求:1)、單量的增長(做數據展示點,然后你懂的;2)、做毛利額的增長這個是目前我較為鼓勵的,在固定成本相對不增加的情況下,獲取更多的毛利額;3)、做人力的外包自己招人運營涉及到招聘、培養、管理、勞務等顯性和沉默成本,有時候不如外包劃算

    在上述這幾類中第一、二類做增長的需求最為旺盛,這里也是最為容易出現不靠譜的事兒的,不靠譜其實就是等于甲方所支付的成本遠高于乙方為其所創造的價值。所以這個跟乙方的收費模式、運營水平以及甲方的基礎條件都有莫大的關系。當然我們也不否認,行業中充斥了很多“炸雞行業黑話,意為冠冕堂皇的小套路”的服務商,例如每月收取幾千的費用,承諾多久之后給你多少訂單,如果沒達到后續服務就不收費。

    一般來說外賣代運營目前有三種收費模式最為流行:純提點、純收服務費、基礎服務費+提點。

    提供純提點模式的服務商較少,一般來說服務連鎖型大商戶會采用該類模式,該種模式對于商戶來說是風險最小的一種,因為是純粹的按效果付費,對于代運營公司來說做出效果比新簽客戶更重要。

    純收服務費(相對來說較高的價格這種模式對于商戶來說是風險最大的一種,因為不管效果如何都收一樣的費用,對于代運營公司來說續費與新簽效果一樣。

    基礎服務費(相對來說較低的價格+提點這種模式對于商戶與代運營公司是相對較好權衡各自利益的方式,因為最終的效果是商戶與代運營共同疊加的結果。商戶支付的基礎服務費用以保障代運營團隊做完正常的服務流程,不管結果好壞都能夠支付基礎成本,而另外的更多收入則來自于實際產生的效果。

    外賣代運營是否有更大的未來?

    天下熙熙攘攘,外賣代運營公司也是來來往往,不斷有聽聞終止業務的團隊,也不斷聽聞有新的團隊出來。這個行業也與餐飲行業一樣,不斷的開店不斷的關店,在這一開一關中,也算是解決了許多就業問題。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熱起來的外賣代運營,有業界資源不錯迅速拿到融資的團隊,有從平臺辭職出來拉了幾個小伙伴就開始干的團隊,有原先從事電商代運營的團隊,有品牌公司獨立出來的團隊……我前段時間拿到過一份名單,名單上基本都是全國或者地方上相對知名的團隊,光這份名單就有大幾百家,算上其余的大大小小團隊,全國目前起碼有上千家做外賣代運營相關業務的公司。

    這么炙手可熱的市場,去年有幾家頻繁傳出融資的消息,今年這個市場好像突然冷卻了下來。不再聽到很多的爆炸性消息,是這個市場本身就是個偽命題還是有其它的原因呢?

    首先我們看這個市場能夠做多大,做外賣代運營有很多人用寶尊(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電商代運營公司來做對比。電商代運營和外賣代運營乍一看確實是個同類公司,都是做代運營業務,但是仔細分析下來發現其實不然。關于餐飲代運營和電商代運營最大的不同,我認為是服務的行業不同,餐飲是一個本地化的服務型生意,電商更多的是基于全球的標準化產品生意,這兩者就像其分別所在的生態公司淘寶和美團餓了么一樣的差別。

    如果不能拿一個上市公司來做對比的話,意味著我們在創造一種新的業態,在新的業態中創業得先做兩個驗證,才能去想象未來的空間。第一個驗證是價值驗證,價值驗證簡單的來說就是有沒有客戶愿意付費購買服務,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對其是持肯定態度的,因為有大把的公司成功驗證了這個事情。第二個驗證是增長驗證,我認為目前所有的代運營公司基本上都是卡在了這個上面,如果無法做增長模型驗證的話,意味著這個生意就本該是小而美的。當然,從事餐飲品牌策劃、設計、培訓的上市公司好像很少很少或者根本就沒有。

    為什么說外賣代運營公司卡在了增長模型上面?因為“外賣代運營”產品是通過為商戶提供代為運營而獲得收益,而這個代為運營的主體是人,最為關鍵的是這還不是一個像工廠一樣流水線上的人。要復制一個綜合性運營人才是非常難的,一個人的能力就算再強也是有極限的,一天的時間只有那么長,要做的事情不會減少,就意味著總的價值創造是有限的(這個限度在不同的公司不一樣

    換句話來說,外賣代運營公司的增長本質上是人的增長,通過投放一倍的人獲得一倍的增長,這是一種線性增長。但是可惜的是,搞定了人的增長還沒能解決掉業務的增長,在文章開頭的時候我們聊到外賣代運營能不能獲得效果,主導權沒在代運營公司手上而是在商戶手上。

    我認為外賣代運營得達到如下幾點的契合才會走得更遠:

    1)、能夠持續提供大于商戶支付成本的價值;

    2)、完善且健康的人才培訓與訓練體系(雖然培訓這個詞可以拆解為培養與訓練,但是我想把它理解為理論的傳授體系與實戰演練的體系;

    3)、通過每月復合留存率來檢驗這個體系是否真的在持續為商戶提供價值;

    4)、通過科技手段提升服務的效率,例如目前餐見老板能夠提供智能競價服務,原先是通過人工經驗控制競價投放,現在我們可以根據歷史數據及商圈情況實現算法自動計算調整競價,從而大量的減少人工盯競價導致的競價花不出、花太快、出價不合理等問題。當然還有很多的公司在積極的做周邊業態的延展,例如供應鏈、金融、SaaS系統、聯合發展經營品牌、培訓等餐飲相關的業務。

    ?結語

    外賣代運營作為外賣生態中的一個板塊,就如同眾多的餐飲品牌設計公司、培訓公司一樣,會在整個幾萬億大盤下依附存在著,沒有巨頭可以全部通吃。

    隨著外賣代運營公司經營的越來越縱深,各種維度的經營數據(外賣天生的數據完整性帶來的用戶身份ID、用戶地址等信息為未來如何精準的服務用戶帶來極大的想象空間積累的越來越多,未來能夠插上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超級引擎說不定能夠給餐飲業帶來更多的創新。

    說句大實話,外賣代運營不會有哪個公司有100%的成功率(敢這么宣傳的直接可以判定為騙子),如果沒有做好用些小錢試錯準備的商戶,最好自己多努力學習,可以多看看真正用心做餐飲業深度干貨內容的筷玩思維,自我學習最大的成本只有時間成本和腦力成本,在錢的成本較小的情況下至少我們不會那么肉痛。

    也許我以上說的都是錯的,本篇文章僅僅提供一個我的思考角度,希望大家辯證的來看待!

    PS:本文出自筷玩思維(ID:kwthink),作者言威

    ▼▼▼
    掃碼添加餐謀軍師微信號
    軍師為您的餐廳出謀劃策
    – END –


    外賣商家普遍痛點:兩大平臺外賣抽成高,商家競爭激烈,獲取流量成本高。餐謀軍師推薦外賣商家入駐“吃耶小程序餐廳”,它可實現“堂食+外賣”兩大場景,幫助商家擴展外賣業務,拓展客流渠道,打通線上線下客流。其中,商家入駐吃耶小程序餐廳可享受“外賣永久0抽成”的福利。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餐廳客流專家——“吃耶小程序餐廳”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軍師,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538.html

    (0)
    上一篇 2019年8月7日 17:30
    下一篇 2019年8月7日 19: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