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置頂公眾號
億歐導讀:
(1)相比此前,新一代的地球港有何不同?
(2)對于新零售,地球港將如何解讀?
(3)作為非嚴格意義上的獨立個體,地球港未來廣場店如何與未來廣場的其他業態形成互動?
7月9日,地球港青島未來廣場店開業。自開業以來,未來廣場店以平均每日超過50萬元,開業當天近100萬元營業額的成績完成了2.0版本旗艦店的首秀。此前半年,地球港分別在北京豐臺區六里橋、朝陽區酒仙橋、青島市北區悅薈開出了不同規模的三家門店。
未來廣場店作為多業態組合店,承載了超市業態、餐飲業態、親子業態、文創業態、泛科技體驗業態等。“未來廣場店希望圍繞著泛中產關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地球港CEO韓吉韜這樣對我們描述。
很明顯,作為正式落地半年來的小結,未來廣場店集合了地球港對于新零售的更深層次的理解。不過在了解未來廣場店之前,我們需要先厘清地球港的各類門店類型。
通常來講,地球港會按照面積和定位分為三類。一類店主打“好食生活”,以精品超市+體驗餐廳+互動集市為主,單個門店面積在10000平米以上;二類店主打“好食集市”,門店面積在5000平米左右,強調精品超市+互動集市;三類店則是“好食日常”,整體面積在1500-3000平米以內,突出生鮮超市+互動集市,選址多集中于社區周邊的小商圈內。像地球港首店六里橋店即二類店,酒仙橋店和悅薈店則更偏向于三類店。
盡管大中小三種門店交叉布局,但其核心面向的人群都是泛中產。而在韓吉韜看來:“中國中產階級是一個模糊詞,我們定義的泛中產是有消費意識和消費能力的消費者,不僅僅是面對年輕的互聯網用戶或90后,凡是講究生活品質的人都是地球港的目標客戶。”
地球港門店類型及形態
01
新一代的地球港有何不同?
新一代的地球港門店屬于上面提到的一類店,分上下兩層和中間夾層,總經營面積13000平米,使用面積8000多平米(不含夾層)。一層主要為生鮮、餐飲業態;二層為食百、親子、互動體驗區;夾層除了用來作為餐飲區座位的補充,還包含文創區、休閑區。
據了解,未來廣場店餐飲面積占比1/4(含夾層)。之所以地球港在新店餐飲層面有如此多的投入,離不開團隊對于消費升級的理解。
韓吉韜判斷,消費升級的首要核心需求應該圍繞“吃”展開。與傳統餐飲做品牌餐飲面向商務社交人群不同,地球港的餐飲用戶畫像主要為泛中產家庭,這就要求地球港必須基于食材的新鮮程度,同時遵循“高顏值、高品質、高性價比、高調性”的四高原則展開與吃相關的升級。
升級,首先指向了最基礎的主食與熟食。日常生活中,受制于很多人長期以來的飲食習慣,主食和熟食兩個品類較少會出現太多改變,而超市中的主食、熟食只能夠滿足顧客的基礎需求,并不能滿足泛中產消費升級的需求。考慮到這一點,地球港嘗試制作并售賣三文魚水餃、手工制作的鮮蝦餛飩、咸蛋黃餛飩、皮蛋餛飩等。
其次是加工工藝的升級。如尚爐鮮港(火鍋)、牛扒炙港(牛排)、海味新港(海鮮)以及烘焙坊等均圍繞著新鮮食材的深度加工展開,顧客購買食材后可以在現場請工作人員協助加工、烹飪。
最后是保證品質的基礎上升級爆款。地球港在加強用戶對商品高顏值、高品質、高性價比、高調性認知的基礎上,主推爆款產品。
現場,我們觀察到在午飯和晚飯兩個就餐高峰期大多數檔口都出現了排隊現象,同時就餐區域也有等位的情況。韓吉韜透露,截至目前,餐飲為未來廣場店貢獻的銷售額占比已超過30%。
地球港未來廣場店就餐區
據了解,除去餐飲之外,未來廣場店的商品還包含生鮮、食百兩大類。三類商品相加,門店整體毛利能達到傳統超市的一倍左右。
02
地球港如何解讀新零售
在和韓吉韜交流的過程中,“多業態融合、多場景覆蓋、多流量共享、多IP組合”是一組反復出現的關鍵詞。而這“四多”作為地球港對新零售的解讀,也在未來廣場店中充分體現。
餐飲作為門店的重頭戲被大力推廣,圍繞果飲、烘焙、咖啡打造的下午茶場景和共享書社同樣受到用戶鐘愛。在夾層區域,未來廣場店升級共享書社,增設“食物研究所”文創市集,顧客可以通過地球港APP借閱書籍。
線下相比線上占優的一點在于,線下所營造的空間、氛圍能夠直接刺激到顧客的感官體驗。一方面地球港希望通過下午茶場景覆蓋用戶,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夠通過實體設計迎合泛中產人群的精神所需。
地球港未來廣場店文創區
如今,不少零售品牌都在向制造型零售商轉變。不管是盒馬、超級物種還是家樂福、物美等,都在自有品牌上下了一番功夫。這一點上,地球港選擇采取長期孵化IP商品的方式,除去原麥悅港、果樂茗港等,未來廣場店還與青島本地多個明星品牌進行外部孵化。
此外,在未來廣場店中,我們能夠看到幾乎貫穿全店的懸掛鏈。據了解,店內的跨層懸掛鏈長達520米,能夠從地面兩層直接延伸到以訂單分揀為主的3000平米的B1層。
地球港未來廣場店內懸掛鏈
作為新零售門店的標配,懸掛鏈的目的是為了讓店員更快地將線上訂單中的商品傳送到后臺打包配送。未來廣場店在懸掛鏈部分選擇使用效率更高的自動分揀過道,按照區域而非訂單分揀商品,根據一定的算法拆單合單,分揀人員也同步進行動態化增減。
按照未來廣場店目前的自動分揀設備,產能可以達到日均8000單。而傳統按人分揀訂單,每天800-1000單為瓶頸,并且極其容易誤揀。
韓吉韜透露,未來廣場店目前采取三公里免配送費的策略,到現在為止,未來廣場店線上訂單為2000單左右,毛利超過20%,客單價60-80元,之后線上比例則將逐步過渡到40-50%。與此同時,韓吉韜也強調,地球港將優先考慮用戶體驗和需求,不強求線上訂單比例或強制推廣。
03
如何與未來廣場的其他業態形成互動
商超能否源源不斷地吸引客流,除了模式是否能夠跑通外,選址也至關重要。
未來廣場店位于青島市南區香港中路,處于核心商圈;匯集了青島浮山所50萬戶家庭,社區體量足夠大,幾乎是青島房價最高的區域;另外周圍聚集了大量寫字樓人群;同時毗鄰著名旅游景點五四廣場和奧帆基地。用韓吉韜的話說,未來廣場店處在“四合一”的核心地帶。
而一組相關數據也表明,青島具備很強的消費活力。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所示,2017年青島GDP達11258億元,同比增長7.5%,位列山東省首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約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約10.5%,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約8%。
地球港地處青島消費能力最高的區域,無疑為運營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實際上,2016年12月,地球港所隸屬的復華集團在青島謀劃選址時,這里原有的業態表現并不喜人。
復華集團在拿下未來廣場后,對此進行改造,于是才有了如今的形態。
未來廣場共計六層,一到二層為地球港,三到四層以家居賣場為主,五層包含了6000平米的青島首家生態室內動物園KAKA ZOO和寵物商店,六層則是待開業的酒吧和餐廳。雖然每一層均輔以不同的業態,但未來廣場的核心之一都鎖定在了家庭人群上。
未來廣場五層KAKA ZOO一景
我們實地走訪了坐落在地球港之上的三到五層,發現每一層都聚集了大量帶有兒童的家庭人群。由于家居、動物園、寵物商店天然能夠聚攏人流,所以實際上地球港與同樓的其他業態能夠相互導流,整個未來廣場也更像是一個大型的商業綜合體。
在線上,用戶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價格所吸引。而線下場景,由于需要親身體驗,所以服務品質成為了顧客進行選擇的一個很重要的標準。經過半年時間,地球港在北京、青島兩地完成了打板,在新一代一類店中,地球港主要對餐飲、物流、泛科技等進行了升級優化,也在產品打磨的過程中摸索出自己的一套邏輯。
下一站,地球港同樣選擇開在旅游城市大連。2018年,地球港則將在全國范圍內開設30-40家門店,其中一類店4家,除青島外,另外3家分布于北京、大連、武漢,其余則為二類店或三類店。
來源:億歐
作者:劉艷玲
提示:
*本文經億歐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絡出處。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盒馬鮮生CFO盛聰:靠這幾招,做到極致新鮮
騰訊入股永輝超級物種,新零售將進入巨頭割據時代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3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創業、乳品、飲料、咖啡、酸奶、茶飲料、啤酒、零食、新零售、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7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