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酷熱的夏天久久不愿離去,近一個月,飲品店紛紛掀起了“冰淇淋狂潮”——
在自己的產品線中,變著花樣加入這一抹兒時就有記憶的甜蜜。
也激起了我的好奇,如今國內冰淇淋市場究竟怎么樣?
當28元的冰淇淋成為日常
2009年上學時,DQ冰雪皇后在我心中還是“Queen”一般的存在,一杯倒杯不灑的”暴風雪”印象中要二十多元。
“媽呀,怎么那么貴?!媽呀,也是真的很好吃!”
為什么這么多年除了DQ,沒有涌現新的軟冰品牌
近十年過去,市場上“親民”的冰淇淋品牌依舊是DQ,DQ依舊賣二十幾塊。但當我已經能夠坦然接受這個價格時,又出現一款“新貴”。
一個自稱“來自沈陽的70年品牌”中街1946,頭頂“1946”的浮雕字樣,方方正正,被托盤和牛皮紙包裝得相當體面。
當然了,價格也足夠“體面”,9種口味的產品售價在5-28元不等,組合裝動輒價格上百。
28一支的冰淇淋,可以想象嗎?
一點不用擔心沒人買,2017年中街1946銷售額超1億元,在天貓618期間,創下4分鐘賣出10萬支的記錄。
要說貴,當然還有盡管如今被認為光環不再,卻始終在我心中只有符合“愛情和金錢”齊備的標準,才能去吃的哈根達斯。
這個市場有多“瘋狂”,GlobatData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冰淇凌銷售總額達到639億元,預計未來5年保持7.9%的增速。
但相比起來,依舊沒有優勢,預計到2021年,中國人均冰淇淋消費量將達到2.9kg,而全球的平均水平為4.5kg。存在很大的增量空間,也讓人對這一市場前景充滿想象。
冰淇淋早已不是5塊錢以下的樣子了
有一天我突然在想,像DQ那樣從一個機器里打出來的,哈根達斯那樣從一個桶里挖出來的,小賣部冰柜里帶包裝紙拿出來的,到底是不是一種東西?
研究了一番才知道,原來真有分類,概括來說,冰淇淋存在兩種質地:
一種是軟質冰淇淋,專業術語叫“由軟質冰淇淋機生產出來的半流固態型冷凍甜品”,我們常在肯德基、麥當勞,以及DQ吃到的甜筒都屬此類。
軟冰冰淇淋
另一種是硬質冰淇淋,就是“將混合好的冰淇淋漿料凝固后經低溫急速冷凍形成”,像哈根達斯的冰淇淋球、中街1946等,在冷柜里售賣的都屬于這類。
通常來講,軟冰的口感會更加細膩香醇;而硬冰更便于包裝運輸、場景適應能力更強。
硬冰冰淇淋
這樣看來,冰淇淋可以說是一個“影子殺手”,以其強大的可塑性,悄無聲息地融進各個零售場景中,變著花樣模糊著飲品與甜品的邊界——
它可以像傳統奶茶店,開一個小窗口推一個小冰柜,單一品牌幾種口味,就能賣出一片天;
可以像新式茶飲店,DQ、哈根達斯、酷圣石……都是帶空間講體驗的老玩家了;
可以像瓶裝飲料一樣,超市小賣部便利店必備,品牌多樣品類齊全任君選擇;
還有前面兩位難以做到的,隨著冷鏈運輸水平的進步,線上零售渠道作為補充,網購成為一種新晉流行方式;
更可怕的是,如同今年夏天這一波冰淇淋風潮,它已經開始悄悄在“入侵”到以其它品類為主的門店形態中。
從一兩元的“苦咖啡”、“小雪生”,到如今商超里幾乎沒有8元以下的價格。這個細分領域的進化超出了我的想象:
產品更加細分,講究低脂健康
冰淇淋主要以牛奶、奶油、糖為主原料,但近兩年,側重健康概念的脫脂冰淇淋、酸奶冰淇淋品牌層出不窮;意式手工冰淇淋 gelato 概念進入大眾視野,更加注重對品質感的追求。
根據Mintel 2017中國冰淇淋報告,在國內,主打“健康”的冰淇淋已占據總銷量的8%以上,為那些談熱量“色變“的女性提供了更多選擇。
品牌玩法升級,老面孔紛紛“煥新”
冰淇淋已經由傳統意義上的售賣產品,衍生出以營銷為主要助推力的新玩法。
比如有餐飲巨頭發力,2017 年肯德基推出 25 元/支的“北海道之神”冰淇淋,而在 2018年還未開春,比利時巧克力冰淇淋不約而同地成為麥肯的甜品站主力。
麥肯系冰淇淋大升級
再比如老字號換新顏,馬迭爾等老字號開進商場,用更時尚的視覺識別和充滿回憶的口味收割一波情懷;而和路雪用一只“可愛多”橫掃95后,以講故事的方式引起年輕人追捧,賦予了冰淇淋更多的性格,傳遞品牌形象。
“老字號”的升級
外來新勢力涌入,是冰淇淋更是“玩具”
有跨界品牌過來分羹,以其巧克力品質背書,歌帝梵冰淇淋系列一推出就頗受歡迎;而看上去八竿子打不著的宜家家居,收銀臺對面常年 1 元/支的冰淇淋,不講道理的性價比,也成為很多消費者的心頭好。
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涉足冰淇淋
國外創新玩法也在涌入,韓國Rumicone的烏云冰淇淋、仙氣繚繞的液氮冰淇淋,在國內引起風靡,也讓這一產品形態不斷進化、創意迸發。
爆紅的烏云冰淇淋
門店變臉,更像咖啡館的冰淇淋店
如果你光顧過中街1946的門店,就會發現,不管是地鐵站兩三平米的格子鋪,還是陣勢更大的生活方式體驗店,全都精心布置過,各種高顏值設計,讓人買完還會忍不住拍照分享到社交平臺。
太“變態”了,連冰淇淋店都在追求“千店千面”
據其負責人介紹,線下千店千面的體驗店,更多承擔的是展示、推廣、傳播、體驗和互動的功能。通過不同的消費場景特定設計,給顧客消費體驗上的新鮮感。
繼茶飲店之后,冰淇淋店也成為一個和咖啡店看不出區別的存在。跳脫出單純販賣產品的思維,成為一個滿足消費者精神和社交需求的場景。
消費者需求之下,豐富的創意早將這只可塑性極強的冰淇淋單品,變成了我們不認識、也快“買不起”的樣子。
甜蜜的事業需要等待
成長的道路總會有坎坷。
幾天前,當下很火的兩款網紅冰淇淋被食藥監局點名了。
一款是加了金箔的經典款抹茶冰淇淋,因金箔尚未被列為食品添加劑范疇,引起重視。
另一款是風靡網絡的椰子灰冰淇淋,吃了以后讓嘴唇、牙齒變色的灰色,據宣傳照片中寫的是:“椰殼活性炭經過提煉加工而成……”,引起一場關于食品安全的查處風波。
眾多創意之下,問題也開始顯現
事件一出,給這個創意迸發的市場敲響了警鐘。
在國內,冰淇淋市場依舊停留在“起一陣風火一把”的狀態,尚未形成成熟的體系。
另外,受冷鏈運輸、存儲等物流成本的影響,產品利潤被壓縮。加之市場品牌、供應鏈公司魚龍混雜,原物料價格不透明、品質良莠不齊等等,冰淇淋市場還存在諸如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個甜蜜的產業,僅靠花樣翻新的創意,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冰淇淋市場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上層進化,畢竟,好的東西總是需要等待的。
關于冰淇淋行業,你有什么觀察,留言區探討!
— END —
統籌:啡姐 | 編輯:政雨 | 視覺:JIRFEI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榴蓮課堂又要開課了~這次,我們聚焦一個行業迫切的需求——品牌的商標注冊及維權,幫你解決公司“暗疾”。
? 為什么說商標對飲品企業的意義無與倫比?
? 餐飲企業注冊商標不可不知的秘訣與陷阱。
? 飲品業依法維權:打擊山寨,不止靠決心,還要有學問。
長按識別下方圖片二維碼報名~
課堂形式:線上音頻直播
時長:1小時(40分鐘分享+20分鐘提問)
課程時間 : 8月8日20~21點(可重復回聽)
費用說明: 199元
報名成功后,可添加小助手微信進群了解
(微信號:kasir666)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