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置頂公眾號
本文經食品創業第一社群FoodPlus(公眾號ID:FoodPlusHub)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出處。
『關于Toast·吐司欄目』欄目定位:深度加工過的資訊文章,側重分析與解讀國內外值得關注的食品消費品創業公司融資事件、食品消費品公司并購事件以及值得關注的新產品,以及我們觀察到的食品消費品領域的重要趨勢。
本篇Toast·吐司思考點:
1、Spindrift為什么能夠在過去三年獲得近10倍的收入增長?又為什么能夠獲得VMG Partners的青睞?
2、VMG Partners在食品以及消費品領域投出了很多明星案例,這是一個怎樣的投資機構?為什么能夠在消費品這個領域里取得好成績?
3、目前美國氣泡水市場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這個市場里都有什么樣的玩家,以及氣泡水為什么在美國市場流行起來了,而且發展趨勢不容小覷?
4、中國氣泡水目前是一個怎樣的情況,以及在中國氣泡水會是一個潛力市場嗎?
01
氣泡水品牌Spindrift再獲VMG Partners投資
Spindrift黃瓜氣泡水
根據Food Business News的報道,Spindrift在近期獲得了由VMG Partners投資的2000萬美元B-2輪融資,這筆融資將用于擴大Spindrift品牌的知名度,也是Spindrift首次全國性的廣告活動,還在拓展零售以及餐廳渠道,Spindrift的氣泡水產品也于近期進入星巴克門店渠道進行銷售,其他渠道還包括Trader Joe’s、Whole Foods Market、Starbucks、Kroger、Target等。
包括這輪融資Spindrift共獲得6輪融資,總融資金額達到4000萬美元,其中這輪融資方VMG Partners也是上一輪融資的主要投資方,在2017年5月份投資Spindrift的B-1輪融資1000萬美元。
VMG的Robin Tsai提到Spindrift重新定義了氣泡水這個食品飲料類別,使用高質量且可追溯的原料,以及使用真正鮮榨的水果來做氣泡水,這些是有健康意識消費者的首要需求。
在拿到融資之后的一份新聞稿中提到,Spindrift在過去的36個月中經歷了1000%的收入增長,并在2017年被Inc. Magazine雜志列為增長最快的公司。2018年,Spindrift預計銷售網點數量增加至25000個,并且產品銷量達到500萬箱的里程碑。
Spindrift官方線上銷售平臺的售價
根據官網數據顯示,Spindrift氣泡水一箱為24罐,售價36美元,如果按照500萬箱數據估算,Spindrift在2018年計劃實現近1.8億美元的營收,在其新聞稿也提到,2018年銷量目標是2017年的兩倍,按照前面估算的數據,Spindrift在2017年的營收規模大概在1億美元左右。
相比于La Croix,Spindrift并不算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氣泡水品牌,成立于2010年,至今不過7年左右時間,7年時間一家從零開始的初創品牌營收達到1億美元,而且最近三年的營收增長了有10倍,也就是Spindrift從成立開始花了4年時間將營收做到1000萬美元左右,這最近三年的增速是由于前4年打下的基礎。
和其他氣泡水品牌用水果提取物不同,Spindrift是第一個真正用新鮮水果做成的氣泡水,品牌以及產品主打簡單、透明以及真實成分和卓越口感,所有的產品均不含甜味劑和天然香料。水果原料直接從農場采購,采摘之后幾天內將水果擠壓榨汁,來做成輕巧、明亮以及富含天然果香的氣泡水。
Spindrift的8款氣泡水產品
目前在Spindrift氣泡水產品線中共有8個口味,分別是檸檬、西柚、覆盆子青檸、橙子芒果、黑莓、草莓、半茶半檸檬以及黃瓜口味,8個口味均為易拉罐包裝,規格12OZ(355ML)。
02
為什么Spindrift最近三年營收增速能達到十倍?
首先,產品永遠是核心。而產品又不僅僅是口味,還有包裝設計、定位、產品形態等。
Spindrift氣泡水產品最大的亮點
Spindrift產品采用新鮮水果榨汁做為氣泡水風味的主要成分,這直接區分了與其他用水果提取物的氣泡水品牌,是真正天然真實成分的氣泡水。
在整個品牌定位以及產品定位也在這個方向做了多重考量,比如強調新鮮、無添加劑、清潔標簽的同時,Spindrift也與農場直接保持合作關系,同時將營收的一小部分捐贈給非盈利企業,以此去推動自然、健康環境的發展。
Spindrift的包裝設計
雖然Spindrift采用易拉罐包裝,但在包裝設計上并沒有顯得很低端,整個產品線包裝在顏色處理上用非常舒適的顏色,這些顏色并沒有很鮮艷以及飽和度很高,對主打新鮮真實成分的Spindrift來說會增加一些信任感。同時在主要元素上采用插畫的方式,插畫用了很多細節處理來讓插畫也顯得真實,大面積留白處理以及純色背景處理,也從設計感和美觀性上做了很多考量。
其次,Spindrift在渠道上的布局以及策略,不僅僅有零售渠道,也有連鎖餐飲渠道,更布局了線上銷售。
Spindrift氣泡水進入美國星巴克門店銷售
進駐高端超市以及知名連鎖餐飲品牌進行渠道合作,是Spindrift在渠道上的主要策略,產品進入到了Whole Foods、Kroger、Trader Joe’s、Target等線下零售商,在高端零售商有穩定且規模龐大的健康消費群體,這有利于Spindrift更精準的瞄準這些人群。
同時Spindrift還發展了Amazon線上渠道以及自己官網的線上銷售平臺shop.spindriftfresh.com,除此以外還進入到了星巴克這個渠道,可以直接面向數千萬星巴克的消費者。
還有,Spindrift在市場營銷上做的努力。
Spindrift在Inc.雜志2017年發展最快公司名單中排名第385位,在Spindrift官網上也可以看到跟很多媒體有過曝光,也重視社交媒體的投入,目前在Instagram和Facebook頁面上分別都有近3萬的關注者。
最后,資本的支持以及創始團隊和運營核心團隊的能力。
Spindrift成立至今一共拿了6輪融資,VMG Partners在B-1輪和B-2輪都是主要投資方,Prolog Ventures是Spindrift早期投資方,健康生活方式是其中主要投資的方向,Spindrift后續幾輪融資中也能夠看到Prolog Ventures的身影。
Spindrift的創始人兼CEO Bill Creelman
Spindrift的創始人兼CEO Bill Creelman從小生活在農場,對于新鮮水果以及原料直采農場有直接影響,同時還將Spindrift每年營收的1%捐贈給環保基金,推動自然健康環境的發展,截止到目前已經和30多個非盈利組織合作。
Spindrift已經和30多家非盈利組織合作
在2017年10月份時,還招募了一位營銷高級副總裁Caroline Kibler,是一位消費品營銷專家,此前在高端水領域有15年的經驗,在加入之前曾在可口可樂主導smartwater品牌,這是一項價值10億美元的業務。
除此以外Spindrift在運營、品牌與營銷、銷售&渠道、產品創新、文化等方面有資深和龐大的團隊。
03
VMG Partners是一家專注在投資標志性品牌的消費品投資機構
VMG Partners官網
在VMG Partners官網有一句話可以代表這家投資機構的風格,“我們幫助建立標志性品牌”。關注的領域主要有飲料、食品、美容、寵物以及健康,這些領域都是消費品,而且都是以品牌為導向,所以VMG也有一套獨特的資源、經驗以及資本,在早期階段幫助建立消費品牌。
也正是因為這些獨特的投資方法論,VMG投出了很多知名的消費品品牌,其中包括能量棒品牌Kind、天然護膚品品牌Drunk Elephant、寵物食品品牌Solid Gold、主打植物營養的運動食品品牌Vega、美國精釀啤酒品牌Stone Brewing、速凍食品電商Daily Harvest等等。
骨湯蛋白質制造商Ancient Nutrition拿到1.03億美元融資,其中投資方中就有VMG Partners的身影。
消費品品牌要成功將品牌塑造出來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往往需要產品、渠道、營銷方面的配合,特別是在早期階段,也就是除了提供資金,理解初創消費品品牌做的事情,VMG Partners還從品牌、人才管理、渠道&分銷、KOL、供應鏈管理、線上業務發展、數字營銷以及社交媒體、增長團隊等多方面來為早期消費品品牌提供支持和指導。
其實投資消費品品牌是一件非常需要專業眼光以及專業經驗的事情,在國內這方面的氛圍并沒有那么濃郁,我們之后也會寫文章來專門談談這個事情。
04
美國氣泡水市場規模擴大的同時競爭格局也在變得越來越激烈
氣泡水屬于碳酸飲料的一種,在美國氣泡水并不是一個被食品巨頭絕對壟斷的市場,即便是在整個碳酸飲料處于壟斷地位的可口可樂、百事以及胡椒博士等公司,也沒有在氣泡水市場獲得絕對領先的位置,相反是被總部設計在歐洲的食品公司雀巢以及一些中小型的食品飲料公司占據市場,其中包括Perrier、Pellegrino、La Croix、Spindrift、Vintage、Hal’s等。
根據DrinkTell數據,在2015年到2017年美國氣泡水市場銷售額幾乎翻了一番,規模達到85億美元,而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數據顯示在2014年時美國氣泡水市場規模在40億美元,其中這個市場中的熱門品牌La Croix的銷售額在2015年時是6.46億美元,到2017年時增長到了8.27億美元,利潤從同期的4930萬美元增長到1.07億美元。
Topo Chico氣泡水
百事以及可口可樂也在積極布局氣泡水市場,前段時間百事推出氣泡水品牌bubly,以及在2017年10月可口可樂收購的復古風格氣泡水品牌Topo Chico,這個市場在逐漸擴大,進入這個領域的玩家也越來越多,初創公司、一般規模的食品公司以及食品巨頭。
包括星巴克也曾在日本市場推出兩款氣泡水產品,這個領域不僅在美國受到關注,在亞洲一些消費比較成熟的國家也在受到關注。
可口可樂以及百事可口針對碳酸飲料的業務持續下滑,在其他健康飲料品類持續投入,包括椰子水、果汁,也包括逐漸重視起來的氣泡水市場,可以預見在美國市場上氣泡水市場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這些競爭的參與方包括跨國氣泡水巨頭品牌、本土美國食品飲料巨頭、初創公司以及美洲國家的氣泡水品牌。
05
氣泡水在中國已經開始逐漸流行起來,從原本的餐飲渠道進入零售渠道
雀巢旗下的高端氣泡水品牌巴黎水Perrier在上世紀80年代引入香港時就順勢進入了中國內地市場,從1980年算起到今天已經有近40年歷史,雀巢旗下另一個高端氣泡水品牌圣培露San Pelligrino進入中國市場是在2009年。
據好奇心日報的報道,氣泡水真正在中國流行起來是在2013年。不同于這個時間之前氣泡水主要在高端餐廳做為佐餐水進行售賣,即使到目前為止餐飲渠道也是氣泡水主要的銷售渠道,要不然Spindrift也不會選擇在美國進入星巴克渠道。但在中國市場上,氣泡水真正被更廣泛的大眾消費者所熟知,是因為電商興起、國外巨頭公司加大投入以及在線下零售渠道鋪貨。
從2013年到現在,流行起來的時間也并不長,主要的參與者也主要是國外的食品巨頭,更多是將國外成熟的氣泡水品牌以及產品引入到中國,除了雀巢很早之前就引入的巴黎水以及圣培露之外,還有可口可樂將2002年收購而來的氣泡水品牌Valser帶到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國內也有廠商進入這個市場,比如Rio母公司百潤在2017年推出了Popps這個品牌,宣傳上也是氣泡水,但和巴黎水、圣培露以及Spindrift不同,Popps屬于蘇打水,包括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上引入的英國飲料品牌怡泉,最近推出一款產品也屬于蘇打水。
蘇打水和氣泡水并不是同一類型的飲料。蘇打水是淡水和礦物質類原料調和而成,會加入比如小蘇打、檸檬酸鈉、硫酸鉀和磷酸二鈉等原料,碳酸化是注入二氧化碳。氣泡水是天然泉水或井水做為原料,天然形成的碳酸化過程,在自然環境下通過氣體完成二氧化碳碳酸作用過程。
在天然含氣礦泉水這個分類里也有國內公司在參與,例如五大連池的健龍礦泉水,不過相對于其他品牌,健龍是一個市場化運作成熟度不高的品牌。
根據歐睿咨詢Euromonitor的數據,在2015年的時候中國氣泡水市場在零售渠道的銷售額大概在2500萬人民幣,同比增長65%,需要注意這個數據沒有包含餐廳渠道的。目前巴黎水、圣培露在中國市場還是將酒店、西餐廳以及咖啡館做為核心渠道之一。
巴黎水天貓海外旗艦店銷售產品
好奇心日報的2014年年底的報道中提到,雀巢將旗下氣泡水品牌的渠道布局擴展到了高端超市、大型商超以及便利店,還有電商是最重視的渠道,例如雀巢為巴黎水在天貓開設了海外旗艦店,上線了三種包裝形態的氣泡水產品,包括玻璃瓶、PET瓶以及易拉罐。
另外巴黎水也進入了全家這樣的便利店連鎖,將玻璃瓶以及PET瓶包裝的引入到這個渠道,在上海全家玻璃瓶售價13.8元/瓶,相對于PET瓶的10.8元/瓶略高一些。
國內氣泡水市場的主要參與者還是以國外氣泡水品牌巨頭為主,例如國內飲用水大公司農夫山泉還沒有在這個品類中發力,創業公司也比較少見,不過隨著中國消費者也開始追求健康以及高端消費,這個市場的熱度正在持續帶動,中國氣泡水市場這會是一個值得關注和期待的市場。
我們會持續關注氣泡水這個細分品類,在健康消費越來越占據主流的趨勢下,觀察這個品類的動態變化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來源:FoodPlusHub
作者:海楓
提示:
*本文經FoodPlusHub(ID:FoodPlusHub)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氣泡水在全球都越來越受歡迎,雀巢為巴黎水加投2億歐
可樂業績創歷史新低,“兩樂”轉戰瓶裝水,誰會贏得中國市場?
FBIF2018
全球力量,領變未來——FBIF2018食品飲料創新論壇(點擊查看)將于2018年4月18日-20日在上海舉行。FBIF2018以“新品類崛起”為主題,FBIF2018論壇共三天,將包含全體大會、產品創新A(乳制品、飲料)、產品創新B(特醫食品、零食)、營銷創新和包裝創新四個分論壇。往屆FBIF吸引了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億滋國際,中糧,康師傅,統一,菲仕蘭,達能,星巴克,帝亞吉歐,蒙牛,伊利,利樂,雅培,農夫山泉,雀巢,嘉吉,三只松鼠,來伊份,良品鋪子,東鵬特飲等企業參與,預計1800位食品業界人士將出席FBIF2018論壇。更多信息,請在后臺回復“FBIF”。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3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創業、乳品、飲料、酸奶、茶飲料、啤酒、零食、新零售、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包裝等。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7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