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后回復數字“1”,加入系列食品微信群
來源:Food Navigator
作者:Jim Cornall
編輯 / 翻譯:Wilbur Zhu /Bruce Zhou
位于盧森堡的歐盟法院近日宣布:純植物產品原則上不得使用動物制品如“奶”、“奶油”、“黃油”、“奶酪”、“酸奶”等特定名稱進行銷售。即使上述名稱附有相關產品原料為植物的聲明,或表明產品原料為植物的描述性詞語也不允許。
在歐洲,乳制品術語受歐盟1308/2013號條例保護。
植物奶酪也不屬于奶酪
該裁判源自Verband Sozialer Wettbewerb eV和TofuTown (TofuTown.com GmbH) 之間的一場訴訟。TofuTown是一家生產銷售素食和純素食食品的德國公司,推廣并銷售名稱中帶有“Soyatoo豆腐黃油”、“植物奶酪”、“蔬菜奶酪”等類似字眼的純植物產品。Verband Sozialer Wettbewerb eV是一個德國協會,負責打擊不公平競爭。
該協會認為TofuTown的產品推廣違反了歐盟關于牛奶和奶制品命名的相關法規,于是將其起訴至特里爾地方法院,要求法院對其下達防止性禁止令。但TofuTown否認產品廣告違反相關法規,并辯稱消費者對上述名稱的理解近年來已發生巨大變化。此外它還表示黃油或奶油等詞語出現時都會附帶有一些表明相關產品為植物性制品的詞語,比如“豆腐黃油”,并不會單獨出現。特里爾地方法院為此提請歐盟法庭對相關歐盟法規做出解釋。
“奶”僅限動物原料產品使用
歐盟法院在判決中表示,“奶”這個詞原則上相關法律規定是僅限于動物奶制品使用的。此外,除非明文規定,奶油、黃油、奶酪和酸奶等名稱只能奶制品(即奶類提取而成的產品)使用。法院判定除列入特殊名單的產品外,上述名稱依法不得用于純植物產品命名,而大豆或豆腐并不在特殊名單之列。此外法院還特別指出,即使包裝中包含表明相關產品原料為植物的說明或聲明,比如TofuTown使用的那些說明,仍然不允許使用“奶”做相關宣傳。
歐洲奶業協會:對公民來說是個好消息
歐洲奶業協會秘書長Alexander Anton表示,歐盟法院的判決“不僅對乳制品業是個好消息,對于歐洲公民和整個歐洲來說也都是好消息。”任何植物性產品都無法與將微量營養素與大量營養素獨特而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奶制品和乳制品相提并論。他表示:“今天的裁決對消費者權益是一種保障:因為蔬菜類代用品禁止使用‘奶’、‘黃油’、‘乳清’、‘奶酪’和‘酸奶’等乳品用詞,即使是在包裝上解釋了其中的不同,這些植物制品也不能為了產品推廣而濫用乳品名稱了。”
歐洲素食聯盟做出回應
歐洲素食聯盟(EVU)則表示法院的判決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無關。該聯盟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歐盟法院已明確表示,該爭議條例頒布的首要原因是出于經濟考量。”同時補充說,法院對條例的解釋有別于消費者認知和日常用語規范。該組織聲稱,考慮到條例嚴謹的措辭,此判決結果并不讓人意外。聲明同時還提到:“奶制品的植物性替代品作為商品已存在了很多年,許多產品原本就是為了仿制原來的產品而研發和生產的,所以應該允許它們使用相似的名字來銷售。”
乳品業“壓力山大”
純素食協會(The Vegan Society)發言人Dominika Piasecka告訴Dairy Reporter的記者:“歐盟法院的裁決下達前就有人擔心消費者會分不清兩類產品的區別,但實事求是地說,一個人將買來的一盒豆奶誤認為是巧克力牛奶的可能性有多大?”當前消費者慢慢轉向素食,對純素產品的需求正迅速增加。現在全英國已經有超過五十萬的純素食者。Dominika還表示:“毫無疑問,肉制品、奶制品和蛋制品行業感受到了威脅,這個案子就是試圖用來限制純素產品銷售的絕望之舉。”
提示:
* 來源:Foodnavigator,原文:Plant-based products can’t use dairy names: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 編輯:Wilbur (微信:aotokuer)
*聯系Mote(微信:motechenfbif)推薦好文。
/ 更多文章 /
最新研究 | 新潮乳品替代飲料或有礙兒童成長
科普:Almond到底是杏仁還是巴旦木?
巴旦木奶為代表,乳品替代飲料市場年增長率將超過13%
/微信群/
長按二維碼關注“FBIF食品飲料創新”,回復數字“1”申請加入CEO、營銷、研發、啤酒、包裝、功能性食品、乳品、飲料、休閑食品等微信群(群成員包含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紅牛等全球高管)(級別可參考:FBIF2017嘉賓)。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