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FBIF,置頂公眾號!
回復數字“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
編輯:Anna HU(微信ID:Nana-annahu),卜曼玲,黃宏萱,臧夢寧
記者:姜珊,黃嘉葦
帝斯曼食品配料部亞太區總裁謝磊;東大品證CEO王溢炯;荷蘭農業食品支柱產業聯盟主席、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前校長Aalt Dijkhuizen;億滋中國總裁馬儒超;農夫山泉董事會秘書周力(從左到右)
全球經濟持續承壓,過去一年可謂跌宕起伏。在科技領域,互聯網+、基因工程及人工智能,創新不斷涌現。在資本市場,大佬們逐鹿群雄,從去年的G20峰會,到今年習近平主席在瑞士達沃斯峰會做主旨演講,這些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時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世界在改變,食品行業將走向何方?2017年4月19日,帝斯曼食品配料部亞太區總裁謝磊,荷蘭農業食品支柱產業聯盟主席、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前校長Aalt Dijkhuizen,農夫山泉董事會秘書周力,億滋中國總裁馬儒超,東大品證CEO王溢炯出席2017食品飲料創新論壇(FBIF2017),與您一起問道經濟承壓下食品行業增長方向。
世界經濟走向何方,食品行業如何發展?
全球化短期內可能會動蕩,長期還會繼續,食品行業對其可能有推動作用,并因此受益。
主持人謝磊:世界經濟將如何發展,會對食品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
Aalt Dijkhuizen:全球化還會繼續。十年前,誰能預測中國現在在推動全球化呢?而現在美國卻從推動全球化走向反對全球化。時間和政治都會改變。消費者正日益全球化,隨著電子商務的出現,他們將更加全球化。食品行業是一個本身已經很全球化的行業。荷蘭是農業的第二大出口國,70%的食品都是出口,并在日益全球化。全球化短期速度會有所影響,食品行業也許會推動全球化,并從中受益。
如何看待長遠好處和短期陣痛?
消費升級為企業帶來機遇與挑戰。
周力:要討論這個話題,首先要考慮消費升級問題。最近三年,消費品市場升級很快,在沖擊下,有企業感受到壓力,也有企業從消費升級中得到好處。農夫山泉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農夫山泉很早以前就在一線市場有很高的占有率,但是在全球市場中只是最近幾年才沖到第一位,我們非常痛苦,這么好的品牌為什么廣大的農村市場去不了?但是現在,渠道之間的暢通程度越來越好,我們趕上了這個時代,得以快速提升。這就是說,短期內你可能會非常痛苦,但是長期來說你就是得益者。
滿足消費者需求之外,為消費者創造驚喜。
周力:現在,消費者需求越來越個性化,現在是新零售時代,從原來的B2B到B2C。拿中醫舉例,大家還是愿意看老中醫,因為中醫的理論是針對個體開發解決方案。延伸到保健品、功能飲料等領域,我覺得這方面都是會有所建樹的。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們可以更加容易地獲得消費者數據,更容易反饋和應對,當然這也對產品的能力,柔性制造、快速反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了滿足消費者需求,還可以給消費者帶來驚喜。飲料生產非常標準化和集約化,如何去面對現在的變化,是非常大的挑戰,但是我們可以用其他方式消費者驚喜。對于果汁、茶、水這些產品,消費者希望產品高品質,健康,有趣,一個有經驗的企業,可以利用自己的經驗和產業整合的能力,給消費者驚喜。舉個例子,農夫山泉做了一個生肖紀念版的水,消費者一開始沒覺得這個特別。但之后收到這個產品的時候非常驚喜,驚喜會帶來什么?會帶來分享。很多消費者愿意分享的話,就會分享到更多人。
國際品牌的創新與本土品牌的創新有何差異?
國內的產品和國際產品的差距越來越小,全球化仍將繼續,快消公司未來將重點開發低線城市。
馬儒超:90年代的時候,國際產品與中國的產品很不一樣,到近20年,中國產品在開發方面,還有品質、標準和創新方面都很多的進步,國內的產品和國際產品的差距越來越小。
希臘酸奶安慕希是伊利增長最快的產品。它是從歐洲引入這個產品,很成功。另外還有一些中國的企業把產品帶到了海外,也很成功。這種產品創新一定會發生,這些一定會推動快消品全球化的發展。
曾有人辯論中國的品位、口味不一樣,我雖不完全反對,但對此需要有一些差異化的對待。比如低線城市的奧利奧,我們的市場營銷還沒有滲透到那里,這些消費者可能都沒有辦法看到它,不像一線二線的消費者,我們在這些城市有很高的市場份額。
另外,一些小城市的分銷,基本上都是由本地的公司所主導的,所以消費者在進入這些店的時候都能看到本土的品牌,沒有國際品牌的嘗試。所以,不是說中國的品位和國際不一樣,而是快消品公司可能能力有限,目前還沒有辦法進入到這些城市,這是我們工作的重點。
中國品牌如何走向世界?
中國本土品牌的發展走向世界,重在品質與堅持。
王溢炯:東大品證這一公司名稱是2015年最終確定的,但在27年前,我們就開始專注對歐洲傳統美食鵝肝醬的制造。中國能否有國際化品牌,是我們一直思考的方向。企業真正想追求的是什么?品質。品質就是堅持。堅持27年做一款歐洲傳統美食,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我們希望中國的品牌可以在國際舞臺上呈現,來解決品牌和名牌之間的關系。
有人問我經過這么多年,是否有過其他的想法,是否后悔?我一點都不后悔,因為這是為中國品牌能在國際上呈現而戰,沒有什么后悔的概念。有人說我們產品貴,但貴是它唯一的缺點,其他的全是優點。如果說一個東西物美價廉,當然這個話題很大,我只想簡短的說,它的特點是什么便宜,便宜是它唯一的優點,這就是我想對中國,尤其是我們制作鵝肝醬的企業想說的,品牌和價值沒有任何關系。品質好,中國的鵝肝醬也可以走向世界。
中國品牌走向海外市場,必須先在本土市場上賺錢跑量。
馬儒超:中國在量上有很大的優勢,30年前,外國公司將歐美的產品帶入中國市場。如今,中國走向海外市場,和跨國公司走向中國市場是同一模型。首先,必須在本土市場跑量,做賺錢的跑量,之后再走向海外市場。其次,快消品公司全球化,必須在拉美、歐洲等投資,而投資需要資金,美國、歐洲價格提升可能失去市場份額。實際上,發展中國家擴張就是靠本土市場、歐美市場的補貼。中國市場一旦漲價就會影響利潤,我們必須在中國市場上賺錢跑量。
此外,中國有一個很大的優勢,1990年,我第一次來中國工作,就職于寶潔公司,當時沒有老外愿意來中國工作,我來了。如今三十年過去了,現在人人都想到中國工作。我建議中國公司去招聘會說中文、以及想進入對方市場的外國人,讓他們畢業后就開始加入公司,了解公司。
創新理念——如何做到少投入多產出?
少投入多產出,管理和新技術是重點,注重質量把控。
AaltDijkhuizen:當今全球市場對食品的需求量增加,產量增加40%到70%,這要求我們少投入多產出。在創新時,我們要考慮如何少投入多產出。那最重要的是管理,管理靠人;其次是新技術。現在是智能時代、信息時代,未來有眾多的機會讓我們少投入多產出。
不得不忽略的是,我們接下來面對的困難可能更大,人們對食品的需求增加,某些品類或者是某些市場如果產量更大的話,價格彈性就會很大,產量上升就會導致價格下降。如果人們對高品質食品的需求更大,我們價格也會提升。因此,從質量上可以要求這個原則,少投入多產出。
全球化不可阻擋——荷蘭農夫產品走進中國消費者家庭
從全球采購到全球消費,世界各地的產品通過電商平臺為消費者服務。
AaltDijkhuizen:如今已經不再區分荷蘭公司與中國公司,新興的消費者能買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產品。中國有很好的電商平臺,比如阿里巴巴,他們正在改變世界,讓世界各地的產品通過電商平臺為消費者服務。
去年8月份,我們開網店銷售荷蘭產品,將中國消費者和荷蘭生產商聯系在一起,從全球采購到全球消費,這就是未來。
新常態、新零售等通道創新,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全球化新標準:要么全球領先,要么Nobody!
周力:通路創新為行業發展帶來新機會。以前三四線、二三線市場分得比較清楚,壁壘較大,通道創新給產品傳播帶來新機會,信息分享也變得更加容易。
二十年前的全球化,我們可以在全球買德國、日本最好的設備。如今的全球化趨勢:第一,資源全球化,我們可以利用全球最好的資源,從巴西買櫻桃,從世界產地買水果等。第二,人才全球化,我們可以用全球最好的設計師,去年我們拿了國際上5個大獎的玻璃瓶水,來自5個國家的設計師用了300多稿花了5年的時間。如今的全球化,要么全球領先,要么Nobody!
對于90后策劃FBIF及千禧一代,你怎么看?
不論哪一代人做企業,都要把質量放在首位;面對千禧一代的消費者,跨國公司仍需努力。
王溢炯:我是60后,90后承辦FBIF,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畢竟一浪比一浪高,青出于藍勝于藍。但是從產品質量來講,這沒有區別。產品消費真正的定位是質量。我希望不管60后、70后、80后、90后或者是更年輕的一代,都把質量放在首位。我們為消費者考慮的是全方位的,不需要消費者有任何顧慮,這就是安全。如今零零后對于我們食品的消費都會存在疑慮,希望這個現象越來越少。
馬儒超:這是非常獨特的歷史時期,對我而言,最大的困擾是決策時要在哪里投錢。20世紀的管理者希望既能賣給老的一代,又能賣給新的一代。比如奧麗奧餅干,媽媽們在買的時候,可能會買三四包放車里面,孩子放學餓的時候,會看看柜子里面有什么,吃奧麗奧,這個業務模式用了三、四十年了。現在我的兒子也是千禧一代,現在他餓了不會拿一袋奧麗奧餅干,而是用微信訂面條,15塊錢就上門了,還是熱的。如今我們現在進入了數字一代,這不僅僅在于數字,而是在于移動。要在新興經濟體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必須實現移動銷售。
過去40年,快銷行業跨國企業的負責人是歐美人,下一代快消品跨國企業的負責人將是中國人,中國會出口更多的快消品,這是巨大的機遇。對于中國來說能夠展示什么,這不僅僅是出口產品,還在于出口消費、產品、創意。中國正在快速發展,我們都知道Facebook、Link,而騰訊、阿里巴巴就是中國的Facebook,他們做了生態系統,把社交媒體、電商放在一起,進行資源整合。阿里巴巴在未來很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三大或者是第四大經濟體。一旦全球化,它可能擁有20億在線的購物人群,而我們跨國企業還沒有真正地擁抱千禧一代,這對我們是一個挑戰。
創新寄語:
AaltDijkhuizen:如今中國,食品行業發展迅速。非常感謝千禧一代,我們重視千禧一代和新技術,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食品行業將發展更好。
周力:中國的消費者市場現在遇到了短暫的困難,但仍然要有信心。就我們這個行業而言,50后、60后都不喝飲料,老了也不喝飲料,而80后、90后、00后一定喝,他們老了也一定會喝,這個市場還是很大的,大家放心。
王溢炯:任何消費的基準都是質量,質量不斷升級是真正的創新,創新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我們變化,能適應市場,變化中唯一不變的是質量,讓消費者不再顧慮安全因素。改變的是形式,無論是消費形式還是購買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尤其是互聯網的到來,很多形式我們都想不到。但是永遠不變的是質量,變化的是方式,謝謝!
/ 參會小貼士 /
訂閱后臺點擊菜單“FBIF”可查看完整議程、演講嘉賓、合作伙伴、現場活動等信息
回復”參會名錄“、“照片”、“新聞”可查看相應信息,其他關鍵詞請回復“關鍵詞”獲取
回復數字“2”加入現場微信群(僅限參會嘉賓)
/ 更多文章 /
深度/下滑的巨頭與逆勢崛起的新品,劇變的食品行業
如何讓消費者把錢花在實體店?騰訊O2O營銷錦囊提升到店與留存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靖捷:快消生態需要重構
零食企業的IP夢想:三只松鼠不只是堅果
轉型中的億滋,電商與新品發力能否助力雄起2017?
獨家 / 逆市穩健增長的亞洲第一乳企——伊利的驕傲與挑戰
/微信群/
長按二維碼關注“FBIF食品飲料創新”,回復數字“2”申請加入CEO、營銷、研發、包裝、功能性食品、乳品、飲料、休閑食品等微信群(群成員包含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紅牛等全球高管)(級別可參考:FBIF2017嘉賓)。
▲關注FBIF,置頂公眾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趨勢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