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F2016演講文稿(整理)】
演講嘉賓:Rainer Schlicht,集團亞非歐中東地區包裝特種材料總監,科佩集團
圖為:Rainer Schlicht
演講視頻
在我的演講里面可能您會看到有一些觀點是從歐洲的角度來出發的。這是一個分享,不是一次教學,我們也非常希望能夠了解中國和亞洲的情況。科佩集團是一家全球性公司,13億歐元的年收入。我們有藥物,標簽,還有包裝事業部,在中國還有在亞洲其他地方都有工廠。我們主要做剛性膜和標簽,那我們的目標是什么?我們希望能夠減少浪費。我們知道在食物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會被浪費掉,我們也和聯合國有相應的合作,就是節省食物的運動,我們必須要能夠了解相關的知識,降低食物的浪費,從各種條件當中去考慮這個問題。
我們的目標就是節省食物,能夠給地球足夠的尊重,保護地球的資源。動物會成為食物,所以我們也要尊重,那同樣也應該保護農民的利益。現在亞洲也進入了老齡化,我們的包裝也需要考慮到老年人的方便。考慮到食品安全,也意味著要尊重我們的下一代,要給我們的子女有很好的解決方案。另外,包裝需要在傳統和今天的現實之間達到一個平衡,這就是我們的使命。
如果要讓我們的食品包裝能夠達到目標,那必須能夠與時俱進。世界在不斷的改變,我們的需求在不斷的改變。首先消費者的需求在改變,比如說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比如兒童、老年人或者說是本地人尋求消費,但有不同的需求。還有電子商務,現在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趨勢,所以我們也必須為此找到相應的需求方。現在亞洲歐洲都有大型超市,這是比較現代的,也有比較傳統的食品店,我們也有一些相應的解決方案。品牌商他們的需求在哪里,比如說成本還有運營方面的卓越與否,以及可持續化和企業社會責任方面都需要考慮他們的需求,這都是現在的企業非常關注的一些內容。
我們來看一下我們所看到的以及我們如何來解決這些問題。由于地理的擴張,本地的分銷造成了很多食品的浪費和腐壞。在分銷過程中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食物會被浪費掉,因為現在的運輸距離越來越遠,比如在歐洲生產的食品可能要運到亞洲。現在越來越多的全球型企業集中性進行生產,比如在歐洲在亞洲,或者在全球,生產的廠是一樣的,然后需要把生產出來的食品運送到不同的市場,除了運輸距離更遠以外,現在物流方面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可能會有人工的運裝,也有集裝箱并需要把集裝箱裝到卡車上,這個過程當中也需要人工,所以這些都可能帶來壓力。每一個品牌商都希望擴充分銷的渠道,比如說在農業區,分銷的條件就比較差,可能有更多的極端條件,所以我們的結論就是,我們需要有更加健全的包裝,它能夠持續的更長,更加智能,能夠讓食品的生命延長更久,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個大的趨勢是,我們看到消費的習慣發生了變化。以前吃的比較多的食物是在家里消費的,你需要有更多的家庭裝,還有我們看到現在像體驗型消費,比如星巴克,它的體驗可能更像家庭,但是如果說消費者在這里消費,就會有大宗包裝的問題。
最后就是家庭以外的,邊走邊吃的。比如說在車內吃的,其實他在任何地方可能都會有吃食物的行為,所以他就需要我們要有合理的份量,合理的靈活度。比如說從很小到很大的都要有,還可以有單手持有的。現在天天都在用手機,希望很多東西可以單手操作的,這對于包裝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時如果需要運送長距離的話,需要能夠保持的比較持久,這個也都是目前對包裝更多的一些要求。
零售商也在不斷的增加,你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超市里,大的包裝也出現所謂的加量裝。我們看到也有很多的傳統的雜貨店,包括街邊的小攤位,他們對包裝的需求可能都不盡相同。比如路邊攤,他可能極端條件更多,所以還有一點價格是否合適。對于這種小店來說,合理的份量合理的價格是他們考慮的非常重要一個方案,還要有比較合理的大小,如果食品包裝過大,里面的食物就容易腐爛。還有在成本方面他們希望在成本方面可以領先,有的可能是用罐裝的,有的可能用其他的形式,所以不同的市場你要有不同的包裝。
再一個就是持久性。最后一點就是需要能夠有全球客戶的滿意度,在零售的柜臺上,需要有非常能夠引人注意的包裝。比如不同的形狀。你不希望你的包裝默默無聞,在你的客戶買你的包裝的時候,他的體驗是什么樣的,是一個正面的體驗還是非常糟糕的體驗。
還有一個是新的差異性。每一個營銷總監都要求說你要有新的差異性,在包裝上吸引人們的各種感官。一個完美的包裝應該帶來什么呢?首先必須節約食品,因為我們的宗旨是要節約食物。除此之外,當然是商業需求,營銷的需求會要求這個包裝有創新,希望這個包裝能夠容易打開。還要考慮到不同的量,不同的量的包裝其實都有不同的消費者群體。下邊你看到的是總體擁有成本(圖1),也就是可獲得性。如果這個食物他賣的太貴其實也沒有意義。你可以通過新的技術新的材料來降低總體擁有成本。還有現金流,意味著你要投資。很多的上司會要求你要能有結果,再有就是足夠長的貨架期,我們認為對于亞洲來說這個貨架期是很重要一點,如果包裝真的堅固,歐洲人比較講的是可持續性,也就是說對于環境要有保護的作用,那我們的解決方案也是可持續的。
圖1
現在大家都說要用自然的物質去代替化石塑料,而且大家希望在未來幾十年內能夠完成這一點,所以現在有一種新的塑料,礦物的塑料,他其實也能夠為人們帶來新的觸感體驗。
還有發泡塑料,你減少了塑料的密度,在其中放進很多的氣泡,所以說我們的創新的是用聚酯作為核心,再進行發泡,對他來說得到的東西就更輕,而且更加的便宜,成本更低。
另外還有在熱的考慮方面,很多的包裝是需要可微波的,還有很多新的性質。我們不光賣包裝,還要幫助產品的擁有者們設計他們自己的包裝,之后我會更加詳細的講一講我們的重心。
為什么用PET這種材料,我們為什么認為這個是我們的未來所在呢,這是特質所決定的,你看到這個PET氧的穿透度是7.4,同時成本又相對比較低。PET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阻斷物,能夠帶來更好的食物質量和更長的貨架期,阻止化學物質的擴散,并且能夠很好的保持食物的風味,并且它本身又比較穩定,并且不是PS。因為歐洲和美國把PS當做致癌物,PET又繞過了這個問題。同時它非常的有靈活度,你可以把他折彎,但是很難把他給破壞。它非常抗壓,這一瓶酸奶已經這樣(圖2),但還不會漏,這樣就可以長距離的運輸。PET不含PVC,它帶來比較低的整體擁有成本,并且又是一種可持續材料。
圖2
我們現在有一些包裝的模式。過去50年我們只提供一些農產品的包裝,在2016年我們也推出了杯子的包裝,現在還有瓶子和玻璃瓶的包裝。我們有一個新的項目,你看到PVC這個密度其實很高(圖3),PS的密度是1.05,PET我們是減少了它的密度,目前也在實驗超發泡的PET,它的密度更低。我們不確定未來怎樣,但是我們相信可以把這個密度降到0.7、0.6,甚至更低,同時還保持它的質量。原因很簡單,我們的目標是要從一公斤的原料當中生產出更多的包裝物質,目前是用于肉類的包裝,那未來可以用于更多的包裝,包裝品類會更廣泛,不僅僅是肉類。
圖3
這是我們現在的一些舉措(圖4),就是對于奶制品業的包裝,現在非常成熟。它是FFS的一種包裝,你很難把它剪開,我們要找到一種方式,使得PET能夠很輕易的被剪開,之前是比較困難的,因為酸奶或者奶制品的包裝也需要這樣的使用的性質,那你要用同樣的厚度。這個是我們在越南推出的一種包裝,我們從中也學到了很多,這個產品有三到九個月的貨架期,并且他是PS。什么意思呢? 你可以很容易的把它掰開,你可以把這些單元的食品放在一個大的紙箱里,非常的抗壓,就是基于PET的一個非常抗壓的包裝的解決方案。
圖4
人們總是喜歡看上去比較自然的包裝,而且喜歡自然的觸感,如果消費者摸到這個包裝覺得喜歡就愿意去買這個產品,所以這會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那怎樣讓PET的材質做出來看上去像木頭呢,你可以看到歐洲的消費者真的是很喜歡木質和紙質的東西,所以找到這種解決方案是非常好的。比如說木質的(圖5),如果這種形式可以就可以把它推而廣之。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減少浪費,而且有更好的切割,相對的能源消耗也更少,在成本上面沒有任何增加,同時在二氧化碳的排放方面還會減少20%。我覺得在以往沒有看到類似的有這樣的可以達到如此多目標的這種包裝材料,所以可以說這是非常棒的一種創新,甚至我們可以提高它的厚度,降低它的密度,從而減少它的重量。
圖5
另外的一個創新是增加消費品的時間,還有包括前面講到的單手操作。比如我們能不能把智能手機的一些概念傳導到包裝上面(圖6),比如這里要有可以撕開的地方,比如說按一下然后就可以直接吃了,比如說在家里還是移動過程當中都需要。從嬰幼兒到老年人,其實針對他們我們已經有很多不同的解決方案。
圖6
同時繼續開發的就是PET的杯子,在亞洲HDPE的材料比較多,成本非常高。在泰國我們現在用了PET,因為現在看到品牌商希望它的瓶子能夠和其他的品牌有所區別,但是傳統的很多的PET的瓶是非常貴的。現在的技術使成本大大的降低。它是一個TCO的技術。
我前面講到了形狀的設計,對于品牌商來說,現在你需要做的是通過這些技術在設計上面能夠有更多的創新,我們把這種消費者的需求、品牌商的需求變成制造的解決方案。在設計的過程當中,從最開始的抓人眼球到設計整個過程當中的模具,都非常重要。在設計過程當中除了要注重它的獨特性,還要考慮到效率,通過軟件的設計可以更好的設計它的大小,保證它的運輸過程當中的壽命,那么能夠讓它的穩定性非常的好,同時在成本上面能夠更好,一方面比如說運輸方面的成本,能源消耗的成本,你也希望很容易打樣,能夠有很長的保存期,這些都是我關于食品包裝方面的見解。
關注食品創新
關注FBIF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