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自:好奇心日報
近日,The Information 網站發布消息稱,Google 或將以 2 億至 3 億美元收購一家制作人工肉餅的、取名為Impossible Foods 的創業公司。
雖然 Impossible Foods 的名字有些聳動,但確實是一家真的存在的公司。這家公司的創始人 Patrick O. Brown 是一名畢業于斯坦福的生物化學科學家。他相信大多數人都戒不掉肉的美味,但如何用一種更低碳和環境友好的方式來吃肉,這也許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另外,從更具體的社會層面上來說,不斷上漲的世界人口和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不同的營養問題也是必須面對的。所以他集結了共 50 名科學家、廚師、工程師和種植農,來研發一種吃起來有肉感,但其實是由綠色植物制成的(偽造)漢堡肉餅。
事實上,科技公司進軍食品產業已經成為了一個硅谷的新趨勢。同樣在做人造肉制品研發的 Modern Meadow 背后是 PayPal 的創始人 Peter Thiel,而嘗試尋找雞肉替代品的 Beyoud Meat 也有 Twitter 創始人 Ev Williams 和比爾·蓋茨的參與。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公司平均受資本青睞的速度甚至比 Uber 當年還要快。
不久前,經濟學人雜志曾在倫敦和香港兩地舉辦了兩場快閃活動。以昆蟲冰激凌的方式向人們傳達使用昆蟲將有助于節能減排,雖然這看起來不太好下咽,但它其實跟人造肉制品一樣,也算是替代食用法了。
看來,為了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與食物行業交叉,而在這個意義上,食物的外延也比從前要廣泛了不少。
長按圖片或者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每天為您推送食品行業扯蛋資訊。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9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