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好文:
我在出品間的激情歲月!
要和木屋說再見了,在即將和大家分別的時候,才終于知道什么是珍惜,也深刻體會到了人在分別后什么是思念。
我是一個剛滿十八周歲的男孩,今年6月21,我一個人背上行囊來到了北京。曾聽到身邊有很多人說起“北漂”,與其說我是北漂,還不如說我是體驗生活,畢竟,我還沒正式步入社會。機緣巧合下,我來到了木屋,來到了阜成路,這個像家一樣溫暖的地方。
之前,我從未做過兼職,也沒找過工作,來木屋,對我來說是一個未知的挑戰。剛開始工作的時候,飛哥和我講了很多傳菜的技能和方法,悉心教導我傳菜需要注意什么,提醒客人什么。不過,我感覺有點無從下手,只能硬著頭皮去為客人傳菜,一天下來,真的是把我的自信心磨滅得就剩下一截小尾巴了。第二天,廖哥看到我蹩手蹩腳的為客人傳菜,他過來說:“別著急,慢慢來,慢慢來,剛來都是這樣,習慣就好了,累了就去后面歇一歇。”看似普通平常的話,卻暗藏關心,不知道為什么,這句話給我帶來了莫大的動力,成了我在木屋堅持下去的理由。
往下看
▼
印象特別深刻的還有一件事,有一次傳菜,我突然得了急性腸胃炎,疼得直冒冷汗。宋延禮發現了我的異樣,立馬去辦公室為我找胃藥。當我請假回宿舍的時候,郭阿姨看我表情痛苦,急切的走過來,關心的說:“小龍,小龍,你怎么了。”之后,她為我拿藥,告訴我服用方法,還在微信上關心我。木屋給了我家一樣的感覺,就像天上的太陽,溫暖著我的心房,一件件小事,都讓我感覺到溫暖。
廖哥曾在員工大會上說的一句話“我們在一起是團伙,只有心在一起才是團隊”,我很榮幸能夠在生命之中成為木屋的一員,成為團隊中的一員,謝謝阜成路的每一位前輩、每一位同事這50多天的照顧。
木屋,我要開學了,我不得不離開這個家,去完成我的學業。我會記著在這里的每一天,每一個人,廖哥、飛哥、郭阿姨……若木屋不嫌棄,我下次再來。
木屋再見了,阜成路、良鄉店,再見了。
在此,祝阜成路、良鄉路月月沖A成功!
—THE END—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