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644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頭條
中國民間,對于小孩子,一直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因為相信一個人的未來潛力前景,在嬰童期就已經淋漓呈現。
2015年7月28日,“黃太吉”三周歲。
3歲的黃太吉,它的體量和穩健尚遠不能與大型餐飲集團或百年老店相比,在口碑方面,甚至有部分同行、媒介和消費者不斷給出差評。甚至有的人看到這三個字就自動“排斥”。
但是,無法否認,黃太吉橫空出世的3年,攪動了整個餐飲江湖,甚至生生地創造出了“互聯網餐飲”這一流派,一度引發傳統餐企陣腳大亂,并以這種刺棱棱的方式,完成了對傳統餐飲老將們的互聯網思維啟蒙。
當然黃太吉也從一個“小門臉”發展到全國32家門店、一家工廠店的規模,今年8月又有3家工廠店即將在北京開業,這個賣煎餅的已經蛻變成了“煎餅俠”。
在餐飲世界中,一個品牌,從無到有容易,堅持一到兩年,能被視為度過了危險期,三年,則可以說它具備了變身更為成熟品牌的可能。黃太吉即如此,在“三年”這個臨界點觀察它,更具樣本價值。
一、沒有蛋糕、沒有聚會,黃太吉創始人用親自送外賣的方式慶生!
2015年7月,黃太吉發布一組團隊照片,赫暢等6位創始人(實際7位,其中一位當時在美國)“酷颯”來襲,給用戶“滿血”、充滿戰斗力之感。
7月28日,黃太吉三歲生日當天,赫暢攜7位創始人別樣慶生:沒有聚會、沒有慶祝、沒有蛋糕,全部管理層從中午開始送外賣直到晚上,無一例外。
從黃太吉發布的照片不僅可見其用戶覆蓋范圍,已不限于商業寫字樓,事業單位等也開始涉足,更可見其團隊人員的精神狀態:活力、自信、充滿干勁兒。
內參君日前曾旁聽過一次黃太吉的業務會:某周六,晚上八點三十分,赫暢帶領主要管理人員布局下一步業務重點,有戰略規劃、有落地細節,從產品、人力到運營管理,赫暢講得條分縷析不羅嗦,與會人員聽得全神認真不瞌睡。赫暢與其他伙伴溝通順暢、有商有量,場面絕非“一言堂”,氣氛輕松融洽。會議結束后,大家并沒有表現出“拎包閃人”的架勢,這時已快晚上十點。
赫暢在7月28日晚23點發布的微信中說:“創業路上,只向未來看。今天即使再多成績,只是一個新的開始,明天是創業路上再平常不過的一天。紀念從2012年7月28日開始的那家小店的最好辦法,莫過于勿忘初心。”
二、那個“難吃”的煎餅果子其實在快速優化!
產品,可能是黃太吉被質疑最多的問題,有些客戶甚至會問“煎餅這么不好吃為何不改進”。其實,黃太吉一直都有把精力花在產品上,特別是對產品線的豐富和完善。
說句題外話,如果覺得它家那款油條煎餅不合口味,可以試試新出的薄脆煎餅,能看到口味改進的誠意。帝都東邊時常可見黃太吉外賣送餐員,雖然“唱衰”口味的聲音依舊時有耳聞,但其銷量成績也不容抹殺。
自2015年6月末,黃太吉發布外賣航母戰略暴露了轉型的“野心”后,其產品線的迭代愈發加速推進。第三方品牌引入、夜宵系列豐富都顯示了其產品理念和對產品線布局的重視。
“想吃這家豬蹄?又想點那家的冒菜?還想要份麻辣小龍蝦?可是點三家外賣,送餐費真的好貴好貴。我們給你單次點餐多種選擇,一次體驗不同品牌的爆款菜品。”
這就是黃太吉的產品策略:重視產品結構,勤于產品線豐富,利用品牌優勢搶抓產品場景的市場空白。
三、在娛樂至死,眼球為王的時代,他們是時代的孩子!
這點其實不用多說,市場最早領略黃太吉風采就是因為其強大的“營銷”能力,廣告人出身的赫暢,賦予黃太吉品牌先天的傳播優勢。
赫暢曾表示,營銷對于黃太吉太簡單,他們不靠這個。但是,“營銷”能力已成為黃太吉品牌的重要標識之一,其已對所謂的互聯網餐飲以及餐飲業的品牌傳播生態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
以近期黃太吉的一些營銷動作為例,用寶馬MiniCooper汽車送餐、在上海進行6小時的“外星人”演講、與甜心搖滾沙拉合作“品牌發布搖滾音樂會”、“高級植入”《煎餅俠》電影等,包括此次的創始人集體送餐“慶生”,無不引領一時之先。
以“植入”《煎餅俠》為例,當大家以為黃太吉是《煎餅俠》的贊助商時,內參君緊盯熒幕112分鐘卻沒有找到一絲黃太吉的廣告植入。
經內參君與“黃太吉”確認,《煎餅俠》電影前期并未和黃太吉達成任何合作協議,他們的合作是在《煎餅俠》上映前不久達成,且合作方式不是簽約、協議的手段,而是一種默契。
這種“無本買賣”,一般營銷段位的餐飲人可能做不出來。
四、開放平臺+強勢執行,黃太吉是個品學兼優的孩子?
“互聯網餐飲”最好的發展節點已經過去,一些聲音認為黃太吉的那一頁也隨之揭過,但與時俱進的赫暢及其團隊,沒有讓自己成為歷史和被拍在沙灘的前浪。他們加緊戰略轉型,一搖身,一招“外賣航母戰略”又讓黃太吉成為“先進典型”。
前面提到內參君曾旁聽黃太吉內部會議,內參君對赫暢和其團隊有個“小結”:赫暢,具邏輯力、領導力、戰略力;小伙伴,不盲從、不務虛,具執行力。
如果沒有赫暢及其管理層的戰略布局能力,黃太吉難以三年內“步步為營”,搶占行業先機,如果沒有小伙伴的執行力,再好的方略也難被扎實落實。
有強有力領導者形象的品牌,容易被貼上獨裁、強勢、封閉的標簽,從黃太吉的“幾步走”可以看出,赫暢帶領的黃太吉暫時沒有如此。“外賣航母”開啟的“活雷鋒”模式,讓黃太吉開始具備開放平臺氣質。
“除提供自主品牌產品,我們將接入第三方品牌產品。黃太吉提供的外賣,不需要合作餐廳自己做,不占用合作品牌現有餐廳產能,通過我們自有的CBD中央廚房完成最后一步,不超過標準分鐘數的加熱、加工,然后進行包裝、配送。我不動你的產品、不動你的味道、不動你的品牌,名字還是你的、認知還是你的,只有外賣平臺的包裝是我的。”
民間講:三歲看大,老子曰:三生萬物。黃太吉三周歲生日之際,你今天看到的它的面貌,其實已經包涵了他很多的未來。未來已來。
編輯:內參小琦君
胡曉軍
芝加哥老四川餐飲
————————————————-
每天感謝一位讀者,內參君因您傲嬌!
加內參君本人微信 neicanjun
入全國餐友匯交流群;
回復 目錄 看往期精彩內參;
尋求 報道與合作 加內參小秘書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