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餐管理】88元/碗的面,顧客排隊吃,100平日入2萬!傳統面館還能這么開?



    文丨職業餐飲網(ID:zycy168) 作者:焦逸夢


    有人說,中國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

     

    而它把無錫街頭的排骨酥面,搬進了商場,在狂擲幾百份霸王餐后,餐廳爆紅,榮登熱門榜第一!

     

    但眼瞅著天天有人排隊、很熱鬧、很火爆,但實際卻不賺錢!陷入了“有單量、無利潤”的困局!

     

    最后,它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加了一款88元蟹粉面,并研發自有飲品、甜品等,日營收直接翻倍,100平店日營收最高2萬!

     

    它是如何打贏這場漂亮的盈利翻身仗的?小編這就對井梅故里的創始人袁洲、倪旎夫婦進行了專訪。



    名校碩士做餐飲

    做遍前廳后廚各個崗


    袁洲、倪旎夫婦家境殷實,“老板娘”倪旎更是從全英國排名第三的曼徹斯特大學碩士畢業,兩個人都喜歡吃,為了探尋美食,他們倆經常在世界各地飛,歐洲一帶的國家更是吃了個遍!


    機緣巧合之下,他們倆在臺灣吃了一款面,叫排骨酥面,入口驚艷,后來回到家鄉無錫時,又發現了這款面,就開在一個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名叫“井梅”,他們想,這款面好吃而且也經過了市場驗證,為何不自己開家面館呢?


    說開就開,但他們沒有另起爐灶,品牌名還是用“井梅”,先把面館老板發展成了合伙人,負責產品,學設計出身的“老板娘”倪旎負責門店設計,袁洲負責選址、品牌包裝等等。


    深知自己沒什么餐飲經驗,本著“做一件事兒就要做到最好”的信仰,這對高材生夫婦也開始學著做餐飲,從基層一點點做起。


    新店開業,人手短缺,于是袁洲夫婦也充為“員工”,早上和員工一起上班,晚上9點和員工一起下班,就這樣足足做了3-4個月,缺收銀員就老板自己做收銀,生意太好、要洗的碗太多,就和員工一起洗,包括端盤、清臺等等,幾乎做遍了前廳后廚的各個崗!



    做霸王餐后爆紅

    榮登熱門榜第一


    開店第一件事是聚人氣,井梅通過做霸王餐,很快就成為了無錫市大眾點評熱門榜第一,面館里擠滿了人,顧客天天排隊到門口。


    那么,它具體是怎么做的呢?


    1)搬到網紅一條街,流量足夠大


    “酒香也怕巷子深”,以前的小面館產品固然好,但位置終究還是太偏僻,于是,袁洲接手以后,就把井梅從小巷子搬到了網紅街,就開在無錫崇寧路的網紅一條街。


    為什么要大費周章搬遷呢?


    試想一下,如果餐廳開在一個很偏僻的地方,客單價又低,只有20-30元,很少有人會駕車或者坐2個小時的地鐵去核銷這個霸王餐!這時,霸王餐設計地再好,恐怕也撐不起人氣!


    但選址網紅一條街就不一樣了,這里本來就是年輕人逛街吃飯的必選之地,流量大,設置霸王餐,餐廳的視覺、裝修做得過關,基于嘗鮮心理,80%的顧客都會進店,排隊是必然!


    2)降低“霸王餐券”的核銷難度,在朋友圈裂變


    餐飲業是個重體驗的行業,就像市值千億的海底撈,為何從不打廣告?因為只有一個個顧客去店里吃過了、體驗了,才能向朋友推薦、進行裂變。


    做霸王餐也是一樣,做霸王餐到底是為了什么?是為了吸引更多顧客進店體驗。


    但一些做霸王餐的餐廳,卻忘了這個初心,在霸王餐核銷的時候,設置種種門檻,反而得罪了專程找上門來的顧客,井梅在這個方面就降低了核銷的難度。


    a,發500份霸王餐,沒中轉發朋友圈也有同等待遇


    井梅開業的時候,通過大眾點評、當地的吃喝玩樂公眾號,做了500份霸王餐。


    在霸王餐券的核銷環節,有時會出現一些問題,但井梅的處理方法是,只要你來了我門店,即便沒有中霸王餐,轉發一次朋友圈也能有同樣的待遇。



    這份待遇就是一套客單價28元的霸王餐,一款排骨酥面或雞腿面,一份小菜,一份酸梅湯等,顧客核銷地很順利,套餐的售賣形式也基本滿足了顧客需求,所以很容易贏得這個顧客的心。


    b,生日帶本店定位發朋友圈,送一碗面


    顧客生日,如果在井梅就餐,只要定位本店發個朋友圈,就可送一碗面。


    生日本來就是一個高頻發朋友圈的契機,井梅的主要客群又是年輕人,年輕人愛秀,井梅的裝修、門店、產品,又給了年輕顧客秀的“素材”,所以,僅用一碗面的成本又促成了一次裂變。



    3)裝修主打性冷淡風,“木質桌椅”變“鋼質”


    除此之外,井梅的裝修,也一改老面館昏暗、木質桌椅的“刻板印象”,而是采用黑白配色的性冷淡風,和品質感十足的鋼質桌椅,把老面館做時尚,打進顧客心里。


    具體來說,裝修用黑白配色、簡潔大方,與熱氣騰騰的面形成強反差,會吸引年輕客群,如果抽到霸王餐,顧客也是很愿意來的。


    而在桌椅陳設上,普通面館一般都用木質桌椅,為了做出差異化,老板娘倪旎提出“絕不用木質桌椅”,最后耗時2周,敲定了用鋼質桌椅。


    因為木質桌椅易吸油,而鋼質桌椅越用越光滑,更干凈,顧客體驗更好。


    再則,木質桌椅雖然給人親切的感覺,卻也僅限于快餐,而用鋼質桌椅,會給顧客一種時尚、小資的感覺,“吃碗面也要很精致、也要犒勞自己”,這就相當于給了顧客一個觸點,顧客愿意耗費時間來一趟。



    三招調產品營收翻倍

    100平門店日賣2萬


    做完霸王餐后,夫妻倆卻發現,眼瞅著天天有人排隊、很熱鬧、很火爆,但實際卻不賺錢!陷入了“有單量、無利潤”的困局!


    這時,井梅內部的人員也出現了“大變動”,看著井梅天天排隊,合伙人就動了放加盟的心思,但袁洲夫婦認為時機未到,不同意放。


    于是,分歧產生,3個月后,合伙人拿了10萬塊后撤出。


    就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局面下,老板娘倪旎臨危受命,補上之前合伙人的角色,擔任了研發總監,因為她有一種天賦,在任何地方吃到一種美食,回家自己研究研究,就能還原出這個味道。


    自此,“井梅”也改名為“井梅故里”,夫婦倆齊心協力,將日營收翻倍,100平的門店最高時一天能賣2萬!


    1、調工藝:甜度減半,加雞蛋增勁道,抓年輕客群


    傳統老無錫面用的是堿水面,容易入味,偏甜,中老年人是它的忠實客群。


    但它的一大缺點是很容易吸收湯的味道,一分鐘內就爛掉沒法吃了。


    而年輕人喜歡吃更有勁道的,口味上也不喜歡太甜的,于是,袁洲夫婦就進行了改良。


    第一,在面粉里加入雞蛋,這樣,面的勁道就會大大增強;


    第二,老無錫面太甜,那就直接將甜度減半。


    改良后的無錫面可能不那么“正宗”,但深受年輕人的喜愛,也就達到了抓年輕客群的目的。



    2、調產品結構:加88元蟹粉面、自有飲品,客單提高15元


    “老板,你們家面挺好吃的,就是種類太少了!”


    “老板,除了面,你們家還有啥吃的?”


    這是井梅故里剛開店時,顧客常問的問題,也正因為只賣4-5款面,產品太單一,井梅故里的營收一直做不起來,因此,井梅故里就開始增加產品,現在已經把客單價從原來的20元提到了35元。



    1)招牌產品不漲價,用來引流


    有些餐廳把提高客單簡單地理解為漲價,但經常出現的情況是,價格是漲起來了,但單量卻減少了,最后只得恢復原價。


    井梅故里的做法是,招牌產品排骨酥面不漲價,一份還賣19元,它的作用是引流,吸引顧客到店消費。


    現在這款招牌產品,能日銷180份,貢獻20%的營收!


    (排骨酥面)


    2)增設“88元蟹粉面”為戰略產品,最高日賣80份


    招牌產品不漲價,那怎么賺錢呢?


    井梅故里增加了一款蟹粉面,售價88元,很多人可能會問,一碗面賣這么貴,有人買嗎?


    a 戰略產品,促進中間價位產品的銷量;


    就像星巴克的“依云礦泉水”一樣,一瓶售價20多元,而星巴克的咖啡也在20-30元之間,比較之后,90%顧客都會買咖啡,即便依云水賣不動,無形中也促進了咖啡的銷量!


    和傳統面館相比,30-50元一碗面其實也比較“貴”,但看了更貴的88元的蟹粉面,以及“最便宜”的19元的面,大多數顧客反而會購買中間價位的產品,如小龍蝦拌面、牛肉面,還有蟹粉餛燉,蟹粉酸辣湯等。


    這無疑,也就促進了中間價位產品的銷量!也提升了面館的客單價。


    (小龍蝦拌面)


    b 一碗面賣88元,轉換賽道;


    普通的老面館,顧客對其的心理價位就是20-30元,妥妥的就是快餐了,但井梅故里的一款面賣88元,這樣,就直接轉換了賽道,它的競爭對手,可能不是傳統的老面館,而是人均三四十元的咖啡店、輕食店、茶飲店。


    再加上它有質感的裝修和桌椅,以及網紅一條街的選址,顧客并不會覺得這是一家傳統的面館,反而認為這是一家時尚餐廳。


    (蟹粉面)


    c 最高日賣80份,貢獻35%的營收;


    88元的蟹粉面一般情況下一天能賣30-40份,最高的時候一天能賣70-80份,按最高日賣2萬來看,這一個單品就能貢獻35%的營收。


    為什么它能賣得動呢?


    第一,選址商場、網紅一條街,擁有高消費水平的人群。


    第二,蟹是高價值的食材,南方有消費基礎。


    南方本來就盛產蟹,蟹粉面在無錫、上海等地也很火,售價168元也有食客去排隊打卡,它本來就具備消費基礎,所以,井梅的蟹粉面銷量不錯。


    第三,用“西餐思維”做套餐,打造吃面的儀式感。


    井梅的蟹粉拌面,獨創了套餐售賣的形式,不只有一碗面,還有專門的小碗,分別盛放蟹醋、姜茶、湯,搭配蟹醋是為了解膩,搭配姜茶是為了祛蟹本身的寒,而湯是為了暖胃,這樣的一套蟹粉拌面下來,儀式感十足。


    而蟹粉的量足足有一碗,“三只蟹僅得三兩粉,三兩粉僅供一碗面”,價值感十足。


    特別是在節假日或周末時,很多家庭的客群和外地游客會慕名而來,只為一碗蟹粉面。


    (蟹粉拌面)


    3)研發時尚飲品、甜品,作為伴侶性產品


    要說餐飲業這兩年最火的業態,一定是茶飲了。


    井梅故里自己研發了系列茶飲和甜品,售價控制在8-16元,低于主產品“面”的售價。


    而且,它的飲品和甜品也很時尚,別家飲品都用細長的玻璃瓶,它家用“萌系”矮胖型的玻璃瓶,并用各種食材,塑造五顏六色的高顏值飲品,比如用奇異果汁打造綠色的玻璃瓶。


    其中,它賣的一個甜品,冰涼酸奶酒釀圓子,一個月就能賣1800份,有效地補充了閑時段的營收,還提高了客單價,和餐廳的時尚感!



    3、提效:用“萬能湯底+預制好的澆頭”,5分鐘出餐


    從顧客點餐到坐下來,5分鐘內,面就能上桌,這是因為已經做好了標準化。


    1)打造“萬能湯底”,可配任意面


    正常的湯底是用豬骨熬制的,但要是配井梅故里的牛肉面之類就不適合了。


    于是,他們打造了“萬能湯底”,用豬骨+牛骨+雞架熬制,這樣,它可以配任意的面,標準化程度較高。


    2)“澆頭”提前做好


    井梅故里的澆頭都是提前制好的,各個澆頭該配多少豬油、姜末、炒多久、加多少調料,都是中央廚房標準化生產好的,分裝在1個個袋子里,顧客下單,直接撕開現煮即可。



    小結:


    為什么說中國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


    因為一些傳統餐飲已經離年輕人越來越遠了!就像那些傳統面館、快餐店,雖然做的是剛需的生意,可當年輕人已經不再來的時候,它還能走多遠?


    閱讀更多:


    1:【輕餐管理】蘭州牛肉面品牌在廣東逆襲,靠的是放棄蘭州模式?

    2:半年客銷售翻倍,這家麻辣燙憑什么這么“拽”?

    3:一串三吃,抓住90后的心,麻小勁菌湯麻辣燙從這3點脫胎換骨


    餐謀軍師說:當餐廳日常出現服務員人手欠缺、工作效率低下等問題。正在尋找解決方案的餐飲老板可點擊閱讀原文了解餐廳經營專家——“旗魚點餐”。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軍師,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041.html

    (0)
    上一篇 2019年6月13日 17:17
    下一篇 2019年6月13日 20:1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