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與星巴克于去年正式宣布合作:雀巢以71.5億美元獲得星巴克全球的咖啡零售業務授權,獲得在全球相關渠道推廣、銷售、分銷星巴克旗下品牌包裝咖啡或茶的權益;除了北美市場由星巴克自己生產外,其他市場的咖啡產品生產制作也由雀巢負責。據彭博社稱,銷售收入將會計入雀巢的財務數據中,但是會給星巴克支付分成。今年2月,雙方合作的咖啡產品終于在全球上市。目前系列產品登陸全球16個市場,在中國的香港和臺灣市場均已發售。在中國大陸正式發售后,未來也計劃登陸更多市場。不久前,雀巢全球CEO Mark Schneider在投資者電話會中表示,計劃于今年10月至2020年3月將雙方合作的咖啡產品賣到20個國家;并在2020年初推出更多與星巴克合作的SKU。無論是對雀巢還是星巴克來說,這項合作都意義重大。對于雀巢而言,該合作能夠藉星巴克的品牌提升自己在消費者認知中的關注度,并在高端咖啡競爭中分一杯羹。LA Times報道稱,雀巢美國咖啡市場份額僅有3%,而星巴克份額為15%,唐恩都樂(Dunkin’)的市場份額也有6%。此外,目前雀巢與JAB控股競爭激烈——后者收購了Keurig Green Mountain、Peet’s等咖啡品牌,逐步構建起了包括咖啡店和咖啡產品在內的咖啡王國。雀巢此前收購了精品咖啡店Blue Bottle和Chameleon Cold-Brew,加之此次與星巴克合作推出更多家庭咖啡產品,都是為了吸引更多對咖啡品質有要求的消費者。“與星巴克的合作能夠重塑和升級(reshape and upgrade)雀巢的相關產品”,雀巢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士德說,“咖啡品類我們有星巴克就夠了。”而對于星巴克來說,在線下咖啡零售有相當優勢的雀巢,能幫助星巴克在全球范圍內將產品迅速拓展至更多市場。歐睿咨詢數據顯示,盡管星巴克在美國市場絕對領先,但全球范圍內雀巢和奈斯派索的份額更高。此外,分析師認為星巴克也能由此精簡業務,并將更多精力放在線下門店及高端門店的體驗革新上。中國市場上,星巴克也在努力拓展咖啡門店之外的更多消費場景。眼下,星巴克在中國的166個城市擁有近4000家門店,除此之外,無論是便攜的即飲咖啡、還是能讓人們在家中或辦公室喝到的膠囊咖啡或咖啡外送服務,都是星巴克在中國的機遇。“在中國市場,除了我們一直在談的門店’第三空間’,”星巴克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靜瑛對筆者說,“我們還在拓展’第四空間’。也就是數字化體驗(digital engagement),包括外賣服務專星送、手機點單服務啡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