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27日,備受矚目的2015中國(國際)調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覽會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隆重舉辦。本屆展會展覽面積再創新高,達到了35000平方米;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39家參展商,以及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6933位專業觀眾,共同親歷和分享了這一國際調味品行業的年度盛事。
展會上國際大牌企業云集,李錦記、海天、恒順、太太樂、東古、加加、美味鮮、安琪、聯合利華、味好美、雀巢、丘比等中外調味品名企悉數參展;新品精品琳瑯滿目,15612種展出單品涵蓋了調味品行業及上下游產業的各個領域。在整體配套活動安排上,既有為適應時代變革而舉辦的“互聯網+”高峰論壇及探討線上電商營銷、開拓新興營銷渠道的“經銷商(上海)發展論壇”,也有重視傳承傳統飲食文化的“中華味魂國際名廚邀請賽”;既有針對行業專業人士舉辦的“調味品行業科學技論壇”等專業性強、水平頗高、對行業技術發展具有積極意義的學術交流活動,也有“接地氣”、備受消費者青睞的“火鍋文化發展論壇”;更有“川貨中國行”、“一對一活動”等系配套活動與專業展區吸引著與調味品相關的市場主體充分地參與。在信息傳播渠道愈加多元化的背景下,作為行業內的最具影響力的本項博覽會,正努力實現著從追求規模的擴大向追求內涵的提升轉變。
產業盛會,味覺盛宴
焦點 今年恰逢中國調味品協會成立二十周年,博覽會這一行業嘉年華盛事的圓滿舉辦,為協會二十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二十年來,協會肩負著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在協會會員和政府之間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的使命,有序推進標準化工作、信息工作、國際交流工作、培訓工作、技術咨詢服務,并在此基礎上不斷開拓創新,面向市場,服務企業,得到了廣大會員單位和調味品業界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在二十年的風雨兼程中,調味品行業逐漸形成了健康、快速的可持續發展態勢,行業內的各企業在管理理念與模式、技術革新與設備升級、品牌塑造與文化建設、渠道拓展與終端銷售等方面都成果卓著。二十年來,協會工作全面推進,影響廣泛,行業涌現了一批區域強勢乃至全國性的優質品牌,培養出大批適應現代市場生產經營體制的調味品骨干人才,推廣了先進的營銷管理模式,沉淀出傳統積淀與開拓能力兼備的行業品格和文化,實現了調味品產業的整體轉型升級。 熱點 當前,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國政府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企業轉型、經濟升級的重要支點。傳統調味品企業如何認清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將線下優勢與線上對接,是機遇更是挑戰。2015第十一屆中國調味品產業營銷高峰論壇緊貼時勢,以“互聯網+與調味品企業的融合”為題,分析 2015年調味品產業趨勢,探討移動互聯時代的跨界競爭、渠道演變與發展趨勢、廠商合作新模式,論述企業“互聯網+”商業模式。 中國調味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燕表示, 2014年,我國調味品產業依然保持了平均增長率15%以上的穩定增長,產業集中度和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資本介入和品牌企業IPO的腳步在加快。一些企業已經敏銳的覺察到了互聯網+的趨勢和先機,開始積極調整本企業的發展戰略和商業模式,布控全渠道建立和產業鏈整合的工作格局。也涌現出一些完全是以互聯網+概念進入調味品產業的新型企業。互聯網的本質,不管模式怎么變,依然是用戶個人價值實現的最大化和用戶體驗的極致化。不管是什么形式,B2C也好、C2C也好、O2O也好,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都只是概念而已,任何模式都不會長久。 她還介紹了互聯網+對我國調味品產業帶來七個方面的變化:一是企業經營從產品導向向用戶導向轉變;二是企業封閉的獨立發展向開放式發展轉變,開始積極尋求各方面的合作;三是為適應新的互聯網思維,企業的組織結構和人才培養機制將更加生態化,注重效率的提升;四是企業全渠道的建立將成為營銷的方向,在餐飲、食品加工、零售三個主渠道下,再細分不同的渠道定位,并逐步實現線上線下的資源整合;五是大數據的開發應用,將促使調味品廠與商在傳統模式下邊界的模糊;六是在傳統媒體營銷的基礎上,新媒體營銷的新思維建立成為必需,新媒體運營成為每一個企業應該考慮的提升點,新媒體的特點就是短期、碎片、快速傳播、精準營銷、高頻率密集傳播;七是點子思維和系統思考。 廣州思碼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咨詢師王烈、上海至匯營銷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戟、蘇州有商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永剛分別以《快消品:互聯網時代的慢管理、戰略精準》、《模式破局——調味品企業如何構建持續競爭優勢》、《經銷商如何做到管理出效益》為題展開論述,面對互聯網+的發展大勢,調味品行業不應當回避,而應當主動出擊,探索出一條適合本行業發展的特色道路。 中國調味品經銷商發展論壇是中國調味品經銷商會全力打造的調味品流通渠道的品牌活動,是行業僅有的高端品牌論壇。中國調味品經銷商會執行會長劉大雷,常務副會長、上海榮進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裘曉民分別從商會、經銷商的角度對論壇主題進了解讀。 參會嘉賓紛紛圍繞新常態下的調味品營銷變革進行探討,一致認為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以往商業模式中的時間、空間以及和媒介關系,并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經銷商面對這一變化,應當主動適應這一變化,并從自身開始,進行轉變。本屆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是對6月份長沙論壇討論主題的延續,更是對整個調味品行業如何更好的借助互聯網電商平臺構建全新渠道網絡的再一次深度研究。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廠商合作的不斷深入和加強,調味品行業的互聯網營銷之路將會更加寬廣。 四川省政府高度借重本項博覽會,將其作為“川貨中國行”重要一站。今年又是“川貨中國行·上海站”第二次在博覽會上設置展區,本次展覽“四川館”面積接近3000平米,共設置了110個標準展位,是規模最大的展團。整個展館設計以紅色、橙色為主色調,突出“天府美食、川味飄香”的主題。郫縣豆瓣、自貢調味鹽、宜賓芽菜、南充保寧醋、茂縣花椒等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四川調味品都參展。 亮點 據最新據統計,2015年上半年全國餐飲收入1.49萬億元,同比增長11.5%,比去年同期加快1.4個百分點,預計全年收入將超3萬億元大關,餐飲景氣度正快速回升。但同時行業走勢也發生的顯著變化,服務大眾化、個性化、多元化成為市場主體,并且常態化,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 由中國調味品協會、中國民促會國際酒店行業委員會、2015中國調味品展組委會主辦的CFE2015第十屆中華味魂國際名廚邀請賽順勢而為,在進行擁有300~500名參賽選手和1500~2000名專業觀眾的精彩比賽的同時,邀約了著名餐飲企業、知名廚師及餐飲經營人、投資者共同探討互聯網+大潮下,傳統餐飲企業的轉型與升級之路。大賽還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推出網絡菜品展示,觀眾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互動點評。 國際名廚邀請賽作為歷屆調味品博覽會的重要配套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九屆。它以別具一格的形式,使得烹飪廚藝成為一種現場表演藝術,也使得在餐飲制作過程中居于幕后和邊緣的調味技藝也隨之獲得了商業展示價值。同時,也促進了烹飪高手、調味品生產廠家、經銷渠道商間的交流,推動著餐飲、調味品行業間的互利共贏。 科學技術是推動各行業發展進步的第一要素,調味品行業發展正面向一個調味品品類多元化、產品檔次化的發展未來,技術研究和產品研發是實現搶占未來市場份額最有力的支撐。中國調味品協會舉辦中國調味品行業科技論壇至今,充分利用調味品行業科技資源,推動了技術成果轉化、科技人才交流和調味品產業的創新發展與轉型升級,成為了調味品行業技術交流與發展的高端平臺。 圍繞“安全、創新、發展”這一主題,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趙國忠、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宋煥祿等學術、科技與企業專家作了以《醬油釀造過程中蛋白質的分解條件及蛋白酶分泌》、《植物乳桿菌在調味品中的應用》、《傳統工藝、現代釀造》、《潔凈廠房凈化空調系統設計在釀造工廠的應用》、《陶瓷膜技術在調味品中的應用》、《智能互聯工廠整體解決方案》、《工業化專利固態釀醋生產線技術》、《食品風味分析技術及其在調味品中的應用》、《追溯零距離-SGS可追溯服務助力食品行業品牌建設》等為題的主題演講。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為調味品行業科技界人士提供了溝通和交流的平臺,獲得了行業內科技界、學術界、相關企業科研人員等百條名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會議為促進科技資源的整合和創新、提升行業的整體科技水平做出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火鍋業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開拓創新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尤其是近幾年來,火鍋業的迅猛發展引起了全社會的注目,企業規模和實力不斷增強,知名品牌不斷涌現,為促進火鍋調味料在火鍋業的廣泛應用和技術創新,中國調味品協會火鍋調料專業委員會、中國調味品經銷商會主辦,四川省商務廳、四川省工商聯川菜調料商會、四川調味品協會、內蒙古調味品協會共同協辦了此次論壇。 中國調味品協會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幼筠教授以《川味火鍋底料生產工藝的獨特性與安全性剖析》為題,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川味火鍋底料的調味機理和重要發酵基料,重點闡述了川味火鍋底料品質安全保障的相關要點,觀眾均表示受益匪淺。企業方面,來自重慶禾睿康糧油有限公司、撫順市獨鳳軒食品有限公司、昆明家六福食品有限公司的企業代表分別就《新油脂·新感受》、《火鍋未來發展趨勢淺析》、《菌湯火鍋,生態美味》為題進行介紹與分享。本屆論壇豐富而精彩的內容,讓全體與會者收獲良多。 看點 “一對一活動”是主辦方針對展商、觀眾推出的一對一式的VIP服務,成為專業展會細分化服務的先行模式,是博覽會備受歡迎的一項內容。主辦方在展會前期通過工作人員一對一探尋了解邀請餐飲公司、食品生產企業以及各大型超市、酒店等調味品銷售終端,全國各地知名經銷商、采購商,調味品上游企業等多方的采購需求,同時結合展商招商需要,在充分掌握展商及經銷商雙方供需要素的基礎上,制定出針對性的一對一采購對接方案,在博覽會現場為參展商打造量身定做的專業化服務。 隨著調味品產品種類不斷推陳出新以及消費者對調味品使用方式的新變化,調味品企業紛紛對產品包裝換代升級。鑒于此,本屆博覽會特別增設了包裝專區,滿足生產企業參展商的需求,也填上了博覽會展覽內容上一塊白板。包裝專區面積達到了1000平方米,參展企業主要涵蓋包裝企業、包裝機械設備企業和包裝材料、包裝容器企業,包括:調味品制造專用機械設備、通用包裝機械設備、輔助機械設備和配件生產企業,以及各類包裝材料企業(紙類、塑料類、金屬類、復合材料類、玻璃類等)、包裝設計企業。 觀眾是衡量一個展會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往屆博覽會,觀眾參與的熱情不斷高漲,人數也逐年上升,專業觀眾群體涵蓋了調味品行業的上、中、下游各個層面。鑒于本屆博覽會的規模和規格的提升,專業觀眾的邀請成為備展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主辦團隊組織了全國觀眾的廣泛邀請,投入力度前所未有,不但注重觀眾人數的上升,更注重觀眾質量的提升。 主辦團隊還配合網站觀眾登記系統,把收集到的觀眾信息與參展商信息相匹配,加強了對接力度,給參展商貼心的獨享服務。同時,上海新東方烹飪學校參觀團、上海中亞飲食服務培訓中心參觀團、上海美寶食品有限公司經銷商參觀團、上海金文食品有限公司經銷商參觀團近800余人。 作為國家商務部批準的調味品行業唯一專業展會,中國國際調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覽會經過10年的磨礪和發展,規模和影響力不斷擴大,世界范圍內各知名調味品企業越來越重視這個平臺,其參展的目的已不單是進行產品的展示,還希望展現他們技術創新和企業文化理念。一些企業更是借助這個平臺同期舉辦新品發布會、技術論壇以及經銷商酒會等,充分挖掘和利用博覽會資源。不單是琳瑯滿目的產品展示,豐富多彩的相關活動,緊跟時代脈搏的專題研討,抓緊產業上下游的一站式服務,這些都是本屆博覽會吸引展商和觀眾的重要因素。以本屆展會的火爆場面來看,本屆博覽會必將在歷史上書寫重重的一頁,并與全體展商和觀眾一起共享行業碩果,共贏美好時代!CFE2016,讓我們共同期待它的精彩呈現!璀璨二十年 榮耀共分享——中國調味品協會成立二十周年總結與紀念
第十一屆中國調味品產業營銷高峰論壇:互聯網+與調味品產業融合
2015中國調味品經銷商(上海)發展論壇:新常態下的調味品營銷變革
“川貨中國行”引領政府和機構參展潮
餐飲業回暖新品競放,調味品佐“餐”并蒂雙馨——第十屆中華味魂國際名廚邀請賽
安全、創新、發展:2015年中國調味品行業科技論壇
鍋底翻騰萃集地域傳統,綠色發展促進業內創新——CFE2015中國火鍋文化發展論壇
“一對一活動”精確對接各方需求
包裝專區填上展覽內容的白板
觀眾邀約力度前所未有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調味品協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3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