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小時餐飲時報
作者 |接地氣
如今的時代,
很多餐飲品牌都會通過網絡走紅,
除了吸引大批粉絲外,
也易引發山寨品牌方的關注。
這不,
繼書亦燒仙草在北方市場火爆后,
隨之出現了一家專攻下沉市場的本奕燒仙草。
【小時餐飲時報】親身探測,
本奕燒仙草基本是1:1復制了書亦燒仙草,
且在下沉市場生意非常好。
更“野”的是,
本奕燒仙草的slogan為“滿杯都是料”,
被網友戲稱為“2020年最牛山寨品牌”。
在餐飲界,
山寨品牌的腦洞很大。
對于山寨方來說,
只有看不到的,沒有想不到的。
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山寨背后,
不僅是“正主”們的維權路漫漫,
更是“一切只為向錢”的利益爭奪戰。
流水的山寨
考眼力的時候到了!
以下品牌,
你能分清“正主”和山寨嗎?
之前,餐飲界有個段子:
想喝星巴克,結果去了一家星8克;
慕名去茶顏悅色,結果到手的卻是一杯茶顏觀色;
肯德基與麥當勞的合體成了“麥肯基”······
此后,隨著一批批餐飲品牌走紅全國,
蜜雪冰城和密雪冰城讓顧客傻傻分不清;
鹿角巷火了后,眾多城市中的街區商場內一夜間出現多家鹿角巷,
其中99%都是假冒,
連品牌色和字體都極為相似,
唯獨漫畫版的小鹿肥瘦不一;
阿姨奶茶被山寨逼到改名;
喜茶的前身是皇茶,
由于注冊商標遲遲未能獲批,
僅深圳一地就有超2000家山寨店;
2018年年初走紅的答案茶,
被山寨店逼得買了商標,
進行了品牌更名;
就連中餐品牌黃記煌也有了山寨版百味黃記煌。
山寨品牌的腦洞就是如此大!
它們懂得隨機應變、推陳出新,
更懂得在照搬“正主”品牌運營模式的前提下順勢改變。
甚至,一些山寨品牌在“套牌”后,
顧客反而叫好。
避開正版門店,
主攻下沉市場
在幾年前,
當海底撈還在一二線城市中開疆辟土時,
很多四五線小城就有了“海底撈”;
當外婆家、綠茶等南方品牌根植當地時,
北方城市中也涌現了類似品牌;
當喜家德在二三線城市打響品牌時,
下沉市場的類似水餃店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山寨確實令很多餐飲人痛恨,
但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就是:
正版門店的開店速度著實趕不上山寨門店的進攻速度。
尤其在下沉市場,
山寨門店更是明目張膽地活著,
有的甚至活得挺好。
這些山寨門店在正版門店主攻一二線市場時,
避開正面沖突,專攻下沉市場,
令“正主”很無奈。
線上狂奔,
只為撈錢
除了線下被“抱大腿”,
山寨餐飲在線上更是開啟了轟轟烈烈的加盟模式。
2019年,
因被眾多山寨店困擾,
蜜雪冰城在其官微發布打擊山寨的聲明;
板燒魚品牌老板戀上魚也在其官網首頁掛出了“聲明”,
意在提醒創業者謹防山寨;
國民漢堡品牌華萊士,
也就被“套牌”問題在其公眾平臺發布打假聲明。
【小時餐飲時報】通過搜索多個官方聲稱不開放加盟的餐飲品牌發現,
不少鏈接都是寫著招商加盟信息,
點進去之后多是一些看似正規的招商信息,
包括企業介紹、商標logo、加盟流程詳情、支持方案、加盟費用、市場分析等資料,
甚至還有一些“成功案例”分享。
如,當記者搜索“一只酸奶牛加盟”后,
跳出來很多網頁鏈接,
當選擇排名靠前的一個鏈接點進去后,
卻是一個名為“有桃酸奶”的加盟信息。
在瀏覽多個類似網站后,
【小時餐飲時報】發現這些鏈接內除了上述看似正規的招商信息外,
其余部分鏈接則是掛羊頭賣狗肉。
山寨也有專業的“包裝”
惡意注冊、快速發展加盟、靠收加盟費賺一波兒,
這些都是山寨餐飲的共同套路。
據媒體報道,
在國內一些城市,
都有專門操控山寨餐飲品牌的公司。
這些公司對于當下餐飲界火爆的品類了如指掌,
再圍繞這些品類中大火的一些品牌進行注冊,
如圍繞前兩年的網紅烘焙品牌鮑師傅,
這些公司注冊了鮑才勝、鮑師傅、鮑家、鮑小貝等商標,
獲得商標授權后便開始研發產品,
打著知名品牌的旗號放開加盟。
這些山寨餐飲品牌在放開加盟初期,
會不斷參加各類的大型展會,
以此打開知名度,吸引加盟商。
當有加盟店開業時,
這些山寨品牌便有了“成功案例”分享在招商網站的首頁,
繼續吸引全國各地的加盟商,
不斷獲利。
山寨餐飲品牌的這一波兒操作,
除了令加盟者變成受害者外,
還讓“正主”們的維權變得路漫漫。
2017年下半年,
茶飲品牌鹿角巷啟動商標申請。
沒想到第一次申請時就被商標總局以“有近似商標”為由駁回。
隨后,鹿角巷創始人提出異議。
然而,就在提出異議期間,
就有5000多個商標搶注瘋狂而至。
直到兩年后,
維權耗資上千萬的鹿角巷才拿到了商標,
但同時也錯過了茶飲行業崛起的黃金時期,
令品牌喪失了最佳機遇。
鹿角巷的維權結局固然令人欣慰,
但與此同時也耗費了巨大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
除此之外,
還有更多餐飲品牌正在維權路上苦苦煎熬。
據媒體報道,
國內芝士榴蓮餅的開創者王新漢,
2018年12月在重慶開了第一家店后便火爆全國,
甚至有各地網友專門來重慶打卡。
但當王新漢申請商標失敗后,
發現自己的店開始被跟風山寨,
甚至在自己的店鋪附近就涌現出多家相似名稱的門店,
還有一些商家打著他的旗號開放加盟。
這種情況令王新漢哭笑不得,
也因維權事宜多次與相關部門溝通,
但成效甚微。
對于餐飲行業來說,
最可怕的不是某個地方出現了某個山寨品牌,
而是整個行業內的山寨遍地開花、維權變難。
【小時餐飲時報】認為,
山寨餐飲的出現無非兩種目的,
即借名氣開店及借助品牌做快招。
而更令餐飲人不齒的就是這種借著品牌做快招的公司,
不僅有損行業名聲,
影響正牌門店的經營,
擾亂市場秩序,
更令眾多無辜餐飲創業者深受其害,
損失錢財。
這類公司一般借助短暫的品牌名氣而生,
等到某個品牌的能量耗盡時,
它們會迅速轉換陣地,
繼續借著其他品牌“割韭菜”。
最后——
持續維權、被迫更名,
在打擊山寨品牌的過程中,
無論哪一種手段都是費時費力。
由于維權難,
很多正牌在面對山寨時選擇視而不見,
也有一些品牌在維權中兩敗俱傷,
少數如喜茶之類的品牌能在打擊山寨中為企業高效發聲、借勢營銷。
“野火燒不盡”的山寨餐飲,
既是餐飲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也是令品牌方恨得牙癢癢的“蛀蟲”。
海底撈副牌背后,藏著這個千億巨鱷的“接班人”!
巴奴之邀,海底撈“輸”在沒有“話語體系”…
七年時間,四個品牌,開一個火一個,怎么做到的?
單品有活性,品牌有韌性,這三家企業一直沒掉隊
后疫情時代,誰是下一個外賣爆單王?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