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銷售額超800億美元的ALDI,中國首店即將開業!

    阿爾迪中國首店6月7日上海開業

    近日,據自媒體《商業觀察家》了解到,6月7日,阿爾迪中國首店將正式開業,首批開兩家店,分別選址在上海靜安、古美商圈。

    圖片來源/商業觀察家

    可能受商標注冊原因,阿爾迪中國拓展采用“奧樂奇”中文品牌名拓展。

    知情人士告訴《商業觀察家》,阿爾迪年內在中國的拓店計劃是,要開10家店。

    該知情人士還稱,從選址來看,阿爾迪還是選址商圈,選擇社區型購物中心,購物中心外則人口居住密度比較大,分布密集小區。從面積來看,“阿爾迪中國門店面積不超過1000平米,在中國仍主要經營自有品牌,供應商為其OEM貼牌。”

    圖片來源/商業觀察家

    阿爾迪的“極致零售”全球門店超10000家,年銷售額超800億美元

    今天聊聊全球一流,超級碉堡的超市——德國超市阿爾迪(ALDI)。

    20世紀初,德國出現了一家叫阿爾迪(Aldi)的小型食品雜貨店,現在, 這家雜貨店已經席卷整個歐洲,成為了歐洲最大的雜貨連鎖店,并在美國開了1700家門店,并計劃到2022年再開900家,成為沃爾瑪和克羅格之后的第三大連鎖超市。

    在美國一項名為“超市在消費者中受歡迎程度”的調查中,阿爾迪得票數遠超過沃爾瑪,斬獲第一名。

    1975年全球阿爾迪門店總數超過1000家,1985年超過2000家,1995年超過3000家,2002年達到6400家。

    截至2016年全球阿爾迪門店數達到10394家,其中海外門店數6226家,同期沃爾瑪全球門店數為11528家,海外門店數6299家。

    如今,據阿爾迪中國官網顯示,目前阿爾迪門店數量已經超過10000家+,員工數量100000+,將近超過100年的歷史。年銷售更是超過800余億美元。

    圖片來源/奧樂齊中國官網

    在德國,雖然阿爾迪屬于廉價超市,但是無論窮人富人都對這家超市有很高的品牌忠誠度,開著豪車到阿爾迪排隊購物是經常能看到的景象。

    阿爾迪的前身是1913年Albrecht夫婦開的一個小賣部。二戰結束后,Albrecht兩兄弟接管了家族生意。

    這家商店成為戰后物質匱乏時期,廣大民眾賴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食品供應店。此后他們的生意越做越大。

    如今,阿爾迪在全球有超過10000家超市,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只是因為阿爾迪抓住了零售的本質:在保證高質量的前提下堅持低價,并將低價二字做到了極致。

    舉幾個阿爾迪低價的例子:

    在阿爾迪購物,不可以使用信用卡付款,因為他們認為,刷信用卡用戶容易超前消費。

    阿爾迪大罐飲料價格低至0.59美元,而且能做到20年不漲價。

    想盡一切辦法為顧客省錢,是阿爾迪一直秉承的理念,也是阿爾迪克敵制勝的極致一招。

    沃爾瑪打的是“天天平價”,阿爾迪也是將低價做到極致,ALDI是如何做的?

    1、超低SKU

    阿爾迪超市其他的大型超市有著很不同的經營理念,放棄經營全面豐富多的商品范圍,只經營最需要最基本的日常食物和用品,且每種商品的品牌少而固定。

    雖然ALDI不斷增加新產品,阿爾迪的品類數仍然僅有1200-1700種,單品采購量可達6000萬美元。同時阿爾迪自營品牌率高達90%以上。

    同時,阿爾迪聚焦于食品雜貨(50%)的同時輔以生鮮(36%)等高價格彈性的品類,同時阿爾迪商品的價格能便宜20%-30%。

    你如果認為阿爾迪采購的是商品,那就大錯特錯了,阿爾迪采購的是產能。阿爾迪的采購者從來不會跟供應商討價還價,他們討論的是這件商品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加工費用是多少?原料是多少?然后由此推算出商品價格。

    另外,阿爾迪的采購對商品有很深的認識。在他們的眼里,世界上的洗發水用不著二十種,衛生紙用不著七八種,牙膏用不著五六種。當你認識到產品的本質以后,產品本身便沒有那么多花樣了。

    所以對于阿爾迪的1000多SKU,并不是強行刪減下去的,而是在阿爾迪眼里,商品的品項只有這些SKU。

    阿爾迪與有品質信譽的供貨商建立了固定互信的良好關系,可以得到最優惠的進貨價。

    2、員工多面手

    在過去,阿爾迪全部使用現金結算,每件商品上不打印價碼,因為商品種類非常少,方便收銀員牢記商品價目表﹔訓練有素的員工都是多面手,客多時做收銀員,客少時整理貨物。

    阿爾迪的用人原則是“面面俱到”,每個員工都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每個員工都能身兼數職(進貨、盤貨、收銀、清潔等)。

    阿爾迪對人才極端重視,平均阿爾迪商店有6-8名員工。普通收銀員時薪在13美元左右,遠高于超市行業平均水平(沃爾瑪為9美元)。部門主任的年薪可達到20萬馬克(約合人民幣95萬元),每個員工都有充分的醫療保險。

    如今,阿爾迪在自有商品的多個面上都打上條碼,這樣避免了掃很多遍掃不上,從而耽誤結賬速度的事情。在一盒黃油上,你能看到的標簽多達5個。

    3、購物車付費

    在阿爾迪購物,使用購物車需要花費25美分,但是購物結束后只要將購物車退還原位,就可以拿回25美分。這樣一來,阿爾迪根本不需要專人管理購物車,只用25美分就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

    4、包裝箱只用一半

    很多超市的商品包裝箱都是嚴嚴實實的,阿爾迪的紙箱只有一半,半截商品露在外面,不用花人工時間去打開紙箱,而且箱子只有一半,所以更節省成本。

    5、售后簡單粗暴

    在阿爾迪,在面包過期前5天,超市就會進行打折處理。過期日期會特別加大加粗,確保顧客一目了然。

    阿爾迪所有的售后問題可以用一個字解決,這個字就是:退。質量不過關?退。口味不喜歡?退。無論任何理由,阿爾迪會直接無條件退換貨,這樣可以避免沒有意義的糾纏,節省大量的人力成本。

    諸如此類的省錢細節還有很多,阿爾迪可謂將精打細算做到了極致,讓人不得不服。

    為了給用戶省錢,阿爾迪真的是拼了,最狠的一點是,阿爾迪的股東為了將顧客的一罐飲料售價降下來,都愿意把屬于自己的分紅砍一半,這時競爭對手幾乎是絕望的。

    阿爾迪還有一個原則,就是禁止公司所有人接受媒體的采訪,它認為接受采訪的時間還不如去理貨,“我浪費了兩三個小時,這都會增加到商品的成本上”。阿爾迪不打廣告,拒絕上市,因為這些都需要成本,而最終為這些成本埋單的還是顧客。

    阿爾迪將運行成本低﹑進貨價優惠的優勢轉化成低廉物價,直接惠顧給顧客,以物美價廉的打動顧客,從而與消費者建立起強大的品牌黏性。

    6、逗比的廣告策略

    在自己的老家德國,阿爾迪從來不打廣告,唯一的宣傳手段是放在店里消費者可以隨手拿的小彩頁。

    最近兩三年,阿爾迪在美國大規模擴張時候遇到了沃爾瑪的狙擊,由此阿爾迪開始做一些戶外廣告和DM海報。

    阿爾迪的廣告創意來源于美國國父富蘭克林自我激勵的人生哲理,稱之為“阿爾迪真理”,每條都做的很精彩。獨特的設計和巧妙的文字搭配彰顯德式幽默。

    “阿爾迪真理”:翻譯過來就是,減價不減品質

    其中一條廣告大意就是:如果還想找到比我們更便宜的蔬菜,你只好自己去種了。

    各式各樣的“阿爾迪真理”

    阿爾迪的視頻廣告。場景大意是小伙子兜里有5塊錢,在沃爾瑪買了果醬抹到面包上,咽的時候噎的直翻白眼。

    而同樣是有5塊錢的小女孩去阿爾迪買其自由品牌的果醬,還能買一瓶水。沃爾瑪被這樣涮了一把,這是典型的德國式幽默。

    從來不只為賺錢,永遠心系顧客,在這方面阿爾迪堪稱業界良心,此店不火,天理難容。

    錢的小女孩去阿爾迪買其自由品牌的果醬,還能買一瓶水。沃爾瑪被這樣涮了一把,這是典型的德國式幽默。

    最后,阿爾迪的模式和成功經驗,值得國內的零售企業學習和借鑒,希望國內零售能越來越好。

    本文來源 |綜合商業觀察家、網絡等


    中國第一家專注于餐飲供應鏈的自媒體

    筆者擁有十余年豐富的大宗農產品期現貨研究、餐飲食材采購和冷鏈物流等食品供應鏈的實踐經驗,是英國皇家采購和供應學會五級認證會員,餐飲供應鏈和新零售生鮮變革的長期觀察者,多篇文章發表于今日頭條、億歐網、餐飲老板內參、掌柜攻略、《冷凍雜志》和《中國食品報》,曾在掌柜攻略旗下的【勺子課堂】直播講授供應鏈公開課《餐飲的采購和供應管理》

    曾為以下品牌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正大食品、新希望六和、鳳祥食品、辛普勞、安德魯、易果生鮮、寧夏悅豐、北京宴、香港馬會、吉野家、田老師紅燒肉、美團快驢、鏈農、優配良品、Pizza Express、華萊士、臺滋味、瑪格利塔比薩、日昌、云海肴、楊記興臭鱖魚、蜀海、四季明湖、明湖小樓、半天妖烤魚、董小姐愛地鍋、望京小腰、焦耳外賣等,致力于幫助餐飲食品企業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關注公眾號后臺留言歡迎探討和咨詢餐飲供應鏈。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一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552.html

    (0)
    上一篇 2019年5月29日 16:48
    下一篇 2019年5月29日 17: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