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5日 No.810
1
這位老先生,名叫馮從吾(1557年-1627nian ),字仲好,號少墟,陜西西安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萬歷十七年(1589年)考取進士,官至工部尚書。創辦“關中書院”,人稱“關西夫子”。
如果你來過西安旅游,去過南門里的關中書院,一定見過他老人家。
這位五百年前的進士,曾將古今圣賢之思想概括成了三句話。
第一句話,做個好人;
第二句話,存點好心;
第三句話,行些好事。
古往今來,再大的學問,也無非如此。
且作對聯一副
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
行些好事,天知、地鑒、鬼神欽。
2
你看,咱這個陜西老鄉,是不是總結的令人無以反駁?
無論是我們國內的還是國外的,說來說去,不都說的是這個理嗎。
這個理,在兩千五百年前,適用,在五百年前,適用,放到現在,適用,放到以后,依舊適用。
再琢磨琢磨,你身邊如果有這樣的人,是不是大概率會被人接受,認可,喜歡呢?
那,你能做到,能堅持做到這樣嗎?
這個問題,是需要好好琢磨的。
3
說這些,和做餐飲開飯店賺錢有關系嗎?
你覺得有,那就有,你覺得沒有,那就沒有嘍。
前陣子寫過一篇文章,說歡迎那些急著賺錢的人取關,不要再看了,看了也是浪費時間。
每天看我這里寫些不著邊際的大道理,動不動還搬出來兵法,論語,亂七八糟,你說可不是浪費著急賺錢人的時間嘛?
那,如果不著急,就有效了嗎?
哎,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咋回答,反正到目前來看,有的說有效,效果很大,有些說無效,呸,取關。
所以,有沒有效,很大程度上,不取決于我,而取決于你呀。
4
餐飲這個行當,可以說是“百業之祖”。在沒有其他行業的時候,就有餐飲了。
比如鄰居今天做飯做多了,就拿出來一些,到你家來,你一看還挺香,吃完了又覺得只吃人家的不好,于是從家里那點其他東西,作為感謝與交換。后來,慢慢的就有了餐飲業。
你看,這里面的本質,是不是特別簡單?不就是換飯吃嗎,以前用實物,現在用錢罷了。
你為啥當初做餐飲,是不是覺得,反正人人都要吃,不但天天要吃,還要吃很久,肯定這個行業機會大啊。
是的,所以你也發現了,做餐飲這個小生意的,賺錢并不難。
只需要你做到讓周邊的顧客喜歡你就好了。
簡單嗎?
哼,一點都不簡單。
因為做到“喜歡”,有無數種方法,甚至還有無數種“套路”。
而且,在喜歡上,還有程度、長短、頻率可以側重。
一般喜歡,喜歡一次,長期喜歡,每次都喜歡,隔一陣喜歡一次等等等等。
不容易吧?
正因為不容易,于是就有了一小撮人,為了讓人喜歡,而不擇手段的亂來。
從短期來看,他們達到了目的,他們讓人們喜歡了。
可一旦你從長期來看,就會發現,這伙人們再快速的被喜歡之后,又會被快速的拋棄。
這幾年餐飲的倒閉率很高,部分地區甚至是兩年全換完。可怕不?
可怕,那你有琢磨過,有多少新開業的,是壓根就不應該開的?
5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說那些開著開著就關了的飯店,他們壓根就不應該開。
沒技術,沒經驗,沒錢,沒人,只看到人家賺錢,就跑去加盟開店,搭上父母的養老錢,結果賠得傾家蕩產。
類似這樣的,你對照一下“關西夫子”的三條總結,他們符合那一條了?
尤其是為了賺錢,不擇手段亂來的,連基本的干凈衛生都保證不了的,甚至用劣質食材,違規使用添加劑的,他們倒閉的冤枉嗎?
一點都不冤枉,不倒閉才奇怪了呢。
6
如果你把眼光放長一點,把開飯店當做一件“好事”來做,你就是為了幫助周邊這些上班的人,早上吃好吃飽。
至于賺不賺錢這個結果,先放到一邊,把每一個環節都做好,都符合于你的最終目的“讓他們吃好吃飽”,并堅持為這個目的努力改進,你覺得,周邊這些顧客會看不到你的努力嗎?會不支持你贏嗎?
我覺得這樣沒人性的人,萬里挑一吧,絕大部分顧客,都會用錢來支持你的吧。那么,來了這么多人,你會不賺錢嗎?
可為啥,有的店做著做著就作死了呢?
你拿出來對照一下,他們做的是好事嗎,存了好心嗎,是做了個好人嗎?
一定有問題,而且問題很大,才會導致關門的結果。
7
餐飲業好,其他行業也罷,生意的共性,或者說做人的共性是相通的。
只有用長期思維來指導做事,贏的機會才更大。如果只關注當下,關注近期的利益,而且為了眼前的利益,做“壞”事,就危險了。
越是重要、有效的道理,越像白開水一樣。
而這杯白開水,是否能解你的渴,是否適合你,也許只有你知道了。
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
行些好事,天知、地鑒、鬼神欽。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7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