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01日 No.796
1
今天是國慶+中秋雙節,首先祝你雙節快樂!
我的讀者大多都是餐飲界的,那么最近這幾天,都會是非常忙的時候,那么除了祝節日快樂外,一定要祝的,就是生意興隆!
今年真不容易,遇到這么多事情,現在還能堅持,生意能不錯的,你能都是非常優秀的創業者。太棒了,加油!
2
前幾天翻看一本書,叫做《贏家的邏輯:孫子兵法商學院》。剛看到名字的時候,我那個小心眼上來了,略有一點嗤之以鼻。覺得這又是一個借孫子兵法上位的書。
但我又看了一下,作者是位日本學者,多年商業顧問,于是我就接著往下翻。總歸,兵法是沒問題的,那么在兵法上生長出來的理論,一般也就不會有啥問題。
就像海底撈西貝,他們做的子品牌,顧客去吃都不會有什么大問題,畢竟根基穩,你說是吧。
看到這個“五事七計”部分,我覺得人家這個運用,很不錯 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
老話說,過了中秋,沒兩天就是年。下半年的時間不多了,為了好好利用,正好就用書中這個模型,再梳理一下你的經營。
3
再復習一下兵法的七計
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找出能夠刺激你進步的對手(一定要強啊,弱者不值得當你的對手),然后從這七個方面來比較一下戰斗力。
4
“有道”
孔子講“朝聞道夕死可矣”,足以見得道的重要性。
何為道呢?我個人覺得,可以理解為常說的價值觀。
對比一下,你對手的所作所為,是否符合為世人貢獻的志向?
他的做法,發心是為社會做貢獻,還是單純的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擇手段?你的呢?
如果是私欲過重的志向,一定走不長遠,尤其是在眼下這個不那么容易的市場上。
只有你的“道”比對手的“道”更正,符合為世人貢獻價值,你的競爭力才會更強。
5
“有能”
將雙方的示例,各項能力列舉細分,確定雙方優劣。
比如拿菜品來說,最基本的“色香味意形養”這六個維度,他們的分別能打幾分,你的分別能打幾分?
菜品的研發能力,上新頻率,等等,你和對方誰厲害?
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客觀公正。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只覺得自己好”,畢竟,自己的產品,都是自己一手抓出來的,參與了生產,傾注了感情,自然也會覺得自己的東西更好,這是人之常情。
但在對比的時候,千萬不能有這樣的心態,若做出有失公允的評價,自己也很難得到提升了。
6
“天地”
在這里要對比的,就是“誰更加符合時代的需求”。
這一點,有不少餐飲新手,甚至老手都掉了坑。
長期以來,我們和顧客都有一個思維,那就是“追熱點”,總覺得要找到符合熱點,匹配熱點的產品給到顧客才行。
再加上近幾年的跟風論,導致不少新手倒在了風口上。
比如前幾年很火的那個泡面小食堂,多少加盟者都把錢白瞎了。
這種節奏特別快的項目,并不具備長期發展的條件,跟風節奏不對的,連本都回不來就關了門。
時機不對,很難得到好的結果。
7
“法令”
對比一下,誰能夠嚴格的遵守規范,嚴格的自我約束?
很多人都覺得,規范太麻煩,不要規矩多好,多舒服,多灑脫?
其實,規范真正的意義,是為了保護你,而不是約束你。設立規范,是為了讓你更好。
比如說,最簡單的,食安法的那些規定,只要你遵守規定,認真經營,結果大多都不錯。
如果違規呢?添加劑亂用,后廚衛生瞎搞,一紙處罰就能回到解放前。你說這些條例,是不是在保護你?
8
“孰強”
誰的內心更強大?誰的抗壓能力更強?
同樣面對艱難困苦,有人退縮,有人站出來,這就是區別。
如果內心不夠強大,面對一點點問題都退縮,關鍵時候掉鏈子,那大多難有好結果。
9
“孰練”
誰的練習更多?誰的訓練更多?
聽了那么多道理,依舊過不好這一生,為啥呢?
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踐行”,沒有足夠多的訓練啊!
國寶級的廚師站在我面前教我炒一道菜,我能馬上就做出和他老人家一樣的菜嗎?
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沒有多年的練習,憑啥我能有人家幾十年的經驗呢?
你說是吧?
10
“賞罰”
這里對賞罰的理解,重點在于外部對你與對手的評價如何。
比如,你大眾點評的評價如何,你在顧客中的口碑如何等等。
11
以上的七個要點,實質上,就是一個“敵我戰斗力”的檢視點。也可以算作“關鍵控制點”。
在這里要注意的,是你的對手,會隨著你逐漸變強“對手變弱”,要適時的進行更換。當你發現,你對標的對手越來越強的時候,你自然也就跟著越來越強了!
下半年還有四個多月,加油!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7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