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我直播的那個人,跑了


    前兩天,有朋友向我訴說了他的悲慘經歷:帶著他直播的那個人,跑了。我很驚訝,這個朋友可是天天在朋友圈刷屏炫耀戰績,所以我特意翻了下日歷,那天真的不是4月1日。今天就特地和大家探討一下:該如何看待直播帶貨。




    企業面對直播的不健康心理



    受羊群效應影響,很多人只看到了直播的好處,忽略或者弱化了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如形式、收益等。


    當線下銷售舉步維艱的時候,高層其實是比普通員工更慌的,而當聽到羅永浩首秀的戰績之后,這種慌張情緒更濃了。因為這時候你會發現身邊有不少朋友開始詢問甚至鼓動你去做直播帶貨,甚至他們已經開始做了。你的慌張在于:自己不去做,就已經落后一步了;而越早做的話,還可能彎道超車。


    即使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困難,但車到山前必有路,比如董明珠第二次直播3小時達成3.1億。想到這里,就有一絲心動了。再一看身邊,好幾個熟人都開始搞直播帶貨了,聽說效果還不錯,更心動了。這種心理去做直播,往往會觸碰暗礁。




    老板+主播的方式并不適合多數企業



    基于羊群效應,不少平臺和公司在策劃直播活動的時候,都會著重考慮老板空降直播間的形式。羅永浩、董明珠、宗慶后等都挺成功的。其實這種模式適用于這一小類人,因為他們自帶熱點和流量,能夠吸引消費者去關注;卻不適合大多數的中小企業。


    除此以外,很多企業老板的風格就不適合做直播,非常嚴肅和正式,就做主播而言是不專業的。他們從頭到尾都在講成長經歷、企業文化、規章制度這些營養不高的東西,而食品本身的配方、工藝、賣點含糊不清、重點不突出。


    消費者沒有真實接觸到這些食品,全靠主播的表達,所以話術很重要,而多數老板不具備這項技能。總之,需要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術業有專攻




    盲目追求GMV



    既然老板+主播的形式不大可取,那花錢找主播帶貨,這樣總可以了吧,畢竟別人可是有百萬級、千萬級的粉絲,而且帶貨能力也很強。但仔細想一想,這樣的直播能賺多少?下面先看一張圖。



    作為昔日淘寶直播負責人的趙圓圓,在職期間打造出李佳琦和薇婭兩個現象級主播,他的這個言論雖然比較過激,但也顯示出當前直播帶貨的“陰暗面”,盲目追求并夸大GMV,甚至有賠本賺吆喝的情況。


    “我知道可能會賠本,但是做個品宣也挺好的”,也有的老板就這樣告訴我。但是無論是賣貨還是做品宣,產品本身要有充足的實力,這是最基礎的。




    鐵打的平臺,流水的品牌



    有一句話說的好,鐵打的平臺,流水的品牌。一家企業,不能只是做被選品的一方,要有自己的直播團隊。所有環節自己把控,沒有坑位費,沒有傭金,也不用臨時放送計劃外的福利,成本更加可控。最直接的一個好處就是,不用擔心會被平臺坑了。


    此外,直播將會成為常態化,不能總是去參加各種各樣的直播活動。大活動,拼不過大品牌;小活動,競爭更激烈或者沒人氣。自己開直播,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積累自己的私域流量。


    每當說到這里,總有老板會忐忑:組建自己的直播團隊,成本太大。


    這個成本主要還是時間成本,人才、設備等費用并不會太貴。到現在為止,大家都接觸了不少直播活動,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員工有興趣也有想法,而他們對自家公司的情況也很熟悉。這些人可能還缺乏系統性的學習,但他們將會是這個直播團隊的基石。


    況且5G的高速發展,讓VR直播的交互性和沉浸感越來越好,消費者可以在畫面中任意選取觀看視角,享受身臨其境的體驗感。國內也出現過VR全景直播帶貨的模式,只是因為技術的原因還沒有普及;但這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趨勢。


    直播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在這條路上,不要只做被選擇的一方,要成為有選擇權的一方。


    好了

    今天就探討這么多

    如果你認同我的看法

    歡迎轉發分享




    ???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788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14日 21:34
    下一篇 2020年7月14日 23:5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